书城管理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15388300000023

第23章 换个频道试试

几次失败让小培有些伤心,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好长时间没再琢磨做生意的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小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大连电视台招聘采编人员的广告。小培想了:做生意不行,咱为什么不换个频道试试呢?就我这三寸不烂之舌,不正好当个电视台的采编吗?

牛刀小试,小培名落孙三——录取3人,小培排在第4.

小培哪肯服输,毕竟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我怕谁啊?小培单枪匹马找到了电视台,和负责招聘的头头好一通掰掰,负责人竟然被小培给掰掰晕了,破格多录取了这个第4名,一个卖花小子、服装贩子摇身一变成了电视台的采编,不是大变活人吗?那是2002年的事。

啥采编?说好听一点叫采编,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拉广告的。电视台给你发一个好看的牌牌让你挂在胸前,然后你拿着这个牌牌到企业去拉广告,拉回来广告自己先编辑成初稿,然后交给电视台的真正编辑,最后导演、制片人审核、播出。所以,所谓采编,其实就是一个跑广告的业务员。

小培的第一个客户是金州的一家大型建筑公司。小培有韧劲,一连往这家公司跑了3次,再一次发挥他善于掰掰的优势,把这家公司的办公室主任弄得晕头转向的,最后实在没招了,问培拥军:“你想没想过跳槽?”

此话一出,培拥军一愣,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心里想:我是电视台的采编,小牌往脖子上一挂,多牛,为什么要跳槽:“不跳。”

办公室主任:“我们这里的待遇可好啊,我让你当销售经理,一上任马上给你配车。就你这能说会道的本事,上我这保证你每月的收入比现在翻一番。等你把销售公司的业绩坐上去了,我们给你买房子……”

还不到30岁呢,那禁得起这么忽悠,第二天小培就进了这家大型建筑公司,这事说明小培的掰掰功还是差一些火候,没说动人家,到让人家给收编了。

当时小培还没有驾驶证呢,但是人家说话算数啊,小培一进公司领导就给他配了一台桑塔纳。那劲头,人家就是当时给他卖了他都能替人家数钱。

小培的首要任务是推销公司新建的搅拌站生产的混凝土。

自己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建筑公司,规模大别人自然就要眼红,而混凝土的销售对象又只能是其他的建筑公司,别说你没去人家公司推销了,其他建筑公司看到他们搅拌站的名字心里都恨得直痒痒,同行是冤家嘛,所以小培面前的困难还是蛮大的。那天,小培不知天高地厚,去到某某八局推销混凝土,人家那个项目负责人开口就骂起来了:“你有病啊?要饭要到我这里来了,滚滚滚……”

小培吓得扭身就走,真和滚出来的也差不多。就是这么难,然而小培知难而进,在他的带领下,当年搅拌站就完成了500万元的销售额,第二年就突破了销售1000万元的大关。小培心里还筹划着怎么装修公司奖给自己的大房子呢,年底的时候领导说了:“今年公司整体效益下滑,房子也许要等明年再说了……”

有两下子的人脾气都大,你们说话不兑现,不讲信用?我不伺候你们了呢,小培一甩箕子走人了。

从搅拌站走了之后,小培又在一个合资企业承包了两年食堂,最后也没坚持到底。

庄稼不收年年种这是对的,但是你首先要找到不收的原因,不能像一个无头苍蝇,像蜻蜓点水,那不行。

做生意、干工作仿佛挖井,你要在一个地方深挖,什么时候见水什么时候才算成功。你不能东边一下子西边一下子那么干,总的工作量是干了不少,但是却总看不见水,那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