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国际关系与国际时事
15401500000003

第3章 国际热点问题(3)

目前,以色列总理为利库德集团重要人物奥尔·默特,他于2006年4月任代总理。

利库德集团奉行“以安全换和平”政策,在以巴问题上立场强硬。但由于受到国内外的巨大压力,该党政策也在作适当调整。经济方面,该党主张建立自由市场经济,积极推行私有化经济政策,以其加速经济发展。

以色列工党

1930年成立,1948~1977年执政,1984年和1988年同利库德集团联合执政。1992年6月,工党在第13届议会选举中获胜。1996年5月大选中失利,成为在野党。1999年5月17日,该党主席巴拉克当选为以色列总理。2001年2月6日,巴拉克在以色列总理选举中被利库德集团主席沙龙击败,工党再次成为在野党,巴拉克宣布正式辞去工党领袖的职务。2001年2月25日希蒙·佩雷斯当选为工党临时主席。3月工党加入利库德集团民族团结政府。12月国防部长本·埃利泽当选为第8任主席。2002年10月,本·埃利泽宣布工党退出联合政府,导致沙龙政府倒台。11月,阿姆兰·米兹纳击败本·埃利泽当选工党新领导人。在2003年1月提前举行的议会大选中,工党仅获得19席,未参加沙龙组建的新政府。工党在以巴问题上立场温和、务实。在社会领域,工党主张社会公正和平等,实现宗教与世俗、东方犹太人与西方犹太人、以色列犹太人与阿拉伯等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解与融合。

土地换和平

国际公认的实现阿拉伯与以色列和平的基本原则。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上,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一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渡期为5年。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一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中东和平路线图

为了打破巴以冲突的僵局,美国总统布什2002年6月24日提出中东和平计划,当年7月开始酝酿“路线图”计划。同年12月20日,联合国、欧盟、俄罗斯和美国四方代表在华盛顿举行高层会议,探讨结束巴以争端的途径。会议原打算最后通过并公布酝酿已久的“路线图”计划。但是,布什政府应以色列的要求拖延公布方案的具体内容。10月24日,美国助理国务卿伯恩斯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杰里科会见巴勒斯坦官方代表团时,首次向巴方递交了一份中东和平新计划草本。2003年4月29日,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表决通过总理阿巴斯提交的新内阁名单,为宣布拖延已久的“路线图”和平计划最后铺平道路。4月30日,中东问题四方会议代表分别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以色列递交了“路线图”计划文本。“路线图”计划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双方实现停火;巴方将打击恐怖活动,进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并在安全问题上与以色列合作;以方则应撤离2000年9月28日以后占领的巴方领土,冻结定居点的建设,拆除2001年3月以后建立的定居点,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复正常。第二阶段为过渡期(2003年6月至12月),重点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个有临时边界和主权象征的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四方将为此召开国际会议。此后的两年为第三阶段,即在2005年完成以巴最终地位谈判并达成协议,建立巴勒斯坦国。中东问题四方将就此召开第二次国际会议。

犹太人定居点

历来是巴以争端中十分棘手的问题,是巴以和平进程中的主要障碍之一。它不但涉及土地、水资源以及主权和安全等问题,还涉及以社会团结和安定等敏感因素。根据巴勒斯坦的一贯要求,以必须归还1967年战争期间占领的全部土地,必须拆除全部定居点。以色列在1967年中东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大片土地后,开始在此修建定居点。此后,以历届政府都奉行在巴被占领土上扩建犹太人定居点的政策,并通过征用、封锁巴勒斯坦人土地等各种手段使定居点的建设不断扩大,以期改变被占领土区域的人口结构。经过以政府长期努力,定居点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即便在1993年奥斯陆协议签署后,定居点的扩建也没有停止,甚至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加强。定居点的数目也由1967年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150个,其中约60个是沙龙2001年上台后新建的,定居者人数约有22万。目前,以定居点主要集中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绿线附近、约旦河谷、西岸南部的希伯伦山区以及东耶路撒冷。根据巴以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定居点扩建只能在人口“自然增长”的基础上进行。但以政府在现有定居点仍有很多空房的情况下又新建一些新的定居点,遭到巴勒斯坦方面的强烈反对。以政府也曾拆除过一些无人居住的非法定居点。这些建筑都是定居者未经许可私自修建的,象征性地表明定居者对这一处土地的占有。以政府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带如戈兰高地和约旦河谷等地的定居者仍优惠有加。根据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停建犹太人定居点、拆除2001年3月后建立的所有定居点是以方履行该计划的第一步。

修建隔离墙

隔离墙是以色列计划修建的一条用来阻止巴勒斯坦人员从约旦河西岸进入以色列的隔离设施。为了防范巴激进分子的袭击,以色列内阁2002年6月正式批准在以色列和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自治区之间建立安全隔离墙计划。根据计划,以色列大致沿着1967年以巴之间的绿线从南到北修建总长350千米的隔离墙,将以色列本土与约旦河西岸地区隔离开来。根据沙龙批准的计划,隔离墙大部分地段将向绿线以东拓展,一部分巴勒斯坦自治的地区也将被圈进隔离墙内,这势必造成以色列对巴控地区的新的占领。此外,隔离墙一旦全部建成还将把西岸和巴勒斯坦人视为未来巴勒斯坦国首都的东耶路撒冷隔离开来,这意味着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控制将得到强化,拒不归还耶路撒冷的立场有可能更加强硬。从更长远来说,在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以方甚至可能把隔离墙作为一道所谓的巴以边界强迫巴勒斯坦人接受。以政府决定修建隔离墙的计划得到绝大多数以色列民众的支持。以色列各大党派也都持支持态度。但以色列修建隔离墙的计划出笼后立即遭到巴勒斯坦方面的强烈反对,也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

