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乐园·用车轮走遍地球村
15420000000034

第34章 超现代概念交通工具

参观回来,叮叮高兴坏了,和爸爸讨论半天后还意犹未尽。他又约当当来到了智多星爷爷家里,想了解更多超现代交通工具方面的知识。

可是奥特玛爷爷很忙,无暇顾及他们,于是二人拿起爷爷升级后的万能魔盒一起喊道:“万化神通!”“陆地蟹001”旋风似的把他们带到了世界交通工具展览现场。场馆内的新型交通工具设备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更加瞄准未来的高科技,设计了很多超现代的令人热血沸腾的交通工具。

标致Moovie:由设计师Andre Costa设计的城市用车,最适合拥挤的大城市。它拥有两个巨大的后轮,既是驱动轮,也是转向轮。每一个车轮都由独立的电力引擎驱动,这使得它转向灵活,加上车型很小,即使遇到很狭窄的停车位也能轻松应对。车身长2.3米,高1.5米,车门设计最独特—安装在超大车轮中央的滑动车门。为了保持平稳,两侧车轮稍稍向中央倾斜,看上去更加现代。

Embrio:独轮概念摩托。据说会在2025年出现的概念派独轮摩托,使用高端感应器和纵舵调整仪,使得它能够搭载两名乘客的同时用唯一的轮子保持平衡。它的前方还带有两个小车轮,当摩托车的时速小于20千米时,它就能派上用场。

Blade Runner:铁路公路全能行驶。由英国设计公司设计的超级机车,给人相当震撼的感觉。它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减少在公路交通堵塞时浪费的时间,以及节省燃料。它带有普通的橡胶轮胎,同时底盘下还带有铁轨专用的车轮,可以轻松在铁路和公路之间转换。同时,在铁路上行驶时,橡胶轮胎还同时可以在铁轨上行驶,也可以提供制动。

Moller Skycar:真正的飞车 Skycar 400是一辆惹眼的飞车,限乘4人。它的同胞兄弟还有Skycar 600(限乘6人),M200(限乘2人),M100(限乘1人)等等同胞兄弟,都是鼎鼎有名的“飞车一族”。Skycar 400的驾驶舱周围有四个可以调整角度的强力引擎,可以为它提供足够的飞行动力。依靠引擎角度的调整,它可以完成不同的起飞、降落的动作。

E/S Orcelle:是一艘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概念船,没有尾气排放,不需石油燃料,对环境毫无污染。它的动力来源就是3个可以调整角度的帆,上面带有太阳能电池,随时充电,同时还可以利用风能直接驱动整艘船。

太阳能风能列车:列车站台附近建有一排太阳能电池装置,当列车到站停靠时,太阳能电池就可以充满足够列车到达下一站的电力。如果太阳能发电不足的话,在旁边还有几个风能发电机,把太阳能和风能同时利用。这种列车被设计成长85米,最高时速350千米,可承载325名乘客,预计它最早可在2020年投入使用。

天空之车:由美国公司UniModal Transport Solutions设计的概念城铁,是一种非常高效、节省空间和时间的个人用列车。它可以承载1~2人,动力与磁悬浮列车类似,不同的是磁力来自顶部的轨道。这个系统被设计成每英里一站,轨道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由于是个人使用的列车,所以不会像普通城铁那样有固定的发车时间表,而是随叫随到。

喷气的士:飞机和汽车完美的结合,交通状况良好时驾驶汽车,拥挤时开飞机,螺旋桨驱动改成了喷气驱动,加上轻质车身,就可以有效缩短起飞距离,更加实用。据悉,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对此加紧攻关。

飞翔列车:普通火车在行驶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和轨道摩擦力很大,白白耗费了很多燃料。东京大学的一个科学小组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空气动力学列车,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辆火车看上去更像是一架飞机,带有4个空气动力学翅膀,两个螺旋桨。列车可以高出轨道10厘米飞行,时速可达500千米。

“公交飞碟”:俄罗斯的航空设计师们正在试图将科幻小说中的飞碟变成未来的公共交通工具,他们把初步构想的“公交”飞碟命名为“生态与进步”,以示未来公共交通的新概念。航空设计师们称,这种“公交”飞碟的外形酷似科幻电影中的椭圆形飞碟,它可以供1000多人乘坐,它的空中飞行时速可达700千米。在“公交”飞碟的底部安装有一个气垫系统,以保证它能在任何地方随时垂直起降。它既不同于普通的直升飞机,也不同于其他运输工具,它不仅可以用来替代诸如飞机、火车、轮船、汽车等传统的大型公共交通工具,而且使用起来十分方便灵活,有望成为未来的公交之星。

“海底”列车:俄罗斯铁路专家向新闻媒体透露,再过10年,俄罗斯将投资500亿美元完成一项铁路“超级”工程,即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铁路计划。这条连接俄罗斯涅兰和美国阿拉斯加诺姆,全长为60千米的贯穿太平洋的海底铁路,可以让旅客从纽约乘火车到北京、莫斯科甚至到英国伦敦,整个列车可以横跨美、亚、欧大陆。铁路专家指出,修建一条安全的海底铁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尽管美俄两国陆地在白令海峡相隔为37千米,但是供海底铁路使用的隧道长度必须要增加一倍以上才行,与此同时,修建海底铁路还要解决诸如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难题。尽管俄美技术专家没有进一步透露更多的技术细节,但是他们对完成这个“天才”计划充满信心,人们乘坐火车穿越大洋大海的良好愿望并不会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