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节能:从小事做起
15413700000097

第97章 第一个太阳能源理论

太阳上巨大的能量从何而来?

随着1932年中子的发现,物理学家贝特提出了第一个科学的太阳及一般恒星能量生成的理论:氢是太阳的燃料,太阳上所进行的反应不是一般的化学反应,而是在高温下面进行的热核反应。

太阳中心的温度高达1500万度。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原子几乎失去全部的核外电子,氢原子亦是如此,赤裸裸地只剩下原子核——质子。这些粒子在1500万度的高温下作高速运动,具有足够的能量,有资格去轰击其他的原子核,发生热核反应。经过实验和计算,贝特认为,目前太阳能量主要由4个氢核(质子)聚变成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所产生。4个氢核聚变为1个氦核后,质量亏损了0.0276原子质量单位。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据计算,1克氢聚变成氦,质量亏损0.0069克,相应放出的能量为6270亿焦耳。太阳上面氢的含量极为丰富,相应产生的能量自然是十分巨大。应当指出,太阳在放出能量的同时,氢核质量的亏损是极微小的。即使按目前太阳的辐射功率计算,100亿年之后,它的质量仅损失0.06%,实在微乎其微!因此,一切后顾之忧是多余的。

贝特的这一理论,给研究天体物理、化学性质、天体演化以极大的推动。他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