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15438100000024

第24章 二、古典小说中的蛇

我们对古典小说中的蛇已经不陌生了,因为在前面引用的《搜神记》、《拾遗记》中蛇的传说,就应该属于小说。这类小说起先是群众创作的民间故事,后来经文人加工,情节渐趋细致、生动。

小说中的蛇有蛇神、蛇妖、人与蛇的后裔,怪蛇、孽蛇等等。蛇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配角,也有时只是露一面。有的小说中以蛇喻人,有的以蛇为绰号,还有的蛇化为物品。蛇生肖与其他生肖,也是小说中常常出现的。

(一)《三国演义》中的蛇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就出现了一条不祥的蛇:

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

这件事本来在《后汉书?五行志》中记载很简略,经《三国演义》的作者渲染,变得有枝有叶,迷信色彩更浓,带给读者一种神秘的不祥之感。

(二)《水浒传》中的蛇与蛇绰号

《水浒传》第一回也出现了一条怪蛇:

洪太尉奉诏到龙虎山请张天师祈禳瘟疫,在山中先遇到一只猛虎,又遇到一条大蛇,大蛇出现之前,先有一阵风。

吹得毒气直冲将来。太尉定睛看时,山边竹藤里簌簌地响,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也似蛇来。太尉见了,又吃一惊,撇了手炉,叫一声:“我今番死也!”望后便倒在盘砣石边。微闪开眼来看那蛇时,但见:

昂首惊飙起,掣目电光生。动荡则折峡倒冈,呼吸则吹云吐雾。鳞甲乱分千片玉,尾梢斜卷一堆银。

那条大蛇径抢到盘砣石边,朝着洪太尉盘做一堆,两只眼迸出金光,张开巨口,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惊得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那蛇看了洪太尉一回,望山下一溜,却早不见了。太尉方才爬得起来,说道:“惭愧!惊杀下官”。

等洪太尉见到了“真人”,才知道“这是祖师试探太尉之心。本山虽有蛇虎,并不伤人。”

水浒一百零八将中,有两位以蛇为绰号:白花蛇杨春、两头蛇解珍。英雄的蛇绰号没有贬义,与《水浒后传》中的“巴山蛇”不同。

(三)《西游记》中的蛇

神话小说《西游记》里,有蛇精,有一般的毒蛇,有“千尺大蟒围城走,万丈长蛇占路程”的阴森场面,有名为蛇盘山的地方。

唐僧在收孙悟空之前,路过双叉岭,遇到两只猛虎,后边还有几条长蛇盘绕。幸亏猎户刘伯钦来到,毒虫奔走,妖兽飞逃,猛虎潜踪,长蛇隐迹。

师徒四众经过驼罗庄,听一位老者说,当地出了一个妖精,吃庄上的牛马、猪羊,见鸡鹅囫囵咽,遇男女夹活吞。是驼罗庄五百多户人家的祸害。孙悟空说能拿住这个妖精,众位老者都说:那妖大得很,上拄天,下拄地,来时风,去时雾。担心孙悟空斗它不过。正说着,妖精就挟着风云来了,那风倒树摧林翻江扰海,一时黑云漠漠,灯火无光。八戒吓得伏在地上,用嘴拱开土,埋在地下,沙僧蒙着头脸,眼也难睁。

等风过了,天上出现“两盏灯光”,原来是妖精的两只眼睛。

孙悟空跳到空中,和妖怪打在一处。那妖怪并不答话,只将一根长枪乱舞。两个一直斗到三更时分,不分胜败。八戒也跳上云头助战。那怪物又使一条枪抵住八戒的耙。两条枪,如同飞蛇掣电。八戒不由得说:“这妖精好枪法!不是‘山后枪’,也不是‘马家枪’,却叫做个‘软柄枪’。”原来妖怪的枪只见枪尖,不见枪柄。

直打到东方发白,那怪不敢恋战,回头就走,孙悟空和八戒一齐追上去,忽闻得污秽之气逼人,那怪撺过山去,现了本相,原来是一条红鳞大蟒:

眼射晓星,鼻喷朝雾。密密牙排钢剑,弯弯爪曲金钩。头戴一条肉角,好便似千千块玛瑙攒成;身披一派红鳞,却就如万万片胭脂砌就。盘地只疑为锦被,飞空错认作虹霓。歇卧处有腥气冲天,行动时有赤云罩体。大不大,两边人不见东西;长不长,一座山跨占南北。

