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嫁衣余香录——编辑文化学研究
15427300000025

第25章 编辑视野与编辑驿站(4)

袁伯诚先生离开固原后,学校任命杨子仪先生做《固原师专学报》主编。这一年,是1989年;这一年,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批准,《固原师专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这无论对学报,还是对学校都是喜事。因为当时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师专都没有这个条件,包括一些师范院校。作为办刊人,我们都为《固原师专学报》的公开发行而高兴。杨先生武汉大学毕业,音韵学是他的专业,在学术上很有见识。他给我们教过古代汉语,学生时期就多有来往,及到编辑部,与大家相处很融洽,他也是喜欢喝几杯小酒的人,同样是饮酒与人生,什么都谈,受益最多的还是读书。我的第一本书《董福祥传》的撰写过程中,除了鼓励外,他的一些思路对我的写作过程有直接影响。他的《音韵学教程》一书的编辑工作,包括封面设计基本都是由我来做的,先生也认可。他撰写的《固原方言志》,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怀念他的话题。

杨先生是湖南湘西人,但走出大学校门后就到了西北,对西北的传统地方戏秦腔有一定研究。在平凉印刷厂校对刊物时,只要碰上有秦腔演出,一定是要抽时间去观赏的。返回的路上,总是兴致极浓地点评剧中角色和角色的演艺。深夜的大街上,空旷而行人稀疏,他常常是边说边挤,从路的这边挤到路的中间,我再把他挤回到路边。回到住处,谈话的兴致依旧很浓。

1991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他离开固原调回湖南老家,去怀化师专(现怀化学院)任教。临走时心情也很复杂。1998年,学校建校20周年校庆时请他回来。那次他显得非常精神,来去都是我接送站,那时宝中铁路已通车,情景如在目前。10年之后的2007年夏,先生因病离开了湘西故土。

公开发行后的《固原师专学报》,先生花费了不少心血,为刊物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但关注刊物的学术质量,文字工作也把得很细,好多清样稿他都是要过目的。如何取舍稿件,尤其是对一些稿件的文字处理的方式等,我是深受教益的。当然,没有多年的学术积淀,轻易是达不到他那个程度的。

二、终老山城固原

终老山城者有两位先生:一位是李宗堂,一位是国玉经。

(一)李宗堂先生仙逝已数年矣!这位四川籍的老人没有回归故里,六盘山下的黄土成了他永远的栖息地。国先生是山东长青人,已到古稀之年,固原真正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李先生是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兰州大学后分配到宁夏固原的。调入固原师专数年后,即从事学报编辑工作,是学报的元老之一,做副主编,负责理科版的编辑出版,对编辑工作非常敬业,精益求精,为《固原师专学报》尤其是理科版的创刊与发展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

(二)国玉经先生是我的老师。先生经历丰富,在朝鲜战场扛过枪,之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宁夏西吉县。上世纪70年代调入固原师专,教现代汉语。1991年春天杨子仪先生调离后不久,学校任命他做学报主编,在顺序上他是第四任。先生主持学报工作期间,我们相处得很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共谋学报事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先生倾心尽力,为学报的发展尽职尽责,为《固原师专学报》进入全国“百强”奠定了基础。先生离休后,依旧关心着学报的发展。这于后来者,永远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

三、后浪推前浪,新人换旧人

老师们一茬一茬离去了,学报的重任就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1995年初夏,国玉经先生离休后,学校任命我为学报常务副主编,主持刊物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以后,正是中国期刊编排规范化、管理规范化逐步推进的时期,各级出版管理部门有组织地对刊物进行不同层面的评估。《固原师专学报》编辑部队伍建设向来都很精干,没有人浮于事的经历。这期间,方建春(现任主编)、陈刚(博士毕业后调陕西师范大学)和我做文科,田俊忠(理科副主编)、吴茂江做理科,大家都很敬业,对学报质量的提升、学报在外的影响等都很在意,大家都把学报工作当作事业来对待,不讲任何个人得失,这是编辑部的传统。在办刊的同时,对编辑学的研究也很留心。编辑学对如何办刊,在理论上是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再加上几茬人近20年的学术耕耘,1999年全国高校学报评估,《固原师专学报》获得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我们都很欣慰,也非常感念历任主编。

