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普乐园·用车轮走遍地球村
15420000000042

第42章 世界航海史

看看眼前一个个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用血泪造就的浩瀚工程,叮叮、当当内心震撼极了。同时,一个新的想法也冒了出来—探索人类航海的历史。

他们决定到“好望角”看看,接受叮叮指令的“陆地蟹001”尾巴一摆,就开始前进。

哗哗一阵水响,叮叮、当当转眼一看,都吃了一惊,还是刚才的大运河,看来“陆地蟹001”也有弱点。

叮叮拿出万能电子魔盒喊了声“好—望—角”,一阵水响过后他们已经进入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水域。

叮叮想弄明白古人航海是怎样导航的。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有了航海活动。汉代学者王充所著的《论衡》记述了我国西周时海上航行已是常事了。西方最早的海上远距离航行是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希腊航海家皮忒阿斯驾舟从希腊当时的殖民地马西利亚(今法国马赛)出发,经不列颠岛的东岸向北探索航行到达粤克尼群岛,由此向东到达易北河口。那个时代的航海人员,只凭对地形、水势的辨认以计远近,观测日月星辰以判别方向。

汉唐两代的沿海航行,是根据山形水势来引航。当船舶航行在长期见不到陆岸的海洋时,就采用天文航海技术来引航了。中国古代天文学把天区划分为28个星空区,称为二十八宿,按列宿划分它们所对应的地面区域。据此判定船舶所在的地域和指导航行的方向。指南针在船上的应用,是航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公元前660年,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特洛伊地方筑起灯塔,可能这就是灯塔的始祖。英国在1732年开始在泰晤士河口设置一艘小船,于横桁上悬灯一盏,指引行船,这是第一艘灯船。美国在1767年在特拉华河布设浮标,后在1820年换用圆柱形浮标。同年,在东部切萨皮克湾设置第一艘灯船。1910年,在纽约安布路斯水道设置了用高压电石气的发光浮标。

公元15世纪是东西方航海事业大发展的时代。郑和七下西洋出现了中国航海史上的一个高峰。葡萄牙的迪亚士、达伽马分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和印度的卡利卡特。1492年哥伦布第一个登上新大陆。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

1569年,佛兰德地理学家G·墨卡托发明的圆柱心射投影图最适于航海使用,成为现代海图制绘的基础。1614年J·纳皮尔的对数计算表问世,减少了很多数学计算量。1825年,生产出可以在海船上实用的天文钟,导致测月球与天体的角距以求经度的方法开始被扬弃。1875年,法国海军军官圣伊莱尔提出了“高度差方法”,可以在海上通过对天体高度的观测,准确地求出经度和纬度。

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奥米加导航系统,利用全球范围设置的8个发射台,发出并接收信号进行微机处理,可以自动给出测点的经度和纬度。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轨道后,1967年开放作为民用,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从1977年开始进行试验,卫星导航系统有很高的定位准确度。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对船舶避碰有很大作用的导航设备—自动标绘雷达出现。国际海事组织规定1984年9月1日后建造的1万吨以上的船舶,都应装配自动标绘雷达。20世纪70年代,在微处理机基础上发展出自适应自动操舵仪,航海自动化得到发展。

航海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后,各种航法计算实现了自动化;船舶定位实现了自动化;船舶的机舱管理、驾驶操纵也实现了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