孙悟空说:“那软柄枪乃是两条信?。我们赶他软了,从后打出去”。那怪物一头钻到窟里,露了七八尺长的尾巴在外边,八戒去扯,但扯不动。就撒手让怪物钻进去了。悟空料想这个窟还有“后门”,就叫八戒到山那边去拦堵,自己守住“前门”。八戒到山后,悟空在山前用金箍棒往窟中一捣,怪物疼得从后门撺出,把八戒一尾巴打倒。悟空赶过来同八戒追过涧去,怪物盘成一团,竖起头来,张开巨口,要吞八戒,八戒退走,悟空反迎上前,被怪物一口吞下。悟空在怪物肚子里,支起铁棒,那怪物躬起腰来,“就似一道路东虹”。悟空又在怪物肚里将铁棒撑着肚皮,那怪物肚皮贴地,翘起头来,就像一条船。八戒说:“虽是像船,只是没有桅逢,不好使风。”悟空说:“等我叫他使个风你看。”又在里面尽着力把铁棒从脊背上搠出去,约有五七丈长,就像一根桅杆。那蟒蛇精忍疼挣命,往前一撺,比使风的船还快。沿着旧路下了山,走了二十多里,才死在地上。

悟空和八戒为驼罗庄除了大害,大家十分感激,留他们师徒住了好几日,他们走时,有七八百人送行。

这个故事写得生动风趣。蛇精的形象既有出人意表的惊人之处,又具备蛇的许多特点。在《西游记》众多的妖怪中,这个蟒蛇精的特征较为鲜明,是一个成功的妖怪形象。

(四)《聊斋志异》中的蛇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也有不少蛇的故事。

1.螳螂捕蛇

这个故事讲一个姓张的人,在溪谷中听到崖上有声音,上去一看,见有一条巨蛇,碗口粗细,在丛树中摆扑挣扎,用尾巴击打柳树,柳枝都折断了,好像有什么在攻击巨蛇,但一时又看不到。慢慢地近前,才看见有一只螳螂在蛇的头顶上,用螳臂上的刀割蛇的头。蛇摆动着也甩不掉螳螂。过了好长时间,蛇竟然死了,鼻根上的皮肉都已经破裂。

2.蛇人

东郡有个以弄蛇为业的人,曾经驯养了两条蛇,都是青色的。大的叫大青,小的叫二青。二青额头上有红点儿,尤为灵驯,盘旋行动都如弄蛇人之意。弄蛇人格外喜欢它。一年后,大青死了,蛇人想再养一条补它的缺,但还没来得及养。一个夜晚,蛇人寄宿在山寺中,天亮时发现二青也不见了。蛇人怅恨得想去死。怎么寻找,也找不到二青。不过,从前每到草深林密的地方,蛇人就放二青到草木间去,一会儿二青还会回来。所以蛇人这次也希望二青自己回来。就坐等到太阳升得很高的时候。但二青没有回来,蛇人绝望了,怏怏地起身赶路。出门没走几步,听见草木错杂之处??作响,原来是二青来了。蛇人喜出望外,停下来休息,蛇也停下不走。看二青的后边还有一条小蛇跟着。蛇人说:“我以为你丢了,是你荐引的这个小伙伴的吗?”取食喂二青,也喂小蛇。小蛇虽然不跑,却蜷缩着不敢吃东西。二青就含食物喂它,好像主人在让客人吃饭。蛇人再喂小蛇,小蛇就吃了。蛇人喂完蛇,把小蛇和二青都装入竹笥中。后来训练这条小蛇,小蛇也很灵驯,和二青差不多,于是蛇人给它取名叫小青,到四方卖艺,获利无数。

大凡蛇人弄蛇,以二尺长为限,再大了就过重,蛇人就换一条小一点的。然而二青听话,所以蛇人没有马上舍弃它。又过了两三年,二青长到三尺多长,卧在竹笥里,竹笥就满了。于是蛇人决定放走它。一天,到了淄邑东山间,蛇人喂它好的食饵,祝祷后放它走。二青走了又返回来,蜿蜒在竹笥外。蛇人挥赶它说:“去吧,世上没有百年不散的筵席。从此以后,你隐身大山谷中,会成为神龙,怎么能久居在竹笥中呢?”蛇就走了。蛇人目送它远去。一会儿,蛇又回来了,赶也赶不走,并用头触碰竹笥。小青在里边也震动着。蛇人明白了:“是不是要和小青告别啊?”就打开竹笥,小青出来,和二青交首吐舌,像在说话。然后扭动着一起走了。蛇人以为小青会一去不返,但一会儿小青独自孤零零地回来了,进了竹笥卧在那里。蛇人随时随地物色代替二青的蛇,却总也没找到好的。小青也渐渐长大了,不能再耍弄,后来得到一条蛇,也很听话,但总不如小青好。

