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名人网络排行榜
15394000000022

第22章 第二十一名 武则天

网络搜索结果:696691条

最大招牌:铜匦

招牌搜索结果:1030条

名言嘉句: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荣誉称号:无

影响力星级:★★★

[人物档案]

姓名:武曌,即武周则天皇帝

出生:公元624年

逝世:公元705年12月16日

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文水县)

出生地:长安(今陕西西安)

逝世地:长安(今陕西西安)

主要身份:政治家

主要功过: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统治中国五十年

主要著作:无

[人物生平]

武则天于公元624年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曾是唐朝的工部尚书。则天9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去世。14岁时,武则天因相貌出众被太宗召入宫中,赐号武媚,人称媚娘。公元649年,媚娘25岁时,太宗崩,按照唐制,媚娘被迫入感业寺削发为尼。不久,被高宗召入宫中,封为宸妃。翌年,生长子李弘,被封为昭仪。公元654年,武则天生下一女,深得高宗喜爱。武则天杀死亲女,诬为王皇后所为,王皇后因此被废去后位,武则天为后。武则天自此开始参与朝政,她首先将褚遂良罢相,又逼迫长孙无忌自杀。公元660年,高宗因病委托武则天“决百司奏事”。武则天因此与高宗并称“二圣”。公元683年,高宗死,李显继位为中宗,尊武氏为皇太后,由太后临朝称制。翌年,废李显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睿宗,武太后掌实权。公元684年,被武则天废黜的徐敬业反叛,武后派李孝逸率兵30万讨伐,平定了叛乱。公元688年,平定越王李贞、琅琊工李冲父子的反叛。公元690年,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乘武则天年老病危,拥立中宗复位,尊武氏为“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冬,武氏死,享年81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影响力评述]

本名单中有三位女性,即武则天、慈禧太后和李清照。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主要是一部男人的历史。女性处于受压迫、受歧视的地位,她们的才华得不到培养和发挥。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能够晋身为影响中国历史的伟大人物,她们所遭受的困难和付出的努力肯定要比条件相同的男子多得多。武则天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中国历史上的中央政权一共产生过三百多个皇帝,武则天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而且,她作为皇帝的成就和作为,比起任何一个男性皇帝都不逊色。武则天是一个思想最解放的人,能够想到“女人也可以做皇帝”这一点,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且她把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武则天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女权主义者,她的行为颠覆了所有的男权理论。这样的人不可能不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

武则天原本是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赐号“武媚”,太宗死后依据皇家惯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高宗李治于太宗病榻前见到过美丽的武才人,且无法忘怀。李治即位后,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王皇后欲利用武媚作为政治工具,离间高宗和萧淑妃的亲密关系,因此促成了武媚重返皇宫。王皇后不知道,她作为政治工具的这个武媚其实是比萧淑妃危险得多的政治对手。武媚是一个具有无限野心的女人,做一个地位低下的“昭仪”绝非她的理想。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武昭仪就向王皇后下手了。武则天残忍地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反诬是王皇后所为。做成这样一件事情,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必须有铁石心肠,因为杀死自己的孩子是与人的本能搏斗。虎毒尚且不食子,何况人乎?其二,必须具有超常的表演天才,因为一旦事情被戳破,自身的性命都难保。好在这两种禀赋武则天都具有。其实,武则天恰恰是利用了人们的常规心理,没有人会怀疑一个母亲会杀死自己的孩子,她才蒙混过关。武则天的不择手段和心狠手辣是她政治斗争的利器,也是她的过人之处。

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后,武则天并未善罢甘休,她将二人砍断手足,泡入酒瓮。这和汉朝吕后将戚夫人刑为“人彘”的行为同样残忍。武则天登上皇后的宝座后,对那些反对她封后的人毫不留情。老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先后被她贬杀。高宗晚年病体缠身,军政大权完全落入武则天的手中。高宗去世前后,武则天的政治对手变成了她的几个亲生儿子。长子李弘因为同情萧淑妃的两个女儿老大不能出嫁,被武则天鸩杀。次子李贤也在武则天的逼迫下自杀。即位的中宗李显只做了54天的皇帝,就被武则天贬为庐陵王。睿宗李旦其实是一个傀儡。公元690年,武则天抛开了一切伪装,废掉睿宗李旦,改国号为周,正式登上了皇位。

