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15438100000008

第8章 一、夏代的神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约出现于公元前两千二百年左右。夏朝和它后面的商朝、西周、春秋时期,在考古学分期中属于青铜时代。和以前的新石器时代相比,青铜时代的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青铜冶铸业出现并逐渐达到很高的水平。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提高,使生态环境发生改观,蛇在人们的眼中,不再像上古时代那样可怕了,但是,原来以蛇为图腾的族还长期崇蛇,蛇图腾演变为种种蛇神灵,并在姓氏、传说中显示出它们以前在这些族中所受的尊崇。春秋晚期,已是早期铁器时代,蛇的神灵地位有所下降,却常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出现。

夏后氏是夏王朝的建立者,他们和有扈氏等姒姓氏族、部落原属同一个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中的人们,称为夏人或夏族。《列子?黄帝》中,说夏后氏人首蛇身,说明夏人原来曾以蛇为图腾的一种,后来大约还崇拜人首蛇身的神灵。而夏人的姒姓也保留着上古时期的蛇崇拜痕迹。

(一)夏族姒姓的由来

夏族姒姓,得姓的原因有不同说法。有一种说法认为“姒”字就是“妃”字,“妃”字的“己”字原像蛇形,说明夏族以蛇为图腾,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姒”字与“以”、“己”等本是一字,“以”字原也像蛇形,而且,夏禹的母亲名叫“修己”,也是蛇。

因为夏族包含了许多氏族、部落,所以图腾不必只是一种,除蛇图腾之外,可能还有石图腾、熊图腾等,形成一个图腾体系。

禹是夏族的祖先,他的母亲名字是修己(长蛇),说明蛇图腾在夏族图腾体系中的重要与古老。

夏族活动于中原地区,属于我们前面所说的华夏集团。从前述轩辕氏、陶唐氏等都可能有过蛇图腾的情形来看,夏族的蛇图腾与本集团的不少其他部族的图腾是一致的。蛇图腾在华夏集团中相当普遍。国家出现以后,蛇图腾或演变为蛇神或半人半蛇的神灵,如夏后氏就可能长期尊奉人首蛇身的神,于是后世便有了夏后氏人首蛇身的传说。

(二)夏代的“豢龙氏”

夏代还有一些非姒姓的方国,这些小国从属于夏王朝,其中有一个方国称为豢龙氏。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史记?夏本纪》也记载了刘累向豢龙氏学养龙,后服侍孔甲的故事,说夏王朝在孔甲统治时期,发生诸侯反叛等事。当时天降下两条龙来,雌雄各一条。而孔甲手下无人能喂养它们。陶唐氏的首领刘累,向豢龙氏学会了养龙的方法,来服侍孔甲,孔甲赐刘累姓,为御龙氏。后来那条雌龙死了,刘累瞒着孔甲,将龙的肉给孔甲吃。后来孔甲又要看那条龙,刘累见事情要败露,只好逃到别处去了。

豢龙氏,可能原本是一个善于养蛇的氏族。到夏代应该已经建立了国家,这个小国臣服于夏王朝。豢龙氏有养蛇的技术,被别的氏族或方国传为会养龙,豢龙氏的名称可能就由此而来,这属于“以技为氏”。孔甲有两条龙也是不可能的事。如果上述记载有所本,那么可能是有两条大蛇。刘累为孔甲养蛇,蛇没有养好,死掉一条,刘累又做了蛇肉给孔甲吃。

这种情况与夏人的崇蛇传统是不是有矛盾呢?没有。夏人在几百年前可能以蛇为图腾。但图腾并不是不可以养。孔甲之时,蛇已经失去了图腾的地位,但还是受到相当的重视。正因为如此,当孔甲要看那早已死掉的大蛇时,刘累怕受到严厉的惩罚,于是一走了之。