原先,二青在山里,砍柴的樵夫常见到它。又过了几年,二青已身长数尺,粗如碗口,渐渐出来追逐行人。所以行人们害怕,不敢到二青所在之处。有一天,蛇人经过这里,蛇突然像风一样冲出,蛇人很害怕,就逃跑,蛇追得更紧,回头看时已追上自己了,看蛇的头,有个红点,这才知道就是二青。放下挑子喊:“二青,二青!”蛇马上停下来,昂起头,好久,纵身绕着蛇人,像当年弄蛇时那样。蛇人感觉它一点也没有恶意,但它的身躯太重,蛇人承受不了它的盘绕,跌倒在地呼喊,蛇就放开了他,又用头碰竹笥。蛇人明白它的意思,打开竹笥放出小青,两蛇相见,交缠着如同饴糖粘在一起,好久才分开。蛇人便向小青祝贺说:“我早就想和你相别,今天你有同伴了。”又对二青说:“小青原是你引荐来的,现在可以再领它走了。再嘱咐你一句:深山里不缺饮食,不要惊扰行人,免遭天罚。”两蛇低着头,好像听进了这番话。然后,大的在前、小的在后,急急地走了,所经过之处,林木都为它们分开一条路。蛇人站在那里,一直到看不见它们才走。从此行人平安无事,不知二青和小青到哪里去了。

这个故事里的二青和小青并非神蛇,但通人性。作者在最后说:“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这些长处正是二青和小青的可爱之处。

3.斫蟒

胡田村里一对姓胡的兄弟进山砍柴,遇到了巨蟒。哥哥在前边,被蟒吞吃。弟弟开始想跑,但看到哥哥被蟒吞了,愤怒地举起砍柴斧,劈砍蛇头。蛇头受伤就不能再吞,哥哥的头部已被吞,幸好肩部卡在那里吞不下去。弟弟急得没办法,用两手拉住哥哥的脚和蟒相争夺,竟把哥哥曳出来了,蟒也负痛逃走。弟弟一看哥哥,鼻子耳朵都化了,已经奄奄一息。弟弟背着哥哥走,路上休息了十几次才到家。医养了半年,哥哥才痊愈。到后来还是满脸瘢痕,鼻耳只剩了孔。弟弟对哥哥的手足之情,是很感人的。有人说:“蟒没有害死哥哥,是被德义感动的结果。”

4.豢蛇

泗水山中,旧有一座寺院,四周没有村落,人迹罕至,有和尚住在其中。有人说寺院内多大蛇,所以游人更要避开这里。有一个少年进山捕鹰,到这里投宿,和尚吃惊地说:“你从哪里来?幸亏没有被我的儿辈看见。”就让他坐,为他做粥饭。饭没吃完,有一条巨蛇进来,有十余围粗,昂首对着客人,愤怒的目光像闪电一样。少年非常惧怕,和尚用手掌拍打巨蛇的额头,呵斥说:“去!”蛇就俯首进了东屋,它蜿蜒爬行了好一会儿,身体才全都进去,盘伏在东屋,整个屋子都被它占满了。少年很害怕,身子发抖。和尚说:“这是我平时豢养的,有我在,不妨事,所怕的是客人自己遇到它。”少年刚坐好,又有一条蛇进来,比前一条略小,约五六围粗。见有客,突然止住,闪烁着吐舌像前一条蛇一样。和尚又呵斥它,它也进了屋,屋子里没有卧的地方,就半绕在房梁上,墙上的土被摇落,发出声响。少年更害怕了,整夜没有睡觉。早晨起来要走,和尚送他出门,看见墙上和阶下有许多蛇,有粗大如盅盏的,有爬行的,有静卧的。看见生人,都有想吞吃的样子。少年惧怕,依着和尚的肘腋前行。让和尚送他到了山谷口,才自己回去了。

