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15427300000019

第19章 编辑文化学与编辑出版(12)

严格意义上讲,高校学报与区域文化和地方经济接轨,仅仅是开始。从长远看,潜力很大,无论从繁荣区域文化经济,或从办报本身讲,两方面都是有益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编辑在这方面多做文章。首先,要转变已形成的观念,观念更新至关重要。学报编辑要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这里的“效益”观念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就是高校学报通过对区域文化的高、精、深研究所转化和形成的对地方经济腾飞所提供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理论上的论证和实践过程中的可行性咨询服务。二是经济效益。目前,高校学报大都处于经济上的困顿状态,我们必须设法改变这种状况,走出经济上的困境。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与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相结合。当然,这也不是高校学报走出困境的权宜之计,而应把它看做是今后高校学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在区域文化研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整个环节上作些宏观的系统的研究,只要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发展地方经济出谋献策,高校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就定能得到地方经济的支持,并在这个领域携手合作。这二者的关系是统一的、辩证的。

其次,学报编辑面对市场经济必须强化质量观念。质量是刊物的生命,包括编校,印刷,装帧等。道理很简单,研究区域文化与地方经济并能新意迭出,为地方政府和社会所接受,并非一蹴而就。从办刊角度讲,也不能因此而降低文稿水平,编发没有实用价值的空谈之类稿件,应切忌在区域文化研究与地方经济研究的栏目中出现。这就要求编辑严把质量关。要把研究区域文化与地方经济的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文稿推出来,又要坚持稿件质量,维护学报的地位和声誉,以质量好、品位高来取胜。

总之,要在新形势下办好学报,除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外,编辑思路绝不能封闭,要有创新意识,要有注意吸收新观念的热情,要有敏感的富于创造的思维,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为区域经济文化建设服务的同时,提高学报质量。在这一基础上,将高校学报与地方经济建设这一块“亟待开垦和耕耘”的土地推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并以此来体现高校学报在地方文化研究和经济建设过程中的存在价值和作用。

21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与国际接轨

21世纪,是全新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其表现形式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既独放异彩,又呈多元融会的趋势。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必然带来全球性多元文化新的大发展。就这一大趋势和大背景看,中国的图书、期刊出版业在与世界出版文化接轨的过程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是一支不能忽视的重要的方面军。从地域分布和研究的内容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所处的各自的地域优势基本覆盖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积淀的渊薮,研究的内容涉及了中国有代表性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的诸多方面,反映了中国区域历史和地域文化的特点。从新世纪世界范围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总趋势看,无论从内容、装帧、印刷诸方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也必须逐渐与国际接轨。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飞速发展的网络传播信息技术对于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对于中国的出版业来说,跨入新世纪之后的直接挑战,就是面对即将恢复加入的世贸组织。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催人奋进的时代背景看,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面对的生产形态,是世界范围内革命性变化所带来的书刊印刷业的革命性变化,它赋予了传统文化传播方式与传统的编辑方式以全新的活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在编辑出版方面,实质上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编辑出版业的一次空前的革命。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它为编辑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供使用的高科技成果,诸如编辑背景的网络化、编辑手段的电脑化、编辑模式的屏幕化、编辑流程的高效化、编辑管理的自动化和编辑知识的共享化。二是从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看,也要走出国门,将我们的文化融进全球性的文化圈子。但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同样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这里主要指来自国外图书出版机构对国内出版业的冲击,如果没有积极的参与意识,不把自己融入到整个国际出版文化的大潮中去碰撞和发展,要与国际接轨,是无从谈起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新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同样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世界范围的竞争和挑战,不能等闲视之。

