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史蒂芬·柯维写给年轻人的高效工作秘笈
15406000000004

第4章 拒绝说“我办不到”

世界上很多人认为自己才智平庸,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所以,他们凡事都十分谨慎,从不敢妄言成功,只求简简单单、平平安安就好。殊不知,正是这种无知的“偏见”,才造就了自己今日的种种的际遇。否定自己是对人生彻底的颠覆,怀疑未来就是对人生残酷的诋毁。因此,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境遇中,都不应该怀疑自己有改变的能力,你要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要敢于对自己喊出:我就是最棒的。唯有具备这样的魄力,方能创造出最精彩的人生。

然而,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并不多,很多人总是对自己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庸的人,做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我办不到”、“我不行”,似乎就成为了他们的口头禅。而这四个字正好反映了一个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坎坷的时候,将会持有的态度,那么,他的结局也就不难预料了。

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成功信念,那他必然会是一个庸庸碌碌、工作效率不高的人。史蒂芬·柯维也认为:“一个人只有对事业拥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日常事务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从而高效率地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就是说,我们要想高效率地开展工作,就要在工作中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在上个世纪初,曾经有一种观点甚嚣尘上,并长期在地质学界占据着主流地位。这种观点认为,中国内地根本就没有过第四纪冰川,因而中国没有石油资源。特别是在美国石油巨头美孚公司在中国西部打井找油未果之后,这个说法好像更是有了实证的支撑。于是,以布莱克威尔教授为代表的西方学者便断言中国是一个“贫油国”。然而,年轻的李四光却没有轻信这一观点,他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自信,坚持认为这种未经严格论证的说法站不住脚,中国同样有可能蕴含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于是,他开始了中国人自己的石油勘测工作。

那时的中国极其贫弱,中国学者的观点往往不被西方主流学界所重视,而且动荡的社会环境给李四光的工作设置了重重障碍。但是,李四光坚信,只要自己脚踏实地地做工作,中国也一样能够发现石油宝库。带着这种自信,他先是实地考察了太行山东麓,之后又踏遍了庐山、九华山、天目山和黄山。短短几年后,他就对中华大地有了新的理性认识,并断言华北和长江流域普遍存在第四纪冰川,其勘测成果令世界为之震惊,学者们不敢相信他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能做出科学的论断。此后,李四光凭着这种自信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先后发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和江汉油田,每隔几年就能在地质学界获得新的突破,效率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坚信自己基于科学方法所作出的判断,在强烈的自信心的驱动下高效率地完成研究和科研创新,这是李四光在世界地质学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内在动力。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有足够的自信,工作效率往往能达到令人惊讶的高度——即便是“最难做”的市场营销,在自信者那里,也照样能够高效地完成。

齐藤竹之助做推销员的时候,有很多次失败的经历,但不论被拒绝多少次,他都不灰心、接着干,并始终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一次,齐藤到一家公司拜访该公司的总务科长,不料对方刚一听到“生命保险”,就立即和之前那些拒绝过他的人一样,做出了毫无兴趣的姿态。这位总务科长说:“在我们公司,反对加入保险的干部非常多,所以,我们拒绝一切推销。”

然而,齐藤的自信心并没有使他立即离开。他选择了继续留下来,耐心地与科长攀谈,了解对方公司拒绝保险的真正原因。在将情况完全了然之后,齐藤更加深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打消这家公司对生命保险的偏见。回到公司后,他将情况告知同事,并提出针对这家公司特点写一篇逻辑严密的材料给科长看。然而,很多人都认为这样的材料太难写,不但耗时长,而且理论难度也很大。面对困难,齐藤没有退缩,他深信自己能够做到,并毅然投入了艰辛的工作。他的信念也感染了很多同事,很多人都自觉帮他搜集资料。最终,齐藤仅用了5天的时间,就写出了原以为至少要花两周才能完成的材料。

