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自由成长
15424900000010

第10章 学习“活知识”

让孩子触摸新奇的世界

孩子在充分接触世界的同时,能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并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这种乐趣会激励他不停地去探索未知领域,使孩子智力得到一个良好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倡导者、法国启蒙运动著名思想家卢梭认为:儿童需获得的,是对事物的真正理解,那种将孩子封闭在家中,一味要求孩子写字、画画、背诗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只会将孩子培养成“书呆子”,而绝不可能将其培养成有创新力的人。

卢梭强调:我要反复说明一点——要以行动去教育孩子,而不是言词说教,在书本中,他们学不到能够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

卢梭还指出:智育的任务不是机械地传授科学知识,而是发展孩子汲取知识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与大人有所不同,孩子们拥有很强的好奇心。细心的家长应该会发现,孩子们经常会透过玻璃去观察外面的世界,他们的小脸紧紧地贴在窗子上,鼻子都被压扁了,恨不得穿过玻璃直接去触摸那些新奇的事物。这是因为对于初入世的孩子而言,身边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新鲜和神秘,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中,早已充满了探索、求知的欲望,这份宝贵的求知欲正是他们智慧的火花,也是促使他们进行学习的原动力。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音乐活动家,浪漫主义音乐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自幼便表现出了极高的音乐天赋。他的足迹遍布欧洲各国,为世人留下了很多不朽的作品(如《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匈牙利狂想曲》等等)。

大家也许并不知道,李斯特的童年是在艰困中度过的,他的父亲从事着低微的羊圈圈头工作,收入低微,全家人仅能果腹。先天性的营养不足,致使儿时的李斯特一直身体孱弱、病病怏怏,但李斯特的父母没有能力为他补充营养,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给予他充分的关爱,就是带着他去乡野呼吸新鲜空气,借助运动增强他的体质,让大自然的风光去启发他的智慧、熏染他的心灵。也许李斯特的父母并未想到,正是他们这种“触摸自然”的疗法,使李斯特拥有了健康的体魄,成年以后的他极少患病,饮食上也从不受任何约束。

李斯特成名以后,在忆及童年时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语:儿时的乡村生活深深影响着我,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是那秀美的山川、辽阔的草原、自在的牛羊、森林中猎人们此起彼伏的呼唤声以及自峭壁间飞流直下的多瑙河……可以说,李斯特对于大自然的变化、季节的交替,有着异常敏感的神经,他一直在关注着这些奇妙的变化,大自然的美丽、外部世界的形象渐渐融入了他的脑海之中,这令他感到美妙、感到舒服,他的心情也随之变得开阔起来。

此外,匈牙利的民间音乐,也对李斯特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儿时的李斯特最欢迎的“客人”,就是那些流浪到他们家乡的吉普赛人,只要他们一来,原本死气沉沉的乡村,就会飘荡起悦耳的音乐声。每每此时,小李斯特都会跑上前去,细心倾听吉普赛小提琴手的演奏,数小时不知疲倦,对那时的他而言,这简直就是天籁之音。父亲告诉李斯特,吉普赛人演奏的乐曲,并非出自他人之手,而是民间自然产生的……

虽然生活艰难,但是父母的关爱、大自然的熏陶,激发了李斯特创作音乐的灵感和激情,为他日后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世纪欧洲权威教育家、幼儿园创始人福禄贝尔曾说过:“孩子就是我的老师,他们天真纯洁、毫不做作,而我就像一个诚惶诚恐的学生,在不停的向他们学习着。”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事物的探索欲望要远胜于成人。在这一点上,成人应该向孩子学习,如果你能放下大人的架子,与孩子一起用新奇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和他们一起用纯真的心灵感应周围的事物,你的热切、你的渴望将会极大地感染孩子,使他们更富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对孩子而言,世界是那样的神秘、那样的新鲜、那样的美妙,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求知欲,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去触摸一下这个新奇世界。那么,当他们用热切的目光注视你、用稚嫩的声音询问你、用纯洁的心灵渴求你的帮助和支持时,你知道自己该怎样去做了吗?

把握“旅途教育”的好机会

外出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问题,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对孩子的身体和意志都是一种锻炼,这是日常生活中所不能体验得到的。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旅游不仅在智育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方面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的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随之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天空越来越灰暗,空气越来越浑浊。节假日带着孩子去旅游,远离都市的喧嚣,呼吸祖国大好河川的清新空气,孩子不仅会感到无比快乐,还能陶冶情操,产生探求新鲜事物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巨大成就,离不开父亲的科学教育方法。

泰戈尔出生于一个富贵的家庭,父亲是受人尊敬的智者,除了潜心研究印度宗教圣典和西方哲学书籍外,还爱好旅游。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就是“身体力行,经常旅游”。父亲认为带孩子亲近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奥秘和人文胜迹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旅行开始了。他们到了桑地尼克坦,那里有广阔的原野,平坦的荒地,还有错落有致的田地,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浑然天成一幅美丽的油画。这壮丽的景色深深感染了泰戈尔,他第一次体验到了旅游的乐趣。