2000年,是学报创刊20周年纪念,我们举办了一次纪念性的学术活动——《固原师专学报》创刊20周年纪念暨宁夏高校学报研究会年会。这一动议得到学校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的会长们题词祝贺,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张积玉先生到会,我们还邀请了周边的兄弟院校诸如延安大学、渭南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学院等兄弟院校学报同仁参与,交流办刊经验;宁夏高校学报界的数十位同仁与我们欢聚一堂,祝贺与纪念的意义都在其中了。在《固原师专学报》发展史上,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学术活动,也是一次盛会。

20年,对于一份刊物来说,正如风华少年,朝气蓬勃;20年,对于人生来说,已是岁月蹉跎,世事沧桑。期间,我写了一首打油诗:“春华秋实二十载,翰墨乐章香域外。金秋远客高平聚,唯有创业人未归。华袁杨柳落叶根,国李仍聚原州城。往事逝者歌悠悠,沧海桑田堪回首。”我追念的仍是学报的几位前辈和创业者,他们都远在天南海北。打油诗里的“人未归”,就是指固原师专学报前几任主编华世欣、袁伯诚、杨子仪。现在看来,当年的“人未归”,已成了永远。

人事谢代,是无法挽回的。欣喜的是,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我的母校也与时代同步,迎来了繁荣昌盛的年华。由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到宁夏师范学院,是一个年代的结束,更是一个时代的开始。我们曾经奋斗过的学报事业,更是兴旺发达,后劲勃发。《宁夏师范学院学报》作为学院的窗口,必将以崭新而厚重的名字,承载着更加丰硕累累的学术成果走向全国,走进世界学术之林,为宁夏师范学院赢得更加辉煌的学术影响。作为刊物曾经的老编辑,我感到非常欣慰。2002年,我离开固原师专,离开了相伴过21年的《固原师专学报》,但我知道我的根在这里,我步入社会的土壤在这里,经历过的难忘岁月永远在这里。我深情地祝福母校兴旺发达,祝愿《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再上一个台阶,熠熠生辉,嘉惠学林。

2007年12月18日于固原

好书:体现着多重价值——从“读一本好书”有奖征文看编辑选题

近两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联合举办“读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活动,目的在于提倡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时尚。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提倡“读一本好书”的做法,有利于营造浓郁的社会读书氛围。无论作为编辑,还是作为读者来看这种活动,更有多重意义。

一、应关注一本好书的多重价值

一本传世的好书,应有多重价值。翻检传承下来的典籍,它的社会价值、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学术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知识积累价值皆在其中,具体到每一本(套)书的内容,有专题侧重罢了。古代的文化典籍能传承到今天,是大浪淘沙之后的精品。古代思想家和学者,他们的着述,没有今天意义上的功利色彩,只是他们自己学术思想的汇集;古代研究者对传统学术典籍的研究和整理,同样没有功利色彩,是从多个层面对已有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承。

近代以来,工业文明带给中国印刷事业的大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了空前的机遇;明代后期以来西方文化的传入,同样为中西文明的有机吸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文化得以持续发展和繁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文化繁荣更是如此。但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怎样进一步体现其自身的多元价值,时至今日,从事编辑策划或一线的编辑工作者,都是应该深思的问题。在充分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多关注图书自身的多重价值,为读者,为社会,为未来的文化积淀做出贡献。

二、从读者的视角看编辑

我从事了20余年的期刊编辑工作。但真正从读者的视角看编辑,看编辑的选题,似乎是第一次。

今年1月24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刊登“读一本好书”有奖征文活动的信息后,我积极参与了。选取的对象是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瀚海驼铃——丝绸之路的人物往来与文化交流》,我认为这一本很厚重的历史文化方面的好书,我买它的时候就看重了这本书所具有的多重价值。现在要写它作为一本好书说明好在哪里的时候,就要从读者的视角认真去读,去理解,去感悟,最后形成一篇文章——《感受丝路文化魅力》,寄征文办公室。经过媒体筛选和专家评审,进入100篇优秀文章之列(征文2300多篇)。写丝绸之路的文化魅力,实际上是从读者的视野写这本书的魅力。要从读者的视野看选题,看语言表述。读者之所以喜欢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从书的内容看,充满着吸引力。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是历史上中西文化和商贸大通道,历史悠久,内容非常丰富,影响着世界文化的吸纳和融合。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经历,不是一本《瀚海驼铃——丝绸之路的人物往来与文化交流》小书就能承载得了的。但编辑者独具慧眼,以历史故事的形式,截取2000年多间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影响后世的历史人物、着名战将、民族迁徙、中外着名僧侣、宗教文化往来等,以此来承载中西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背景。人是文化的载体,帝王、中外使节、僧人商客……承载着鲜活的历史经历。虽然书中的内容只是选取最能代表丝绸之路文化的精华,相对于整个丝路文化仅是沧海一粟,但却是整个丝路文化的折射。

