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15388300000027

第27章 第一次栽跟头

1993年1月30日,正好是正月初十,老郭只身一人闯到了大连,当时他36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老郭为什么把这个日子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郭庆凯的老丈爷是正月初八的生日,他在家给老丈爷过完生日,又准备了一天,初十才背起行囊背井离乡来到大连。

最初,他在大连动物园门前的大公街给人打工,干了两个月。那时候大公街是大连市的装饰材料市场,一左一右的生意都被大公街给带起来了,买卖特别好做。所以两个月之后,老郭把大连的一些情况也摸得差不多了,他就在大公街附近的小区租了一个居民楼改造的门点房,“就在现在的人民保险公司后身,房主姓王,是个盲人,房租一年7000,半年交一次房租,挺好。”

郭庆凯开始接活了。

“开始我都没办工商手续,那家伙生意好的,3个月的功夫我就剩了10000多块。”

老郭接着说:“我一看生意这么好,赶快把老婆孩子接过来吧,好让老婆帮我一把啊。”

当年的6月16日,老郭把老婆孩子接到了大连。为了能接到更多的活,老郭在劳动公园东门又租了一个门市,还特意把自己的外甥,也就是郭庆凯二姐的儿子接到了大连。郭庆凯的老婆和他外甥在劳动公园那个门市,郭庆凯一个人在大公街这个门市。

活该郭庆凯倒霉。二姐家这个孩子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不到半个月的功夫,这小子在大菜市认识了一个朋友,可能让人给拍花子了,或者是哪根筋搭错了,再不就是脑子进水了,他给老郭玩了一个不辞而别,和那个萍水相逢的朋友合伙在大菜市卖起了蔬菜。结果老郭自己一个人在门市里忙活,他老婆自己在劳动公园那个门市忙活。老郭的老婆根本谈不了活,老郭只好两头跑,一天一天忙得不亦乐乎,脚不沾地,活根本干不过来。那天老郭累得实在不行了,到火车站找来了一个小伙。老郭说:“我找那小伙的时候,我一看他脸色煞白,一看就是一天没吃饭,都要站不住了,是复州城的,二十四五岁。”

老郭说:“你跟我去干活吧?那小伙子二话没说就跟我走了。回到我那,我炒了三个菜。还行,能配合我干活,挺有眼力。”

就这样,晚上老郭和老婆在劳动公园那个店看堆,大公街这个店就交给了复州城的这个小伙。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老郭这么信任这个小伙,小伙却不买老郭的账!当天晚上这小子就把老郭店里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逃之夭夭了。老郭刚刚花1000多元给老婆置办的行头,还有一些值钱的工具都被这小子给拿跑了。

用人失察,没办法。也不敢再雇人了,只好把劳动公园门口那个门市给撤了,被复州城小伙偷走的加上劳动公园那个门市的房租,还有装饰门面的投资,加到一起一共损失了10000多元,刚刚赚来的10000多块,就这样付之东流,元气大伤,追悔莫及。1993年,那时候的钱实成着呢,损失10000元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就这个时候,老郭门前突然又冒出一个修自行车的老头,每天一大排自行车停在老郭门前,把老郭的门市堵个严严实实,不仔细看还以为这就是一个修自行车的铺子呢,根本看不出来是一个装潢店。自行车虽然堵的是门,其实比堵老郭的心还厉害,这门市被堵的两个月下来一算账,比过去一个月的收入还少了一大截。而就是在这个倒霉的时候,房租到期了,半年的房租3500块钱说什么也凑不齐了,房东说什么要赶老郭走。

其实,老郭对这房主是有恩的,老郭曾经救房主一命。

“那天晚上我刚刚睡下,房主老王忽然拼命地敲地板,还一边拼命喊,我一听就知道不是好事,穿着大裤衩子就过去了,老头说:‘我不行了,快给我儿子打电话。’我赶忙按着老头说的号码给他儿子挂电话,接着又急忙给120挂了一个电话,算是救了老头一命。真没想到,救命之恩啊,3500块钱欠个仨月俩月的都不行,这老头子真赶不上他老婆,可惜我租他房子不长时间他老婆就死了,他老婆那人不错。”

就这样,人家活生生把救命恩人从里面赶了出。每每想起这件事老郭就联想起农夫和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