洛克比空难案

1988年12月21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的波音747客机从伦敦希思罗机场飞往纽约,起飞不久便在苏格兰洛克比上空爆炸,造成270人丧生。1990年秋天,由美英两国情报机构组成的调查组宣称获得一名利比亚特工人员的日记,认定两名利比亚人制造了洛克比空难。1991年11月,美英两国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利比亚交出凶手。随后,利比亚拘留了两名嫌疑犯,但拒绝把他们交给美英两国。1992年1月,安理会通过731号决议,要求利比亚“立即”配合洛克比空难案的国际调查。3月,安理会通过748号决议,要求利比亚必须在4月15日前交出涉嫌制造1988年和1989年两起民航客机爆炸案的人员,否则将切断利比亚同外界的空中往来,并对利比亚实行航空和武器禁运和降低外交规格等制裁措施。4月15日,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宣布,联合国开始对利比亚实行制裁。1993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883号决议,决定对利比亚采取新的制裁措施,以迫使它交出两名嫌疑犯。决定冻结其资产并禁止向利比亚出口某些石油设备。1999年3月,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宣布,利比亚接受美英两国做出的有关保证,并决定最晚在4月6日前将两名涉嫌制造洛克比空难案的利比亚人移交给设在荷兰海牙的苏格兰法庭受审。4月5日,两名涉嫌制造洛克比空难案的利比亚人被移交给联合国代表,并前往设在荷兰海牙的苏格兰法庭受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宣布暂停对利比亚的制裁。2000年5月3日,设在荷兰的苏格兰法庭正式开始审理洛克比空难案。2001年1月31日,审理洛克比空难案的3名主审法官做出裁决,宣判两名犯罪嫌疑人中的一人有罪,另一人无罪当庭释放。2003年8月,利比亚和美英达成协议,利比亚承认在泛美航空公司空难事件中的责任,谴责恐怖主义,并同意在制裁取消后分批为洛克比空难遇难者亲属支付27亿美元的赔偿金。9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解除联合国对利比亚实施的制裁。11月24日,英国苏格兰高等法院宣布,利比亚情报人员梅格拉希因参加制造洛克比空难被判处27年徒刑。

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

伊拉克是个伊斯兰国家,全国有95%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什叶派穆斯林占54.5%,他们主要分布在伊拉克南部和巴格达西部地区。长期以来,人口占多数的什叶派穆斯林一直处于被统治的底层,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而只占穆斯林人口40.5%的逊尼派却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由于人口结构与权力分配的失衡,逊尼派与什叶派长期不和。长期受压迫的什叶派穆斯林十分痛恨萨达姆,对他被推翻总的来说持欢迎态度。但由于战后重建迟缓、社会治安恶化及失业率增加,绝大多数什叶派穆斯林开始对美英占领强烈不满。2004年3月,美英占领当局以煽动暴力为由,关闭什叶派领导人萨德尔的一家报社,逮捕萨德尔的一名助手,引起什叶派穆斯林极大愤怒,导致什叶派穆斯林与联军发生暴力冲突。

伊拉克逊尼派穆斯林

在伊拉克的人口构成中,逊尼派占少数。萨达姆执政时,逊尼派是他依靠的主要对象,所以,逊尼派不仅在国家事务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也享有更优越的待遇。他们聚居在伊拉克的中部,那里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十分富庶。伊拉克战争后,逊尼派穆斯林曾经拥有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他们不再拥有国家的主导权,对未来也充满了忧虑和恐惧,这一切激起了他们对萨达姆时期的怀念。由于生活处境艰难,伊拉克许多逊尼派穆斯林的民族情绪不断上升,他们仇视美国,认为美国人是剥夺他们正常生活权利的侵略者,是可恶的异教徒。他们也仇视那些在战争中保持中立甚至支持美国的阿拉伯国家,把这些国家看成是阿拉伯民族的“叛徒”。

伊拉克库尔德人

库尔德人是西亚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总人口约3000万。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多属逊尼派,讲库尔德语。历史上,奥斯曼帝国瓦解后,库尔德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其中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占伊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是伊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库尔德人有着强烈的民族独立愿望。1958年伊拉克共和国成立后,库尔德人同政府进行过多次谈判。1970年3月,伊政府与库尔德民主党签订和平协定,规定四年内给予自治。1975年3月,库尔德人和伊政府曾达成协议,建立了包括苏莱曼尼亚等三个自治省在内的伊拉克北部自治区。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后,在外国势力的怂恿下,库尔德军事组织开展了大规模反政府武装活动,一度夺取了重要石油产地基尔库克等城镇。后遭到政府军队的镇压,大批库尔德人逃往伊朗和土耳其。为保护库尔德人安全,1991年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88号决议,谴责伊拉克当局对库尔德人的镇压行动。此后,美、英、法三国军队迅速抵达这一地区,在伊拉克北纬36度线以北设立了“安全区”,由上述三国组成的联军负责执行空中巡逻任务。伊拉克战争期间,库尔德人积极参加了美英联军推翻萨达姆政权的军事行动。萨达姆倒台后,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爱国联盟领导人表示,库尔德人自治政权将向临时中央政权移交权力。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

日本国会于1999年5月24日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即日本“周边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正案”,“日美相互提供物品劳役协定修正案”。这是日本为强化日美军事同盟,扩大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作用而采取的严重步骤,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新指针及相关法案已使日美军事同盟发生质变,将日美同盟从以保卫日本为主的“内向型”变为“以介入周边冲突为主”的“外向型”,从“防卫型”转为“进攻型”同盟。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以及日本国会为之通过相关法案,其要害是加强日美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合作,使日本自卫队可以协同美国以“维护地区安全”为名跨出日本本土进行军事活动,给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威胁。

日本周边事态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