(三)夏代神蛇的形象

夏代人心目中的神蛇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检索一下有关的考古资料。

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分布着一种年代相当于历史上的夏代的考古学文化,这种文化的典型遗址首推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在这里发现过宫殿遗址,出土过青铜礼器、兵器等,这个文化称“二里头文化”,它的分布范围也正与文献中夏人的活动地域相符合,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夏代的夏人留下的物质文化。

二里头文化从早到晚分为四期,考古学界对于二里头文化一、二期是夏文化的认识比较一致。在二里头文化二期的文化遗物中,有浅刻着蛇纹的陶器,这些蛇的形象不同于自然界的蛇,而是经过变形、夸张、艺术化了的蛇。其中有一蛇浅刻在一件器座形陶器的外壁。其刻画线条比较粗,一头双身,头向下,眼珠外凸。这条蛇双身,眼睛比较大,与自然界的蛇不同。它的头部附近还刻有云雷纹,身体的上方有一只仰身的四足朝上的小兔。浅刻的线条里面涂着朱砂,呈红色,眼眶内又涂着翠绿色。因陶器座形器已经残缺,蛇身也已不完整。但雕刻精细,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富有神秘色彩,应该是神蛇的形象。另外还有三条蛇纹,其中两条刻在器座形陶器的外壁,一条双头一身,身体残缺,另一条头部残缺,身体盘曲。还有一条蛇纹,刻在盆形陶器的外壁。二里头文化的陶器上刻动物花纹的很少,竟有四条蛇纹,说明夏人对蛇的重视,与其他动物相比,对蛇是另眼看待的。神蛇的形象刻在陶器之上,更反映了夏代对神蛇的崇拜,这是上古时期夏族蛇图腾崇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演变。

至于那只在神蛇上方仰面朝天的兔,可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飞兔。《汉唐地理书钞》辑《括地图》说:“天池之山,有兽如兔,名曰飞兔,以背毛飞。”飞兔也称飞鼠,《山海经?北山经》说:“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郭璞注:“用其背上毛飞,飞侧仰也。”就是说,传说中生活在天池之山的飞兔能够用背上的毛来飞翔,飞的时候是仰面朝天的。《吕氏春秋?离俗》又说:“飞兔、要?,古之骏马也。”高诱注:“飞兔,要?皆马名也,日行万里,驰若兔之飞,因以为名也。”《宋书?符瑞志》说:“飞菟者,神马之名也,日行三万里。禹治水,勤劳历年,救民之害,天应其德而至。”由此看来,飞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古人认为飞兔奔跑或飞翔速度快,所以用来命名快马,并且认为在夏禹的时代已经有名叫飞菟(菟即兔)的快马了。我们看到的夏代器座形陶器上的兔纹,与蛇纹在一起,兔仰面朝天,正是传说中飞兔的形态。而神蛇也应飞升于天,神蛇和兔都处于在空中飞翔的动态。在今天所见到的古代艺术品中,这是最早的蛇与兔相结合的例子。现代的人们,还有“蛇盘兔,必定富”的俗语。民间艺术中也有蛇盘兔的剪纸等。其含义与夏代的神蛇与兔虽然不同,但形式上也是蛇与兔相结合的艺术品。

不久前,河南省驻马店市杨庄遗址,出土了一件二里头文化二期的陶鼎残片,鼎为夹沙黑皮陶,敛口,鼓腹。鼎的腰部装饰了一条绕鼎一周的陶蛇,蛇身是一根泥条盘成,与这一时期常见的附加堆纹一样。蛇的头部贴住了蛇尾,蛇头微微昂起,嘴巴宽大,小眼,又有两个鼻孔,蛇头顶部残损。

这条陶塑的蛇造型古朴而生动,蛇盘绕在炊器鼎上,应当不仅仅是作为美化器物的装饰,而且有着某种象征意义。鼎在夏商时期,与占卜活动有关,占卜时要用到鼎。蛇附于鼎,或许是当时人们的占卜迷信与神蛇崇拜有某种形式上的联系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