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能否睡得好,晚上吃了什么非常重要。《黄帝内经》里曾有“胃不合则卧不安”的说法;临床营养学家也指出,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晚餐中吃了一些“不宜”的食物。那么,究竟晚上吃什么有利于睡眠,而哪些食物会让你夜不能寐呢?
1、睡前喝什么最适合
睡前适量的喝点饮品更有宜快速进入深睡眠,下面就简单的介绍几种有宜健康睡眠的饮品,以供大家参考:
红酒
餐前喝或者睡觉前饮用一小杯是最好的。红酒的作用由于葡萄酒中各种有机、无机物质的存在和葡萄酒鲜美的风味,使它不仅成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饮料,而且在适量钦用的条件下,还能防治各种疾病,增强人体健康。
1.镇静作用葡萄酒和大多数食物不一样,不经过预先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在合理饮用范围内,葡萄酒能直接对周围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从而提高肌肉的紧张度。葡萄酒也可对神经运动中枢起作用,给人以舒适、欣快的感觉。这种精神平衡状态,使我们的思维更为敏捷,判断更为准确,使我们精神愉快。
2.助消化作用在胃中,60-100克葡萄酒,可以使正常胃液的产量提高120毫升(包括1克游离盐酸)。葡萄酒有利于蛋白质的同化;红葡萄酒的丹宁,可以增加肠道肌肉系统中的平滑肌纤维的收缩性。
3.利尿利用一些白葡萄酒的酒石酸钾和硫酸钾含量较高,可以利尿,防治水肿。
4,杀菌作用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葡萄酒具有杀菌作用。例如,防治感冒或流感的传统方法之一就是喝一杯热葡萄酒。葡萄酒的杀菌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它含有多酚类物质。
5,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葡萄酒能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而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将血液中的胆固醇运入肝内并在那里进行胆固醇——胆酸转化,防止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内膜,从而防治动脉硬化。葡萄酒中的原花色素对心血管病的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每天睡前饮用50ml的红酒较为适宜。但因个人体质的差异,不能饮酒或者对酒精过敏的女生不建议使用这种方法。
牛奶
晚上喝牛奶,因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产生疲倦欲睡的生化物L色氨酸,还有微量吗啡类物质,这些物质都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特别是L色氨酸它是大脑合成羟色的主要原料,五羟色胺对大脑睡眠起着关键的作用,它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睡眠,并且无任何副作用,而且牛奶粘在胃壁上吸收也好,牛奶中的钙还能清除紧张情绪,所以它对老年人的睡眠更有益,故晚上喝牛奶好,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睡前喝牛奶有利于对钙的吸收利用。晚餐摄入的钙,睡前大部分被吸收利用。睡后特别是晚上零点以后血液中钙的水平会逐渐降低,血钙的下降,促进了甲状旁腺分泌亢进,激素作用于骨组织,使骨组织中的一部分钙盐,溶解入血液中,以维持血钙的稳定平衡。此种溶解作用是的自我调节功能,时间长了,会成为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晚上睡前喝牛奶,牛奶中的钙可缓慢的被血液吸收,整个晚上血钙都得到了补充、维持平衡,不必再溶解骨中的钙,防止了骨流失、骨质疏松症,所以睡前喝牛奶好。
白开水
睡前喝白开水水可预防脑血栓。脑血栓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不仅和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有关,也与老年人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老年人的血粘度越高,越容易发生脑血栓。
血液在人体血管内流动,就像是河水,流速越快,沉淀越少;反之,流速越慢,沉淀越多。血粘度增高势必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中的血小板、胆固醇、纤维蛋白等物质便会在血管壁上沉淀下来,久而久之,沉淀物越积越多,若再合并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就会导致脑血栓形成。
研究证实,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点至8点血粘度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在凌晨达到最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再次达到峰值。这种规律性的波动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间,说明血粘度增高和脑血栓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所以建议大家,特别是老年人,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可以降低血粘度,维持血流通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脑血栓的形成。
