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大学生饮食营养与健康
15432400000023

第23章 植物性食物的卫生

一、谷类的卫生

霉菌及霉菌毒素会对粮食产生污染,常见的霉菌有曲霉、青霉等,这些霉菌能产生叫作霉菌毒素的有毒物质,其中毒性最强的为黄曲霉毒素(BI毒素最强)及黄绿青霉素。

为了防止粮食被霉菌及霉菌毒素污染,粮食在贮藏过程中应将其水分降低至14%以下,成品粮(米、面、面条)降至13%以下。粮食周围环境温度应降至10以下,相对湿度应不超过70%。

残留农药对粮食也有污染。谷物在种植时的种子及土壤消毒、生长期田间管理的防治病虫害和除草等使用农药,都会有一定的农药残留。应采用安全的生物防治方法及高效低毒农药,粮谷包装用具不得被农药污染。

粮食的收获常混进一些有毒植物种子,常见的有麦仙翁籽、槐籽(规定不超过0.04%)等,因此要加强田间除草,谷类加工时应认真筛选。

害虫和老鼠是粮食贮藏工作中的大敌,粮谷贮藏害虫常见的有谷象、米象和螨类。粮食贮藏的关键是严格控制水分和温度,加强粮库的卫生管理,要求库房不漏、不潮、能通风、防鼠、低温、低湿保存。

二、豆与豆制品的卫生

大豆等豆类在夏天易遭虫害,因此要加强对仓库的管理和检查;贮存的时间一般不要过第二年的夏天,要做到当年收购、当年加工和食用。

非发酵性豆制品,如豆腐、豆芽及炸卤、熏制、干制的豆制品,可能在加工、销售过程中受到化学毒物及细菌的污染。发酵性豆制品,如豆瓣酱、腐乳等,除存在与非发酵豆制品相同之处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霉菌污染问题。为避免微生物和有毒物质对豆制品的污染,发酵豆制品要选择优良菌种,防止杂菌污染和菌种变异而产生毒素。

三、蔬菜、水果的卫生

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可对蔬菜和水果产生污染。当前我国蔬菜栽培主要是利用人的粪便作为肥料,所以蔬菜被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污染的情况是很严重的。例如蔬菜、番茄在痢疾传播中占了很大比重,无论是新鲜蔬菜还是咸菜中都可以检出蛔虫卵,即使浓的盐液也不能杀死蛔虫卵。水生植物如红菱(菱角)和马蹄中可能有姜片虫,生吃可能引起姜片虫病流行。在运输过程中蔬菜和水果混运,水果易被肠道致病菌污染,表皮破损的水果更容易被污染。

为了防止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对人体造成危害,食用蔬菜、水果要做到:生吃水果、蔬菜要彻底洗净、消毒,不生吃水生植物。

消毒可采取以沸水充分浸泡几秒钟的方法,既能杀死虫卵,又能保持维生素。有些也可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液浸泡,但是其缺点是有效成分非常不稳定,消毒效果不易掌握,浸泡后还要用冷开水漂洗。另外,还可以用5%乳酸或氯胺T溶液浸泡5min。

制作水果拼盘、冷盘等直接入口食品,要防止苍蝇、蟑螂等害虫接触,避免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的污染。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有毒物质对蔬菜也会产生污染。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灌溉菜地,不仅可以解决水源和增加肥源问题,而且可以使污水在土壤中进行自然净化,减少河道污染。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中常含有大量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卵等,会污染蔬菜。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又有可能含有各种毒物,不利于蔬菜生长,而且会对食用者的健康产生一定危害。为此,在使用污水灌溉菜地前,应先经贮存、微生物发酵、沉淀以去除有害物质再行灌溉。对生食蔬菜、瓜果要采用高架栽培和地下灌水技术,以避免与污水直接接触;在蔬菜收获前3~4周应停止用污水灌溉。食用前要彻底清洗蔬菜、水果,生食的蔬、果要经过消毒。

农药残留对蔬菜、水果也造成污染。为了使农药残留量对蔬菜、水果的污染降至最低,要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注意采摘与施药之间隔有足够长的时间。食用前要清洗浸泡蔬菜、水果,能削皮的一定要削去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