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送给老爸老妈的心理学
15422400000048

第48章 正确看待儿女的孝顺问题

有道是“养儿须知报娘恩。”儿女孝顺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儿女是真孝顺,有的却假孝顺甚至不孝顺,对于子女的假孝顺和不孝顺,会给进入晚年的老年人带来很大的伤感或心理打击。

那么我们这些老年人,究竟该怎么看待和处理子女的不孝呢?

1、了解子女不孝的原因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千年美德,古训也说:百善孝为先。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谁家的孩子对父母更加孝顺,这些老年人不仅笑容常在,就连说话吐气也会硬气许多;谁家的儿女若对老年人不敬,不仅老年人自己心情抑郁,甚至连周围的邻居,也会对此议论纷纷。

在我国,如果子女不孝不仅会在心理感到自责,也常常会受到邻里、同事们的非议。但尽管如此,我国仍然有很多不孝现象的存在,这是什么原因呢?

(1)子女攀比心理

许多事实证明,越是子女多的老年人,出现子女不孝的可能性越大,原因就是子女之间互相攀比,有的是比谁对老年人孝顺,而有的是比谁对老年人不孝。

(2)子女依赖心理

子女多了,相互之间产生依赖心理,也就是平时说的“踢皮球”。有人针对这一现象感叹:“一个儿子是个儿,两个儿子半个儿,三个儿子没有儿。”

(3)嫌弃老年人

有些子女看到我们老年人老了,病也多了,不但不能帮助自己,反而还给自己带来许多经济、生活上的负担,进而嫌弃老年人。

(4)老年人方面的原因

例如老年人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老年人啰嗦,遇到一点小事,唠叨个没完;有些老年人老爱抱怨,有时还经常向别人说儿媳妇的坏话等。老年人的这些缺点激起了晚辈们的反感,以至于他们对老年人不孝。

此外,有的子女并非不孝,例如过节不能回家看望我们,给我们买的东西很少等。看到其他老年人子女做的很好,看到自己子女表现不那么如人意,于是这些老年人就会感到自己的子女对自己不孝。

2、对子女不孝的对策

子女不孝不仅使我们老年人生活上陷入困难,更使我们心理受到了很严重的伤害,而心理的伤害比生活上的麻烦危害更大。

为此,我们老年人需要调整心态,采取一些措施,以减少因子女不孝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1)注重感化力量

面对子女的不孝,我们老年人要适度宽容,耐心教育,慢慢感化。从不孝到孝顺,往往要有一个过程。如不孝敬老年人会受到人们的谴责;法律会对虐待老年人的事件给予惩罚;很多人直到儿女生育后,体验到育儿的辛苦,才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这时才孝心蒙发,改变对老年人的态度。

在这些事件的过程中,老年人要抱有宽容的态度,在感化教育的同时要耐心等待。

(2)学会调整心态

我们老年人应该认识到养育子女是本分,不应指望得到多少回报。老年人如果遇到子女不孝时,可以这样自我宽慰:“我把你们养大成人,我做了该做的,问心无愧,至于你们怎样对待我,自己想想吧!”抱有这种心态,就不会对子女过于渴望得到回报,避免内心失衡。

(3)检视自己问题

子女不孝有时候也不全是子女的问题,个别老年人脾气倔强、偏执等因素也是儿女不孝的原因。作为老年人也应反省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过分,哪些事情处理得不当伤了子女的心,从而对自己进行调整,以消除感情障碍,使子女发自内心地孝顺自己。

(4)经常保持沟通

代沟,隔代有沟。父母与子女之间若不能常常沟通,时日长久了,之间的鸿沟必然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互相无法理解。如若两辈人沟通顺畅了,相互理解了,孝顺与和睦也自然会回到家中。

(5)学会换位思考

人皆为父母,也皆为儿女。当儿女的做法与我们老年人想象中的情景不相符时,我们不妨换位思考,想想自己的父母。

在我国历史的千年长河中,儿女总是亏欠父母的,代代流传至今。而这却恰恰是一种哺育的美德,而并非晚年的缺憾。如果能够想通这些,我们心理因子女不孝而产生的受害感觉就可以减轻一些。

(6)及时排解烦恼

俗话说:“牙齿也会磕嘴唇,左手也会碰右手。”我们老年人与子女即便再如何亲密无间,生活中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磕完碰完,我们却应及时和儿女进行沟通。一家人哪有隔夜仇,在愉快的沟通过程中,气出了,心情也舒坦了,烦恼自己也就排解了。

多想儿女好处当我们老年人与儿女发生矛盾时,若只是一味念叨他们的过错,认为他们不孝,这只会使得家庭气氛陷入僵局。

如若在发生矛盾之后,多想儿女们的好处,不但可以缓和矛盾,亦可缓解自己内心的压力,儿女们也会念及父母的宽宏大量而更加亲近您。一举两得,您又何乐而不为呢?

(7)请别人规劝

当子女不履行赡养我们老年人的义务时,可请亲朋好友一同对他们进行劝说。有时还可以求助于子女最信任、交往最密的人来规劝他们,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最后,假如子女如果实在不孝,一意孤行,不听劝说,教育感化不过来,我们老年人也可求助于法律,用法律途径来让子女完成他们赡养老年人的义务。

贴心小提示

在现实生活中,子女的不孝有真不孝和假不孝之分。如果是真不孝,那固然令人伤心;但如果子女是假不孝,而我们老年人却把子女看做不孝,并为此伤心,就十分不应该了。

例如经济条件的差异性引起的假不孝。社会财富僧多粥少,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并不在少数,送礼的多少并不能成为判断孩子孝顺与否的标准。如若我们儿女在艰辛的生活中还能惦念我们,虽然他们买的东西少,我们也不应该认为那是不孝,而是更应当体谅他们、鼓励他们。

再如攀比心理引起的不孝。有些老年人喜欢拿别人的家庭比对自己,有些老年人更是喜欢以别人的孝敬之行要求自己的儿女。可是,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硬给自己孩子的孝心套上框框,不仅让儿女为难,也给自己的心挂上了一把沉甸甸的大锁,这又何苦呢?

儿女对父母尽孝,形式其实是多样的。尊敬和关爱是一种孝顺的表现,体贴和照顾是一种爱的表现,甚至就连儿女在外堂堂正正做人,不也是对父母最好的安慰吗?对此,为人父母者唯有用心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