紧接着,他们又向喜马拉雅山进发,沿途游览了许多地方,还特地和虔诚的信徒在一起吟唱《颂神曲》。转眼阳春三月,泰戈尔随同父亲到了目的地喜马拉雅山。这时喜马拉雅山麓的景色美不胜收,春花初放,云飞雾绕,山路盘旋,层林叠翠。眼前的一切对泰戈尔来说宛若天堂。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美景使他完全陶醉于其中,渴望求知和探索的意念在他幼小的心灵深深扎下了根。

这次旅途生活中,父亲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散步、读书、一起讨论宗教问题。到了晚上,望着广袤的星空父亲对他讲解天文知识。转瞬,几个月的旅游生活很快结束了。这次旅游,不仅给他留下美好的记忆,而且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泰戈尔父亲的教子之道可能会令很多中国家长不解。带孩子旅游,这不是在浪费孩子的宝贵时间吗?其实不然。大自然是一部书,一部内涵丰富、奥妙无穷的书,在旅游途中,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满足了孩子爱玩的天性,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长期行走于山水之间的人一定是不同于生活在世俗之下的人,尤其是孩子。

此外,孩子经常行走在山水乡野之间容易激起孩子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外出时,应该多与孩子谈话,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发现孩子对某些事物发生兴趣,针对那些事物进行恰如其分的沟通和知识的传授,还可以根据当时的环境,寓教于乐地教育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接触到很多新知识。在沟通和活动中,家长要正确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满足其好奇心。同时鼓励他们观察、思考和提问,使其感到和父母一起活动能增长知识,是一件愉快而高兴的事。

全家总动员——共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家长不要只做言论的强者,应该以身试教、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学习,并成为这个学习团队的领军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就是孩子第一个学习场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就是从家庭开始的。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不思学习。苏洵经常教育他们,但收效甚微。有一天,苏轼和苏辙在院子玩耍打闹时,苏洵故意“躲”在他们能看得见的一个角落里聚精会神地看书,看到兴致时还会放声大笑。受好奇心驱使的苏轼和苏辙急忙跑过来看父亲看的是什么,而苏洵却故意把自己所读的书“藏”起来,不让他们发现。这可把苏轼和苏辙好奇心都给调过来了,忘记了院子里的蟋蟀,忘记了小蚂蚁搬家,在他们心里只有父亲的那本好看的书。当父亲把书放回到书架时,苏轼和苏辙连忙跑到书架去找那本书,可是书架上那么多的书他们没办法,只好商量哥俩一起找,看看是哪本书那么好看。渐渐地,他们发现读书成了他们的乐趣,开始走向了他们的成才之路。

孩子可能不喜欢读书,这时就需要家长站出来引导孩子读书,并且让他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就是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读书。

王献之自幼聪明好学,他七岁开始师承父亲王羲之学习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到儿子正在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儿子手中的毛笔,可没抽动,才发现儿子握笔非常牢,他高兴地夸道:“以后你会很有名的。”为了王献之的字更好看,王羲之鼓励儿子苦练基本功。献之就这样每天模仿父亲的字体,光练习横、竖、点、撇、捺,就足足用了两年时间。当他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时,父亲没有说话,母亲在一旁说道:“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用了两年练各种各样的钩。当他再次给父亲看时,父亲仍然没有言语,母亲在一旁说道:“有点像银钩了”。王献之这次花了四年时间练整字。当他把写好的字捧给父亲看时,王羲之只是在儿子写好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母亲看到王献之写的字时,叹了口气说:“孩子你练字好几年了,只有这一点像是你父亲写的!”王献之至此更加苦练写字。后来,王献之通过不断地努力,终于成为了与父亲齐名的书法家。

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首先要求家长做到学习。案例中的王羲之夫妻都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妻子素有“女中笔仙”之称,从专业的角度指导儿子书法练习,更有利于王献之书法的成熟。虽然大多数的家长不可能具有专业的水平,但父母可以和孩子共同学习,有利于促进孩子的学习。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巴甫洛夫的求学之路,正是从父亲的藏书中开始的。巴甫洛夫的父亲虽是教士,但热爱科学。在他的藏书中,不仅有宗教神学的书籍、民主主义者的革命刊物,还有各种自然科学的著作。父亲的藏书成了巴甫洛夫接触社会知识与学习自然科学的起点,父亲经常从书架中拿出书本让巴甫洛夫阅读,要求她每本都读两遍,并且自己思考书本知识、提出问题、思考答案,只有在巴甫洛夫不会的地方才会指导他。到十四岁时,巴甫洛夫已经把父亲的藏书都阅读完了,这让他知识大增,思想开放。他开始怀疑宗教神学,崇尚自然科学与民主精神。巴甫洛夫在晚年常常带着感激的心情回忆起父母对他的培养与教育。他说:“我总是感激我的父亲与母亲,他们教会我过简单朴素的生活,使我受到高等教育。”