这个故事的后边又附了作者听到的一段传闻:一个人寄居在中州蛇佛寺,寺里的和尚做晚餐,肉汤特别香美,而肉一段段浑圆,像鸡脖子。客人奇怪地问和尚:“杀多少鸡才能有这么多鸡脖子?”和尚告诉他说:“这是蛇段。”客人大惊,出门就吐了起来。晚上睡觉,觉得胸上蠕动,一摸是蛇,马上起来惊呼。和尚说:“这是常事,不足惧也不足怪。”于是点火烛照亮屋里,大小蛇爬满墙,床上床下都是。第二天,和尚引客人到佛殿内。佛座下有一口巨井,井里有蛇,粗得像大瓮,在井边探头却不出来。点火照亮井下,见其中蛇子蛇孙几百万条,族居在里边。和尚说:“过去蛇出来为害,佛坐在上边镇着它们,才平了蛇患。”

5.青城妇

《青城妇》写了一个关于人蛇交合所生之女的传闻。

费县高梦说在任成都府同知时,当地发生一件奇案。先前有个西边的商人客居成都,娶了个青城山的寡妇,后来商人因事回西边,一年多以后再返成都。夫妻相聚而商人暴死,和这个商人一起的其他商人有怀疑,告到官府,高梦说也怀疑妇人有私而谋害丈夫,便严厉审问,但也没有得到供词,这就成了一件积案。后来高梦说的衙署里有人患病,请了一位老医生,听到这件案子后,老医生问:“那妇人嘴尖吗?”问老医生何出此言,老医生先不肯讲,经再三追问,才说:这里绕青城山有几个村落,其中的妇女有不少与蛇交合,生出的女子尖嘴,生理上也与常人不同,体内有像蛇舌一样的东西可以致丈夫死命。高梦说开始不太相信,后经巫婆检验,那妇人果然如老医生所说,于是具备公文上报到郡,上级官员也如法检验,青城妇被无罪释放。

6.义鼠

这是一个义鼠斗蛇救友的传闻:

据杨天一说,他曾看见两只鼠出洞,一只被蛇吞吃,另一只小眼睛瞪得溜圆,像是很愤怒,但远远望着不敢近前。蛇吃下了鼠,蜿蜒进洞,刚钻进一半,那只鼠跑过来,奋力嚼蛇的尾巴。蛇发怒,退着出了洞。鼠本来是灵活的,一下子跑远了,蛇追不上只好返回,等蛇再进洞时,鼠又跑来,像上次一样咬蛇。蛇进洞鼠就来,蛇出洞鼠便走,这样反复了许久。最后蛇出洞把死鼠吐在地上。鼠来闻闻它的伙伴,像是悲伤叹息,把死鼠衔走了。友人张历友为之作《义鼠行》。

故事末尾提到的张历友是蒲松龄的诗友,著有《昆仑山房集》,集中有《义鼠行》一诗:

莫吟黄鹄歌,不唱猛虎行。请为歌义鼠,义鼠令人惊。今年禾未熟,野田多??。荒村无余食,物微亦惜生。一鼠方觅食,避人草间行。饥蛇从东来,巨颡资以盈。鼠肝一以尽,蛇腹胀膨亨。行者为叹息,徘徊激深情。何期来义鼠,见此大义明。意气一为动,勇力忽交并。狐兔悲同类,奋身起斗争。螳臂当车轮,怒蛙亦峥嵘。此鼠义且黠,捐躯在所轻。蝮蛇入石窟,蜿蜒正纵横。此鼠啮其尾,掉击互?訇。观者塞路隅,移时力犹?。蝮蛇不得志,窜伏水苴中。义鼠自兹逝,垂此壮烈声。

7.海公子

《聊斋志异》中的花妖狐媚,多形容姣好,而蛇的形象一般不佳,《海公子》中的女蛇精是一个例外。故事是这样的:

东海有座古迹岛,岛上生长着五色耐冬花,四季不凋谢。而岛中自古以来没有居民,人们也很少到这里来。

登州有一位张生,好奇,喜欢游猎,听说岛上有美景名胜,就备下酒食,自己驾着小船来到古迹岛。他来的时候花正繁盛,香飘数里之外。树木有大到需十几人合抱的。张生流连忘返,对岛上的胜景非常满足。打开酒尊自斟自饮,遗憾的是良辰、美景而没有同游的良伴。忽然看见花丛中走来一位美丽的女子,身着红色衣裳,令人眩目,漂亮得没有可以与之伦比的。女子见到张生,笑着说:“我自谓自己兴致不凡,不想还有志趣相投的人先到此地。”张生惊问:“你是什么人?”女子回答说:“我是胶州的妓女,刚从海公子那里来,海公子要自由自在地游览胜景,我因为步行艰难,所以留在这里,没有同去。”张生正苦于寂寞,见到美人,非常高兴,便请她一起饮酒。女子言词温柔委婉,荡人神志。张生很喜欢她,又担心海公子回来,就不能与她尽欢,便挽着她求爱,女子欣然相从。

两人正在亲近时,忽然听到风声肃肃,草木被刮倒,发出折断的声响。女子推张生急急起身,说:“海公子来了!”张生忙着束衣裳,惊慌中回头看时,女子已不见踪影。

顷刻间,见一条大蛇从树丛中出来,这条蛇粗过了巨筒。张生害怕,藏到一棵大树后,希望大蛇不要发现自己。蛇到了张生面前,用蛇身把张生和大树缠绕在一起,连缠了好几圈。张生的两臂被直束到胯间,一点儿也不能弯曲。蛇昂起头来,用舌刺张生的鼻子,顿时鼻血直流,流在地上成一血洼,蛇俯下身子就喝那血。张自己以为这下是死定了,忽然又记起腰间佩带的荷包,那里边有猎狐用的毒药,就用两根手指夹出荷包,抠破荷包把毒药堆在手掌中,又掉转头来对着手掌,让鼻血滴在毒药上,不一会儿就滴了满把血。蛇果然来吸饮掌中毒血,没有饮完就猛然伸开躯身,尾巴摇摆震动,声如霹雳,碰到树上,树身崩落一半。蛇卧在地上,直挺挺地像一根巨大的屋梁,死了。张生也晕眩得爬不起了,过了些时候才缓过劲儿来。张生用船装载着大蛇返回家中,大病了一个多月。猜想那美女也是一个蛇精。

故事中的大蛇就是“海公子”。那可能是蛇精的美女究竟是善是恶还不清楚。她没有伤害张生,但也没有帮助张生去和“海公子”斗争。“海公子”到来时她倏尔而逝,不知所终,使故事又多了几分神秘。

8.济南道人

这个故事的开头,讲述了济南道人以蛇的幻术而扬名的事:

济南道人不知是什么人,也不知姓什么。他无论冬夏都穿着一件单薄的夹衣,腰间系一根黄带子,不穿套裤和短袄。常用半梳梳头发,把梳齿插在发髻上,如同一顶帽子。白天赤脚走在集市上,夜里露宿街头,身体周围几尺之外的冰雪全都溶化。刚来的时候,给人们表演幻术,市人争着送他东西。有一个无赖子送他酒,请他传授幻术,道人没有答应。一次,道人在河边洗澡,无赖子抱走他的衣服相要挟。道人请他先归还衣服再传授本领,无赖子怎么也不肯答应。道人就不再和他费口舌,一会儿,见道人平时系的黄带子变成一条蛇,有好几握粗,把无赖子缠绕了六七圈,怒目昂首,吐出舌来对着他。无赖子非常害怕,跪在那里,脸色发青,呼吸急促,只求饶命。道人便取过黄带子,那就是带子,并不是蛇。另外倒有一条蛇,蜿蜒爬进城去了。从此以后,道人的名气更大了。

故事的后半段与蛇无关,这里就不介绍了。

9.三仙

三仙是蟹、蛇、虾蟆三种神仙。

一位书生到南京赶考,途经宿迁县,遇到三位秀才,大家高谈阔论,于是买酒共叙,十分亲切。三秀才各表姓名:介秋衡、常丰林、麻西池。大家高高兴兴,不觉天色已晚。介秋衡说:“我们未尽地主之谊,却承蒙款待,这说不过去,茅舍不远,请到我家去住。”常、麻两位都起身,牵衣挽手,呼唤仆人,大家一起走到邑北山,见有一庭院,清清的流水绕门,进去见到房舍很清洁。主人让童仆点上灯,又安置了从人。四人以文会友,各拟一题著文,约定写成后饮酒。二更未尽时均已脱稿,书生见三秀才的文章甚好,草录而放入怀中,畅饮之后,书生醉卧,醒来时红日已高。自己和仆人在山谷中,旁有一洞,并有涓涓流水。怀中还有他草录的文章。下山问当地人,知道这洞叫“三仙洞”,洞中有蟹、蛇、虾蟆三仙。书生考试时,试题正是三仙写过的三题,于是书生考中了举人。