第二,从表述形式看,读者喜欢读。用写故事的形式表述历史和文化,是近年来学者们所追求的,将相对深奥的学术问题用通俗的话语表述出来,将遥远的历史经历用近距离的形象化的语言转换表达出来,是读者所渴望的。这本书做到了。

第三,轻松愉快地读书,是读者的心理需求。无论哪一种表述方式,能用散文化的笔法表述,读者就喜欢读,读的过程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不觉得干涩和乏味。如果能恰到好处地穿插一些情节或细节,就会更好。这本书也做到了。

第四,编辑要关注地域历史和文化,这是未来学术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领域,从多个层面上都需要提供这方面的书籍。《瀚海驼铃——丝绸之路的人物往来与文化交流》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论南方的读者,还是北方的读者,他们都需要了解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和文化。从大众读者层面看,大多是休闲式读者。这种看似通俗性、普及性的读物,实际上对作者和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历史与文化类的书籍,大多局限在学术的圈子里,要把学术性强的图书在表述上转换过来,也有一个过程。真正写得内容通俗、文字优美、读者喜欢读的书,也是要花大气力的。

以上四个方面的读书体会,是从读者的视野来感觉的。我撰写的《感受丝路文化魅力》的小文之所以能评为优秀文章,我觉得主要还是从读者的视野真切地感受了《瀚海驼铃——丝绸之路的人物往来与文化交流》这本书的选题内容和表述形式。学术价值、文化价值、知识积累等多重价值都得到了长足的体现和展示。正是从这些意义上,选题尤其要紧,包括作者的选择。

三、原创还是根本

《瀚海驼铃——丝绸之路的人物往来与文化交流》一书的内容,虽然在不同的典籍里以不同的形式得以反映,但用这种讲故事的形式,以优美的散文笔法表述丝路文化的历史和经历,应该说是一种创新,是新瓶装旧酒。从选题的意义上体现了它的创新价值,读者还是希望出版物承载文化积累这样的书。当然,即时有效的信息类的选题,读者也是欢迎的。但不管怎么样,原创是根本。

原创,是编辑必备的素质,是编辑应具有的学术视野。这种素质和视野,与编辑的原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选题的多元价值,决定着选题的原创性,更决定着选题的多元价值对读者的影响,甚者要影响几代人、几十代人,传承下来的优秀的文化典籍数千年不衰,就是这个道理。

原创与出版创新,是一个多环节的系列化工程。从编辑层面讲,自主创新,关注选题的原创,则是这系列化环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至于编辑对选题的组织加工、使其更为完善,体现的是编辑必须具备的能动作用和自主创新。作品的完善、产品的销售、读者的阅读等,是一个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是需要大气度、大手笔的;浅尝辄止,缺乏文化自觉的精神,就不能很好地体现选题的阅读价值,更不能推出极具思想力、影响力、文化与传播力、积淀与传承力的民族文化精品。

从近年选题策划走向看,新闻性选题的图书组织撰写快,内容丰富,宣传效应突出,是读者关注和喜欢阅读的另一种形式的原创性选题。这种选题,与突如其来的各类自然灾害有关。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全国近140家出版社上报近220种“抗震救灾”相关图书的CIP数据。这是记录历史的书,这是讴歌英雄、见证真情的书。这不但是原创性的,而且是读者亟待要读的。不能带有“功利性”,而被“不好不坏,又多又快”的选题所困扰。

未来数字出版已不是遥远的事。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传播手段的日趋丰富多样,将为中国的出版产业的发展撑起强劲的帆船。这种新趋势,将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听书。我以为,由于阅读方式的改变,在文本上同样要求选题的原创性,同样要求编辑的自主创新能力。一部或一套有分量、有影响力、能传承后人的好书,还是需要编辑花时间的大气力来“磨”的。

法国代尔集团的编辑理念与文化传播

2009年6月8日至6月28日,我参加了新闻出版总署派法国拉加代尔集团培训学习班,先后有30余位法国出版界出版专家和代尔集团一线的实际工作者授课,包括世界出版协会主席唐那德先生也来授课,内容非常丰富,极具前瞻性。对于我来说,真是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一定程度上转变了观念,包括法国出版人的敬业精神。他们的管理模式和集团结构,他们集团不同报刊公司的定位、编辑部的基本做法,对我所从事的编辑出版工作在多个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和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