通过共同学习,家庭成员能获得精神生活的充实和享受,提高生活的质量。

构建学习型家庭关键在于家长,如果家长能带头克服自身的障碍和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孩子一定会受到影响和感染,和家长一起努力学习。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在于家长营造学习的氛围,身体力行地培养战胜困难、拼搏到底的精神。因此,在学习型家庭里,父母只有起到旗帜的作用,才会引导孩子不断去努力,不致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与书结伴而行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开发儿童智力的钥匙,请让孩子与书结伴而行。

书,没有美丽的外衣,却凝聚着智慧;它价值无限,一直被人们视为精神食粮。读书是美丽的,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曾说过一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孩子的生活离不开书,读书可以为孩子搭建与名人对话、与经典为友的平台;读书能够开阔孩子的视野,让他明白做人的道理;读书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让他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纵观古今中外,几乎每个有所成就的人,都与书有着很深的渊源。

比尔·盖茨自幼酷爱读书。大多数孩子在比尔·盖茨那个年龄段时,最爱看的莫过于童话书和小人书,但比尔盖茨却更钟情于一些成人作品,他7岁时最爱看的书是1960版的《世界百科全书》,经常一读就是几个小时。

盖茨出生在一个和睦、向上的家庭中,家人非常重视他的智力开发和培养。小盖茨一出生,母亲便辞去了教师工作,全心全意地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她经常陪着孩子一起玩耍、读书,用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办法激发孩子的潜质;盖茨的外祖母一直鼓励他尽量多读书,并经常向盖茨提出一些“麻烦”问题,借以开导他的心智。

盖茨的父亲拥有很丰富的藏书,内容涉及到历史、法律、商贸等多个方面。盖茨自幼与书为伴,是书开启了他通向理智世界的大门,为他“以观念制胜”的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即便在功成名就以后,读书依然是比尔·盖茨最大的爱好。

犹太人在教育孩子时,大多会给他们讲这样一个故事:

大学问家希勒尔自小就有一个伟大的愿望——专心致志地研究《犹太教则》。然而,由于生活的贫瘠,希勒尔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去上学,虽然他为此做了不少努力,但始终未能得偿所愿。于是,希勒尔便悄悄爬上屋顶,躲在天窗上听课。安息日前夕,天寒地冻、冷风刺骨,为了听课,希勒尔在天窗上整整躺了一夜,待到人们发现他时,他已经被冻得半死了。从此以后,每当有人以“没时间”、“贫穷”为借口不去读书、学习时,人们就会质问他“难道你比希勒尔还穷吗?比他还没有时间吗?”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要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越任何一个国家,位居世界第一。

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曾撰文说,让孩子读书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方式,它是家长送给孩子终生受用的礼物。让孩子读书既能养成孩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培养他的健康人格,又能为孩子提供一种快乐的生活方式。

莫妮可在女儿丽莎刚出生不久,就开始读书给她听。刚开始时,这个小家伙总是喜欢玩弄书皮,揉搓书页。但莫妮可毫不在意,她甚至还让丽莎抱着书睡觉。丽莎长到1岁时,便对图书着迷了。她特别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静静地听妈妈给她讲《雪人的故事》、《快乐的小熊》……丽莎开始学走路以后,她常常喜欢手里歪拿着一本书,佯装着给家里的小狗巴比讲故事。教育学家指出:像丽莎这样样的孩子,她的阅读和学习能力,可能要比其他孩子提前两年半形成。

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随时都能接触到书籍,那么他的阅读兴趣就很容易被激发。在孩子身边摆放不同种类的报纸、杂志、书籍、辞典……是帮助孩子爱上读书的一种有效方法。所以,请诸位家长不要将书束之高阁,而应该将它放在孩子们伸手可及的地方,譬如餐桌、床头、沙发等等。久之,阅读就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是每一个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人父母的我们,理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读书”的环境,一个“爱读书”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将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外国学者高柴尔斯基以700名科学、文学、艺术、商业领域成功人士为对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些人都具有大致相同的家庭背景:他们大多出生于中等家庭;多为长子或独生子女;父亲多为学者、科技人员或文化界人士;家中有着丰富的藏书,父亲或母亲大多具有文学艺术方面的兴趣。

莎士比亚曾说过:优秀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如同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如同鸟儿没有了翅膀。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基石。帮助孩子亲近书籍,在书的世界里畅游,这些带有灵性的字眼就能为孩子插上翅膀,带着他们去认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