经济的发展,是文化繁荣的标志。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必然带来文化方面的多元交融。同理,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的实施,必将使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的整理、交流和发展,同时也将使得各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得到展示。为我国编辑出版行业的一个主要方面军——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走向世界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多元,长江、黄河等大河水系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字、书籍、印刷术、书院、故宫、长城、石窟、建筑、园林、古文化遗址等,地上地下,再现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一方山水养育一方盛景;一方山水也滋润一方文化。中国的古文化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如明珠般星罗棋布。而中国的高等院校的布局,从地域的角度看,正好与这些古文化景点和遗址相处。从区域文化研究的角度讲,每一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就是这一地域文化的研究中心和承载者,而地域性的文化,又独具魅力,备受青睐。也就是通常说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改革开放的20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也在极大地关注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新的世纪里,这种发展趋势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无论从经贸,还是从文化交流诸方面看,越是这样,汉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和影响也就越大,并将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语言。因此,无论从国际文化的需要,还是从中国文化走进世界的历史必然看,都需要承载着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报走向世界。江泽民主席在国庆50周年庆典时指出:“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走过了五千年的历程。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卓越创造,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的千年中,中华民族必将以自己的灿烂成就,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就是要把祖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通过人文社会科学学报这个通道传递到世界各地。

进入90年代,尤其是世纪之交,中国期刊阵容最大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其印刷与装帧同样发生了历史性变迁。主要表现在:一是不少学报已按照国家要求改为国际标准型大16开本;二是封面用纸讲究,装帧风格新颖,有的还要覆膜;三是内页印刷用纸档次提高,或为60开双胶,或为专用双胶。这些现象说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已经起步,正在向国际化的方向迈进。

刊物的包装,除受制于经济因素之外,实质也是一种文化层次的反映,不能轻视。经常接触国外期刊的有识之士,早已发现了这个问题。如龙应台在《文汇读书周报》1998年11月7日《趟过不同文化的河流》一文里,对我国的期刊作过比较,认为无论从内容到纸张、装帧较过去已经好多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距离的。同年11月18日《中国文化报》也刊有《中国内地期刊在美国市场亟待打开》一文,也谈到期刊印装的问题。相比之下,我们的期刊纸质粗糙,印刷亟待改进。这是进入国际市场的硬件。

可见,高校学报要走向国际,除内容之外,印刷包装一定要上档次,即印装精美,颇具收藏价值才行。作为从事多年学报编辑工作的办刊人,在中国印刷出版业即将进入“WTO”的时候,我们企盼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文稿质量、编辑质量、印刷质量能与大时代的脉搏相衔接,从内容到形式,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不仅使期刊能在世界期刊文化之林中占一席之地,而且将其承载的中国历史文化融于世界文化的大舞台之中。

论高校学报校对工作

1995年,上海等地曾举行前所未有的报刊编辑质量群众性自查活动,对错字、别字、多字、漏字、颠倒字或明显用字用词不当者,赏以重金举查。可见校对工作的疏漏与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这必将对校对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影响。我国的出版业现状,由于层次、性质及隶属关系等不同,就校对工作看,图书和期刊的校对不尽相同。出版社的校对工作,大体是由专职人员负责进行的,而期刊的校对,基本是由编辑部兼顾的,特别是高等学校的学报,近乎全是由编辑负责完成的,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编辑出版,呈现的更是一种编校合一的体制。本文仅就高校学报的校对工作谈些看法。

一、编校一体化的利弊

校对,是一门专门学问,是学无止境的。我国历代的读书人,历来重视书籍的版本,校雠学就成了一门专门学问。在古代,校书的人都是很有学问的人,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比撰书的人宽泛得多。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的古书,抄写或刊刻印刷,都是作者或编辑亲自校对。近代印刷业的蓬勃发展,书报刊的大量增多,才使得校对工作从编辑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职业。编辑和校对是有区别的。对于高校学报的编辑来讲,其现状仍是沿袭传统的编校形式,一般都因规模小、编制少而形成编校一体化的格局。即是一些规模较大的高校学报也是编校合一的。这种编校一体化的格局,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弊可通过穿插交替或变弊为利。尤其是计算机技术逐渐运用于编辑部的工作程序后,这种编校一体化的走向更为清晰。