武则天在位时任用酷吏,这成为她一生的污点。她还发明了告密制度,制作铜匦设于朝堂。告密有功者赏,不实者不追究,搞得天下人人自危。她任用的酷吏有来俊臣、周兴等人。著名的“请君入瓮”的故事就发生在来俊臣和周兴之间。武则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打击那些对她当皇帝不满的人。当“任威刑以禁异议”的目的达到之后,武则天就杀了这些酷吏以谢天下。武则天对那些以“讨逆”为名的叛乱也毫不心慈手软,坚决镇压。他先后平定了徐敬业的叛乱和李贞、李冲父子的叛乱。严酷的高压政策巩固了女皇的统治。

武则天是一个非常有治国才略的人,在高宗在位时,她就曾上书建言十二事:

一、劝农桑,薄赋摇;

二、给复三辅地;

三、息兵,以道德化天下;

四、南北中尚禁浮巧;

五、省功费力役;

六、广言路;

七、杜谗口;

八、王公以降皆习《老子》;

九、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

十、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

十一、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

十二、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从武则天的这十二项建言我们就可以看出,在治理国家方面,武后绝不是等闲之辈。武则天非常注意提拔和重用人才。他提拔的人才如姚崇、宋璟等人到玄宗时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开元天宝之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到开元中叶,“朝廷赫赫有名望事迹者,多是天后新进之人”。武则天也很尊重人才,她对狄仁杰非常敬重,从不直呼其名,而是称之为“国老”,上朝时不让他屈膝跪拜。在女皇当政期间,唐朝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唐会要》记载,女皇执政前,全国户数为380多万户,到女皇退位时,全国的户数已达615万户,增长了近一倍。女皇执政的年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天宝,玄宗时期的盛世是建立在女皇成就的基础之上的。

在不危及她地位的时候,女皇对人是宽厚的。女皇晚年多养男宠,右补阙朱敬曾当面指责说:“内宠有易之,昌宗足矣。”女皇不以为忤,反而平心静气地接受批评:“非卿直言,朕不知此。”并赐丝百段。徐敬业反叛,诗人骆宾王为他写了《讨武氏檄》,对女皇极尽羞辱谩骂之能事,文中有“践元后于翚翟,陷吾君于聚麀。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押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等文字。这样恶毒的谩骂,在那个时代不啻为骂人是禽兽。但女皇反而赞扬骆宾王的文笔,她说,这样的人才不为朝廷所用,是宰相的过失!

武则天崇尚佛教,由于女皇的支持和赞助,洛阳的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得以成其大观。目前龙门石窟中最大的卢舍那大佛,据说就是以女皇为原型雕刻的。卢舍那大佛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佛像。她雍容华贵,气度非凡,淋漓尽致地向人们展现着盛唐气象。像卢舍那那样的佛像,后世再也没有造出来过。

女皇是一个颠覆传统的人,她为了打击自魏晋南北朝遗毒至唐朝的门阀制度,下令重修了《姓氏录》,姓名等级以官职为准,极大地打击了那些所谓名门望族。原有的《氏族志》被收缴烧毁。她这样做是有原因的,当高宗要立武昭仪为后时,元老重臣借以反对的借口就是她并非出自“天下令族”。而支持她的人则是那些庶族出身的大臣如李勣、李义府、许敬宗等人。女皇这样做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是积极的。武则天对传统的最大颠覆是她对男女性别关系的处理。作为皇帝,她也和所有的男性皇帝一样,拥有大批的男侍。女皇对此并不避讳,并且公开选举美少年为奉宸内供奉。当时的右监门卫侯祥甚至欲因自己的阳具巨大而毛遂自荐做女皇的男宠。那真是一个阴阳颠倒的时代,造成这种“乾坤大反转”态势的,就是女皇武则天。

实事求是地说,武则天做皇帝是理所应当的。她的几个儿子,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母亲的才略和气度。与其把国家交给一个昏庸的儿子,还不如掌握在母后自己的手中。虽然武则天获得权力的过程有些残酷,但在那个时代,她还有什么其他的选择?武则天在与一种持续了几千年的制度相抗衡。在抗衡的初期,她要被迫接受这制度中的原有规则。但是实际上,她的抗争是无力的,她仅仅改变了自己一个人的命运,广大的妇女仍然承受着父权、夫权和族权的无情压迫。君不见,武则天作为皇帝,指挥的还不是一群须眉大臣?武则天是一个特例,她的出现是许多机缘巧合的结果。一个女子碰巧拥有了比男人更多的勇气和智慧,她又碰巧遇上了一个懦弱无能的皇帝,从而给了她施展才华的机会。女皇的故事是不可重复的,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太后干政者多多,但都没有胆量和勇气自己站到前台。但是,武则天的经历证明了,女性可以做出伟大的成就,并且能够比男人干得更好。武则天的历史意义,也就在于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