2、睡前最忌喝什么
很多人都知道,咖啡和浓茶是提神的,睡前数小时内一般不会去喝咖啡、浓茶。但不少人以为睡前喝点酒有助于睡眠,更有甚者,还以此作为治疗失眠的手段。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睡前喝酒与喝咖啡、浓茶一样,都会刺激脑电波活动,令血压增高、心跳加速,延缓入睡并干扰睡眠。要想睡得好,睡得香,睡前就要尽量避免喝这些刺激性较大的饮料。可能一些人对睡前饮酒有碍睡眠这一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我们就来具体解释一下。
酒精的作用是先使人昏沉欲睡,表面上似乎对睡眠有益,实际上却可能干扰睡眠。到了下半夜,酒精的作用逐渐消失后,就会引起失眠与多梦,使总的睡眠质量下降。所以睡前喝酒并不能增加总的睡眠时间,反而有可能使睡眠变浅,不利于睡眠。
睡眠实验研究则表明,睡前喝酒虽能缩短入睡时间,但使睡眠变浅,浅睡眠时间延长,中途会因口干舌燥、“胃不合”等醒转多次,导致睡眠断断续续。另据医学研究表明,睡前饮酒入睡后易出现窒息,一般每晚2次左右,每次窒息约10分钟。长久如此,人容易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生物节律要顺应昼夜阴阳之变化,方能不病。白天属阳,夜间属阴,而酒性属阳,性温热。夜主静,人入睡时机体内外以静为主,睡前饮酒必然扰阳,阳动则阴不安,从而导致人体气血紊乱,五脏六腑之阴阳失衡,由此致人难寐。
对于那些心、脑血管疾病或肝、胃、肠疾病患者,睡前更不宜饮酒。因为即使是少量的酒,也可以触发心、脑血管病而出现意外及胃出血,且酒精对所有的人脂类代谢有影响,长期的作用会促进动脉硬化,增加冠心病的发病机会。酒精主要在肝脏内氧化分解,可直接损害肝细胞,对肝病患者更不利。酒精从肺中呼出,可降低呼吸系统抵抗力,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夜,更易发生肺部感染,激发气管炎、哮喘发作。
3、晚餐的合理膳食结构
晚餐最佳时间是18点左右,晚餐后四小时内别睡觉。
有研究表明,晚餐少吃睡得香。正确的晚餐应该吃8分饱,以自我感觉不饿为度。晚餐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6点左右,尽量不要超过晚上9点。晚上9点之后最好不要再吃任何固体食物。并且,晚餐后四个小时内不要就寝,这样可使晚上吃的食物充分消化。
晚餐补钙要注意:
大家都知道睡觉前补钙的效果好,比如睡前喝杯牛奶,既促进睡眠,又补了钙。大家还知道虾皮里钙的含量非常丰富,于是乎,有些人觉得晚餐睡觉前吃虾皮补钙的效果一定会超过牛奶。其实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它不但不能达到补钙的目的,更容易增加尿道结石的患病危险。
因为尿结石的主要成分是钙,而食物中含的钙除一部分被肠壁吸收利用外,多余的钙全部从尿液中排出。人体排钙高峰一般在饭后4~5小时,而晚餐食物中含钙过多,或者晚餐时间过晚,甚至睡前吃虾皮,当排钙高峰到来时,人们已经上床睡觉,尿液就会全部潴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尿路中的尿液的钙含量也就不断增加,不断沉积下来,久而久之极易形成尿结石。日本松下医院曾对270名尿结石患者进行了调查,其中97人大都在21点后进晚餐,25人有吃完夜宵就上床睡觉的习惯。
最佳补钙方法:
晚上补钙最好选用易消化吸收的。而睡前1~2小时喝一杯牛奶,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晚餐要适量:
因为工作繁忙,很多人晚餐往往没有定时,或早或晚,甚至很多人直接饿着肚子睡去。晚餐不能不吃,但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如果晚餐比较油腻,多余的油脂摄入可引起血脂升高,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多余的蛋白质摄入可增加胃肠、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负担,对于有肝肾疾病的患者非常有害。
晚餐常缺主食:
我国传统饮食结构把谷物类作为主食。然而,如今的餐桌上主食的地位越来越被弱化。
主食是必不可少的。实际上,任何一餐都不能没有主食。而晚餐的主食可以以稀食为主。男性的晚餐主食量应为2-3两左右(生食剂量),女性为1~2两左右,老年人最好喝一些粥类食物。
睡眠小贴士:
对于睡眠不是很好的人来说,可以在睡前吃点养心阴的食物。
心阴就是心的阴血,它是滋养心脏和全身的血液。由于过度劳心或用脑,很容易造成心阴不足。而心阴不足的主要表现就是心神不安、心慌、失眠、多梦。
人睡觉后,心脏仍在辛苦地工作着,在五脏中,心脏最辛苦,所以在睡前1小时左右适当地补益心阴,对身体健康和提高睡眠质量都有好处。冰糖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龙眼肉、百合,或一杯牛奶、一块茯苓饼,都是养心阴的好食物。
此外,因血虚而经常失眠的人可以睡前冲点藕粉,然后加适量蜂蜜吃;也可用龙眼肉10克,去核红枣5个,蒸鸡蛋一个食用,每日一次即可。
晚上9点到11点和凌晨2点到3点半这两个时段,是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这时人的精力和体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进入甜美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