一方面,责任编辑在处理稿件过程中,不但熟悉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而且对字、词、句的增删润色了如指掌。同时,校对过程还能不断发现和修改编稿时疏漏的地方,包括技术处理。一个称职的编辑,应当掌握校对业务,把住校对关。这对高校学报的编辑人员来说,已是轻车熟路。另一方面,编校合一也有其缺陷。这主要是指编校过程均由一人来完成时偶尔也会出现失误。如前所述,校对自己编过的文稿因熟悉而容易发现问题,是其有利的一面。而正是由于熟悉,又往往容易出现疏忽,受早已形成的对该文稿编辑过程中思路的影响。虽然,也不能因此而放弃或否定这种做法。编校一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要在校对过程中穿插处理好“编”与“校”的交替关系,的确是提高刊物质量的有效途径。如果能在校对清样的基础上由两人交替进行,既由责任编辑校对后,再由另一人交替校对。这样穿插交替进行,可扬其长,避其短。实践证明,我们觉得这种校对效果最佳。

二、校对者知识结构与刊物质量

从目前全国报刊校对的整体情况看,校对工作亟须加强,国家或地方的有关业务部门已采取多种措施。无论专业校对,还是编校一体,都必须在提高校对者业务能力上下工夫。校对者既要具备相当的知识结构,也必须受过汉语言文字的专门训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语法修养、广博的学识和一定的专业基础,敬业精神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方面就涵盖了校对人员的职业素质。这些职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就是对文字和标点符号的反应能力的显现和对文字标点符号差别感受性的灵敏程度。即辨别力强,思维协调凝聚在关键处,以显示视角的高度敏锐性。这种反应力和灵敏程度的强弱及其表现状态,又依托在校对者的思想情绪、精神状态和专一程度上。校对质量的提高和速度的快慢,既与校对者的知识结构和思辨能力密切相连,又与自身反映能力的快慢相关。同时,校对者应熟悉印刷过程、排版业务和版面设计的相关要求,尤其是审美与学术版式的最佳体现形式。不能像有些人说的:校对只意味着只赶走几只苍蝇和蚊子(错字、别字),招来几只蜜蜂蝴蝶(正字、正句)。在别人看来,认为校对似乎是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而事实上并非是这样。校对实质上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既要校稿改错,也要发现并校正原稿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引文错漏,抄写笔误,错别字、标点符号及编排不合规范等内容。编辑不能保证无点滴疏漏。从这个意义上讲,校对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刊物质量的提高,校对承担着重要责任,是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清代人刻书,很重视校对环节,出了很多校书的名家,经他们校对刊印的书,名望很高,对后世影响很大。段玉裁曾说过;“校书定是非最难。是非有二:日底本之是非,日立说之是非。必先定底本之是非,而后可断其立说之是非……不先正底本,则多诬古人;不断其立说,则多误今人。”段氏之说,其涵盖的内容远远超过现在校对意义上校对者所承担的责任,但从“定是非”这个层面上看校对,道理仍是一样的。现在要紧的是,校对工作的精细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社会效果。自古及今,因校对过程疏漏而流传的笑话、造成的差错乃至难看的尴尬实属不少。现代文明与现代高科技的结合与运用,实际上为校对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编校一体化的高校学报的编校者,必须适应这个时代趋势,严格把好校对关,从多个层面提高刊物编校质量。

三、校对者的敬业精神与刊物质量

校对是一种苦乐相融的职业。这种工作的性质和本身的文化效应决定,干校对工作必须有一种敬业精神。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过不了校对关。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校对的基本功,对于校对者来说,只是具备了校对的条件,是做好校对工作的基础。校对工作很苦,也很累,经常是夜来灯下。校对是硬着头皮一个字、一句话、一个标点符号认真审视,稍有马虎或者疏漏就出现问题。长此以往,如果没有对校对工作执着的爱,没有那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没有那种为文化事业的繁荣而独有的敬业精神,即使具有校对素养的人,也是不能达到一个高度和境界的,更不会取得理想的校对效果,这样就会影响刊物的质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