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乐园·用车轮走遍地球村
15420000000036

第36章 “仪仗”和“仪从”

看着渐渐远去的队伍,叮叮、当当扭转航向进入了另一个朝代。叮叮瞭眼再望,发现一个看上去书生模样的人,只有一小童牵马慢慢靠边而行。突然,马失前蹄一声嘶叫,惊扰了前方锦旗飘飘的队伍。这时过来一个差役抓住书生用马鞭狠抽,书生痛苦地倒在地上,这可把叮叮、当当气坏了。叮叮拿起魔盒往下一晃,只见差役抽搐了一下后,拿起马鞭抽打自己,队伍大乱。叮叮把魔盒又一晃,身穿一品朝服的叮叮就站在了队前,惊得那些人连忙让行。

使用“仪仗”和“仪从”是我国古代交通封建等级制的一个突出标志。仪仗古称“卤薄”,最为庞大、也最显赫的是皇帝的仪仗队伍。王侯百官的仪仗各有等级,规定很细,基本原则是官阶越高,仪从越多,仪仗越堂皇庞大。平民百姓则禁用仪仗、仪从。

唐朝官员的仪从是:一品官7骑,二三品官5骑,四五品官3骑,六品官1骑。

明朝官员的仪从是:公爵10人,侯爵8人,伯爵6人,一品官至三品官6人,四品官至六品官4人,七品官至九品官2人。清朝官员的仪仗差别很大,以总督为最庞大,各种仪仗器物如扇、旗、兵器、回避牌、肃静牌等共17种34个。府、州、县官的仪仗器物只有5种8个。

历代除朝廷命官外,庶民绝无使用“仪仗”和“仪从”的资格,即使富有、略有地位的庶民出行,也只能让一两个仆役随行,而且不能喝道或令一人骑马在前充当“引马”。到了清朝,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才能用“引马”两人。

清朝官员出行时,有一项能反映官员等级差别的特殊内容,就是锣声。可以从鸣锣的次数中得知乘轿者的等级。一二品京官坐轿出行时,有“引马”作前导,卫士左右簇拥,仪仗中有开道锣,鸣锣6锤半(第七次敲响后立即用手捂住锣面,不让锣声蔓延,称为半锤),州、县官坐轿出行时,开道锣只鸣3锤半。

历史上的许多朝代都规定行路时要遵守“贱避贵”的规则。宋朝赵匡胤曾下诏详细规定内外群臣,大小官员在路上相遇时,“官级悬殊者即行回避,次尊者领马侧立,稍尊者分路行”。明朝也曾详细规定,街市军民、做买卖以及乘坐驴马行路者,如遇见公侯、一品至四品官员过往,要立即下马让道;官员在路上相遇时,官阶较低的官员要采用侧立、回避等办法让道。清朝规定,军民人等在街市上遇见官员经过,必须立即躲避,不许冲突。

我国古代交通关于等级的规定是阶级统治在交通上的表现,它虽然是消极和腐朽的,但由这些规定演变而形成的一些观念,对形成良好的行路秩序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例如:“大路朝天,车走中间,人行两边”的观念;“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朋友不相逾,君子耆老不徒行”的观念;行路时,“少避长”(年纪小的人为年纪大的人让路)、“轻避重”(负担轻的人为负担重的人让路)、“去避来”(来者为客人,去者指离开家庭或乡里未远行者,相对来者,去者仍是主人,主人应为客人让路)的观念。这些观念从一方面反映出古人礼让的行路风貌,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广大平民尊敬长者、谦虚克己、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