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比巴菲特更真实的草根发家史
15388300000040

第40章 敲开财富之门

看花容易绣花难。话是好说,真干起来其实什么生意都不容易。

合同签了,钱也交了,说干就干,第二天康华和王全文就把防盗门摆进了商场。可以说,康华他们选的项目是对的,选择的开业时间也很好,是11月20日,那个时侯一般的楼盘都刚刚竣工,正是装修的黄金时间。

可是,事情就偏偏不按着人们的思维和意愿发展,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什么事都按着你的想法去发展,咱就不卖门了,早当皇帝去了!

从当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5月,整整半年,竟然只卖出去一扇门。细细一想,其实这也正常。原来开发区并没有卖防盗门的,所以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固有的观念:开发区没有防盗门。所以人们都到大连市内去买防盗门。另外,康华他们也没做任何广告,也没有老客户,所以并不是你的门不好,也不是你的生意做的不好,做任何生意你都得有半年一载的萧条期,等大家知道了这个地方、有了回头客、有了大家的口碑,你的生意也就好了。我刚干的时候也是一样,谁也不可能一开始就赚个钵满盆满的!

话虽这么说,康华却不这么想。她这么想:你们不是忽悠人吗?这半年都过去了,哪有买门的啊?

看着商场里大家忙忙碌碌的样子,看着自己的防盗门依然一个卖不出去在那里直溜溜地站着,康华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滋味。当时为了照顾他们,房东同意他们半年交一次房租,到5月20日的时候正好是半年。这个时候康华就犹豫起来了:干还是不干?

常言说的好:行百里者半九十。什么意思呢?是说行一百里的路程,很多人往往是在走到九十里的时候累趴下的,功败垂成。此时的康华就处在这样一个状态。走下去,也可能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停下来,必然是功亏一篑,从此不敢轻言战斗!经过犹豫、徘徊,好歹他们还是挺了过来,那种煎熬的确很让人难受。

是一个偶然的事情使他们的生意有了转机。

他们所在的那个商场里的商品比较杂,装饰材料、五金交电、日用杂品、仪器仪表……什么都有,常常有人买完了东西不会安装。有一天,一个老头买了一个水龙头,自己不会安,想找人安装。老王说:“这还用找人,把坏龙头拧下来,给这个扭上不就得了。”

老头说了:“我家没有扳子,也没有密封材料,我买了扳子、密封材料,还不如雇人安装了呢。”

老王一想老头说的也是。老王就说:“给我十元钱我给你安!”

老头说:“那还说什么,走吧。”

就这样,老王找到了一个赚钱的机会。老王是一个万金油式的高级技工,车钳铆电焊什么都会,所以在防盗门没有生意的情况下,老王当起了安装工,安装水龙头、修开关、接电话线、安门锁、装晒衣架、疏通下水道……每天的收入也不少。最起码咱有商场做后盾,比外边打游击的民工可靠,安装不好了顾客能找到人。所以在防盗门生意不好那段时间,老王这一类活没少干,每天的收入都在百元以上。

半年之后的一天,一个很偶然的事情使康华的生意开始更上层楼。其实也不能说偶然,偶然之中常常孕育着必然。你不做生意你就不会有那些偶然的机遇。那些赚钱的机会虽然偶然来到康华眼前,但是做生意的人就常常遇到偶然的赚钱机会,这却是必然。

康华的一个老乡给别人照看楼房,有个十几户,想要换门,慕名找到了康华,生意很快就谈成了。可能是考验康华的耐性吧,从这单生意开始,康华的生意开始转运了,门一扇一扇地被抬出去,甚至找上门来的那些零活都没有时间干了。

康华虽然已经是一个40多岁的人了,但是她比较灵活,学什么还是比较快的,生意渐入佳境。

开始,老王给别人安装新门的时候,常常把旧门就卖给收破烂的了。后来,发现城郊的一些农民常常来买旧门,旧门便宜啊!或者一百元,或者二百元,安在仓房上、临建房上很便宜。于是,再给别人安门如果房主不要旧门了,老王就把旧门带回来,一扇旧门常常也可以卖上一百两百的。

再后来,有一些合资企业常常来买非标门,比如车间通道、防火通道等等,开始几次康华总是一句话就给打发了:“没有!”

时间长了,康华开始琢磨了,她向防盗门生产厂家多问了一嘴,人家厂家说:可以定做啊!

于是,他们又开始卖上了非标门。

再后来,什么车库门、卷闸门、伸缩门,康华都敢做了,有什么啊?不就是对缝吗?这些还不算,后来,凡是和门粘上边的他们都逐渐做了起来,门把手、门锁、门镜、门铃、密封条……应有尽有,可能就差尼克松的“水门”、克林顿的“拉链门”他们不敢做了!

比阿里巴巴幸运,康华还没来得及喊“芝麻!芝麻!”呢,幸福的财富之门已经向他们轰然洞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