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孩子这样教才对
15432000000022

第22章 21 孩子需要表现的机会——不要反对孩子“逞能”

喜欢“逞能”是孩子的天性,然而遗憾的是,很多80后父母都不给孩子这个机会。其实,家长如果经常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就会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而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孩子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开始主动表现自己,他们想自己拿勺子吃饭,想自己走路,想自己穿衣服……但父母会因为怕孩子出现差错而拒绝孩子的行为。孩子从小就喜欢争强好胜,想积极地表现自己比别的小朋友优秀,并以此得到父母的夸奖与赞同,但往往事与愿违,很多父母会将孩子的这种行为看成“逞能”,为了防止孩子出丑,无情地阻止孩子的表现,这样做其实就是在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小林是个很爱表现自己的男孩,可爸爸妈妈总不给他表现的机会,认为他只是个小孩子。

有一次,妈妈在洗手间洗衣服,小林急忙跑过来,说:“妈妈,让我帮你洗衣服吧?”妈妈说:“去一边玩吧,你还小,会把自己的衣服弄湿的。”小林不依,非要洗衣服,他先用一只小手去抓水盆里的衣服,然后再用另一只小手去拿洗衣粉。妈妈看到这情景,赶快把他拉开了,并批评他说:“我的小祖宗啊,你别在这里逞能了,以后你会洗衣服的时候还不知道愿不愿给妈妈洗呢!”小林不满被妈妈拉开,抹着眼泪去看电视了。

还有一次,小林和爸爸妈妈回乡下看望爷爷奶奶。小林看见爷爷拿着扫把在院子里扫地,就去夺他的扫把,也要扫地。爷爷拗不过孙子,就把扫把给他了。小林双手抱着沉甸甸的扫把,在地上东一下西一下“呼啦,呼啦……”地扫起来了,弄得满院子尘土飞扬。爸爸看见了,批评他说:“你给我过来!把扫把给爷爷,小家伙怎么这么淘气!”小林听到爸爸严厉的批评,看到爸爸严厉的表情后,胆怯地把扫把交给了爷爷。

前天放学后,小林一进家门就冲妈妈大声喊:“妈妈!妈妈!我会蒸馒头了,老师今天给我们讲了馒头的做法。”妈妈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故作惊奇地说:“是吗?我们小林就是棒!”小林一听妈妈夸奖他,心里更是美滋滋的。他跑到厨房,翻箱倒柜地找出上次姥姥从乡下带来的面粉,像模像样地和起面来。过了一会,妈妈过来做饭的时候,眼前的一幕令她惊呆了:天啊!小林的脸上、手上、衣服上沾满了白花花的面粉,连地板上都是星星点点的面粉。柜子里的东西也被他扔得乱七八槽的。妈妈生气极了,对他大吼:“小林,你在做什么?你怎么这么淘气?出去!出去!看你把厨房搞成了啥样?”小林得意地看着妈妈,说:“妈妈,我给你和爸爸蒸馒头呢。”“蒸馒头,你逞什么能啊?连妈妈都弄不好,更不要说你了。”小林被妈妈拉出了厨房,撅着小嘴到客厅里堆积木去了。

时间久了,小林在家什么也不敢做了。

其实,在现实中,很多孩子都会像小林一样,热衷于表现自己,而被家长视为“逞能”给阻止了。家长这样做当然也有他们的“理由”——孩子还小,他们会把东西弄得乱七八糟的,还会引起一大堆麻烦。因此,他们从不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对此,教育专家忠告广大父母们,不要阻止孩子“逞能”,即便孩子失败了也没有关系,孩子会从中收获比那个成功的结果更弥补珍贵的东西,比如独立思考、对新事物的认识、做事的勇气等等。

孩子都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管看到了什么新鲜事物,还是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让家长知道,以获得家长的评析、赞赏,求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是儿童的一种心理特征,心理学称之为表现欲。比如,很多孩子在家有“人来疯”的现象。即家里来了客人,他的表现欲特别强烈,甚至不能控制自己,表现得过了火,做出令父母难堪的事。对此,家长不要处罚孩子,而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其实,孩子的这种“人来疯”现象,并不完全是坏事。这表明他是外向型,不惧怕陌生人,越是有生人时越想表现自己、越想给人惊喜。如果引导得当,会使他在其他大场合也不怯场。

孩子的表现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态度。当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一种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推动孩子信心百倍地去学习新东西,探索新问题,获得新的提高。

孩子的表现欲往往受好奇心的驱使,具有求奇、求变的创新倾向。家长对孩子的这种积极的态度,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哪怕只是点头一笑,都会使孩子感到满足、得到鼓励和肯定,从而增强孩子的表现能力和欲望,为其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发展创造能力奠定情感基础。有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的表现欲与他的性格特点有很大关系。性格外向的孩子表现欲更强烈;性格内向的孩子表现欲往往不易表现出来。家长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对孩子的表现欲作出正确引导。对性格外向的孩子,在保护和发扬他的表现欲的同时,也不可任其表现欲无限度膨胀,以避免他热衷于自我表现,滋生虚荣心理;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应该激发他的表现欲望,鼓励他大胆展示自己,让他在实践中品尝到自我表现的乐趣。

因此,当我们看到孩子在做一些尝试、做一些“逞能”的事的时候,不妨鼓励一下孩子。如果孩子做得还算是差强人意,就好好地赞美一番吧。如果孩子做得不好,那就请对他指点一下,告诉他应该怎么做。如果孩子没有表现欲,什么时候都是一样,这说明他是内向型,家长应想方设法激发他的表现欲,以使他求知、求奇、长本事,将来能在社会中立足、发展。

总之,为了使孩子健康、全面发展,家长应该注意保护和引导孩子的表现欲,千万不能反对孩子“逞能”,应让孩子在不断的自我表现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