当齐藤将做好的方案递交给总务科长的时候,科长感到十分惊讶,他没想到齐藤能在短短五天之内就针对他们的公司写出这么论理充分的材料来,工作效率之高简直令人咋舌。于是,科长立即向总务部长和经营管理部长做了汇报,公司经过考虑最终决定向齐藤购买生命保险。于是齐藤仅用了不到一周时间,就填补了一项已经持续多年的业务空白。

强烈的自信心,是成功者高效开展工作的内在条件。只要你相信自己,拒绝说“我办不到”,并且坚持不懈地去努力,那么,你必然会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小A与小B的求学之路,为我们阐述了自信的力量。

小A高考落榜,没有通过那座千万人争抢的“独木桥”,只好准备复读。但是,就在他为考上大学的一些同学送行的时候,无意中听到了班主任的一句话:“有些同学,平时学习很努力,但是没有考上,他们即使再复习两年,也没有多大希望。”就这样,一句话粉碎了他最后的一点希望,他感觉自己的世界一下子变得阴暗起来。他越想越觉得班主任的这句话有道理。过去的一年,他竭尽全力学习,最终却考得如此不尽如人意,看来自己真的不是读书的料。于是,小A一狠心放弃了复读的机会,决定到南方去打工。

原本约好一起复读的小B得知后,多次劝说,未果,他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决定。走之前,小A劝小B:“你是全班最后一名,估计希望也不是很大,你如果没有死心,你就先读一年,我在南方趟出一条路,然后你也过去。”小B大怒,说:“你没出息也就罢了,别把我也拉进去。我的前方一片光明!”就这样,两人不欢而散、匆匆告别。

外出打工的小A,辗转几次调换工作,成为了一名调酒师。虽然还算轻松,但是,每每想起曾经放弃的学业,心中总是很郁闷,而且当年那种怀疑自己的挫败感一直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A和小B碰面了。闲谈中,小A获知小B已经考入了英国剑桥大学,成为了该校的一名硕士生。小A后悔不迭,想起当年自己说的那些话,他感觉非常惭愧,都不好意思再面对小B。

小B却不在意,仍然热情地对他说:“小A,你别往后看,要往前看。你知道吗?我从来就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希望,即使是倒数第一名,我也把自己看得很高。我相信自己能行,这话说起来很假,可就是这个信念支撑着我一路走过来的。他刚到剑桥的时候,简直就跟进城的陈焕生一样,什么都不懂,到处碰壁,被人歧视,那段时间真的很难过,可我就是不服输。我不行自己比别人少什么,别人能做到的,我一定也可以做到。你看,熬过那段时间后,现在一切都变得很顺畅了。”

听到这里,小A感慨万分:“我终于知道我败在什么地方了,我总觉得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结果自然不能如意。”小B赶忙说:“你认识到这一点就好,我告诉你一个绝招,要相信自己,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我不是说让你自私,而是要高看自己一眼,越是处于低谷的时候越要如此。”就向越王勾践那样,“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所以,永远不要怀疑自己,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小B走后,小A经过多方面的考虑,决定进校复读。他觉得尽管进高校并非唯一的出路,但是他想重新开始,不管哪条路,只要奋斗了,就有希望。在这种超强自信的激励下,小A仅仅半年的时间,成绩就已经名列前茅。高考后不久,小A如愿地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A给小B写的感谢信中说:“感谢你,让我相信成功原来并没有那么难,相信自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在人生的道路上,追求成功的人有千千万,为何最后能够到达成功彼岸的人,却寥寥无几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大多数的人都缺乏超强的自信,刚刚遇到一些困难,努力没多久,便选择退缩放弃,认为这是不可逾越的障碍,这种懦弱、消极的人,自然会经常与成功失之交臂。其实,只要我们能够保持高度的自信,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不服输的信念,最终必然可以样可以像史蒂芬·柯维所说的那样,“在日常事务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从而高效率地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