10.蛰蛇

本篇收入《聊斋志异?附录》:

有一位郭生,在东山和庄教私塾。有刚刚入学的孩子五六人。书房南边有厕所,本是牛栏,靠山、石墙,墙壁上杂草丛生。学童们上厕所,常常好半天才回来,郭生斥责他们,他们解释说:“我在厕所里腾云。”郭生怀疑,等学童入厕时从旁窥探,见学童升起在空中,离地面两三尺,一会儿升,一会儿降;多时不动地方。郭进去细看,见壁缝中有一条蛇,昂着的头比盆还大。吸气就把孩子吸上去。于是告诉庄里人,大家一起去看,用火把烧墙壁,蛇死壁裂。蛇不太长,但粗如大桶,蛰伏于壁缝中而出不来,已有多年了。

(五)《虞初新志》中的蛇

清代编成的《虞初新志》是一本文言小说集,卷十七《事觚》中,收入了一个蛇化为龙的故事:

会稽东南有座山叫平水。康熙初年,有樵夫经过山下,看见一条大蛇如蟒,在涧泥中扭动着身子,过了很长时间,将泥涂附在身上。樵夫放下担子观看,涧旁有个洞,蛇曳泥进入洞中。樵夫用泥封上洞口返回,从此就不会说话了,和别人酬对,只能张手比划而已。这样过了三年,又来到以前遇到蛇的地方,阴云乍合,雷雨骤来,只听一声霹雳,有一条龙从洞中出来,腾空而去。樵夫不禁大呼道:“以前我卷着舌头不能出声,正是它弄的!”于是就能像三年前一样讲话了。

(六)《镜花缘》中对蛇生肖的议论

清代李汝珍在《镜花缘》第十二回中,借君子国两位宰辅之口,批判生肖迷信,说到羊生肖、虎生肖、鼠生肖和蛇生肖:

……俗传女命北以属羊为劣,南以属虎为凶。其说不知何意,至今相沿,殊不可解。人值未年而生,何至比至于羊?寅年而生,又何至竟变为虎?且世间惧内之人,未必皆系属虎之妇。况鼠好偷窃,蛇最阴毒,那属鼠、属蛇的,岂皆偷窃阴毒之辈?……此皆愚民无知,造此谬论。往往读书人亦染此风,殊为可笑。

生肖与人的命运、道德、性格、为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同一生肖的人千差万别,以生肖论命、论人、论婚姻、论事业都毫无道理。不过,我们中国人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生肖是某种动物,自然也常常联想到那种动物的特征,别人也会以各种方式提示我们生肖的特点,这样长期自我暗示并接受别人的暗示,使我们可能对自己的生肖产生偏爱,或常常想起那种动物的长处,如想到虎的勇猛,牛的勤劳,蛇的灵活等等。这或许会增强我们在某些方面的自信,保持和发扬某些好的品质、特长。

(七)其他古典小说中的蛇

其他著名古典小说中,关于蛇的描写、蛇的典故、蛇的比喻、蛇的神话也屡见不鲜,比如,《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写“黛玉不见宝钗,越发起疑心,索性不要人来看望,也不肯吃药,只要速死。睡梦之中,常听见有人叫宝二奶奶的。一片疑心,竟成蛇影。”就用了《晋书?乐广传》中“杯弓蛇影”的典故。

《说岳全传》中,岳飞的兵器“沥泉枪”,就曾是一条大蛇的样子。岳飞去取泉水,见大蛇踞于水源,便与之争斗,抓住蛇尾,只听一声响亮,再看手中,蛇已经变成了枪。

《封神演义》中,纣王使用的刑罚有让群蛇把人活活咬死的残酷手段。

这么多的小说写到蛇,联系到蛇,说明蛇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关系的密切。蛇以不同的面目、地位出现,显示出人们对蛇的态度、情感都十分复杂,仅用崇蛇、畏蛇或厌蛇来解说已经远远不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