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15441900000022

第22章 怎样抓好学校教学管理(2)

管理工作要讲科学性,外行领导是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的,一方面对管理的对象不熟悉,一方面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性质和意义。过去,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学校的教学管理也经历了一段曲折,许多学校的领导认为,只要把握好大方向,按照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办学就行。

这种观念的不足之处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是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但具体到本学校如何根据这一思想完成教学任务时,那就是学校自己的事。目前,学校的教学领导和人员都迫切需要学点管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一些先进经验。在做好工作的诸多步骤中,对自己工作的内容应有一个全盘的了解。这种了解不仅只限于自己知道工作职责内有些什么工作内容,应该怎样去做,还应该知道这些工作内容的关系怎样,是主次关系,还是层次关系。作为校长,了解工作内容的主次关系和层次关系,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组织下属去完成;作为一般教学人员,了解工作内容的关系可以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一)从计划及工作程序分

1工作计划。每个学期、每个学年都应有一个具体的工作计划,由领导制定,全体人员完成,这也是教学人员的“课程表”,一旦计划做出并经校领导审阅通过,就必须按照计划工作。

2执行记录表。有了工作计划,就按计划一项一项地去完成。每项工作完成情况如何,必须有一个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由谁负责完成、完成情况如何、未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原因何在等等,以备进一步完善。缺乏这一项记录,会使工作效果失去控制。

3资料保管。国家、省、市地区各级的教育行政通知、指示、文件,以及学校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要有专人保管,以便随时查阅。

4档案管理。学生的学习成绩、奖惩记录、教师的教学情况等内容,都应有所记录。

5制定校历。学校每学期、每学年的开学、期中、期末考试、节假日放假日期及寒、暑假日期都应作出计划,打印成表,发至学校的每位教职员工手中。

6制定课程表。包括全校的总课表、年级课程表、班级课程表以及教师课程表,发至有关人员手中。

7教师工作安排表。也即教师工作调度表,明确显示每位教师在本学期、本年度的工作内容。

8课程临时变动情况表。该表记录学校中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教学未按原计划执行的各种原因及处理方案。

9备忘录。记录学校临时安排的全校性质的活动,如学生的体育活动、参观、教学观摩及教师的业务进修学习等,记录好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负责人等。备忘录应像台历一样放置在较醒目的位置,以免遗忘。

10工作总结。教学人员的工作总结、教务处的工作总结、各项工作的工作总结及教师个人的工作总结,统一审阅,汇编存档。

各种计划和记录资料,都应在学期工作结束前后进行整理,然后保存起来,以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

(二)从教学工作管理分

1教师教学进度表。记录教师教学进度及完成教学计划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教师教学质量情况记录。对各科教师的抽查;听课的记录,分析教师的教学态度,保证教学按质按量完成。

3教师变更记录表。以建立教师责任制度,不因有教师的变化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4各教研室、组活动情况记录。督促各教研室开展学习讨论和交流、总结活动。

5考试成绩登记表。记录各年级、各班的期中、期末、平时考试及升学考试、统考成绩。

6统计分析报告。将已掌握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作为进一步改进工作的参考。

7对图书资料、教材的管理。经常检查保管、使用的情况。

8对教学设备的管理。包括教学演示仪器、教学实验仪器、电化教学设备和体育活动的场地、器材等。

9组织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交流。

(三)从教师管理分

1教师的学历登记表。

2教师工作总结及教学评估情况记录。

3教师的教龄分析及教学经验分析。

4全校教师的年龄结构、各年级、学科的教师性别、年龄结构报告表。

5教师的培训计划。

6师资队伍的建设构想。

7教师的思想状态记录。

8教师家庭情况记录。

9教师参加科研、教研活动的情况记录。

10教师职称情况。

11教师思想政治学习安排。

(四)从体育卫生工作的管理分

1体育课外活动的安排表。包括早操、课间操、下午的体育活动,经常性的比赛及全校性运动会。

2建立学生身体健康档案,定期为学生组织体检,注意学生体质、视力的变化情况。

3每周的全校性大扫除计划,各年级、各班之间的卫生检查和卫生评比计划。

4全校体育达标人选、学校体育达标计划和达标措施。

5学校体育运动队员的学习成绩特别记录本。

6学校体育运动队的训练教学安排。

7每周、学期学生因病请假、休学的人数。

8教师身体状况卡。

以上的分类是一种粗略的描述,以便对教学工作的内容有个清晰的了解。

当然,分类之后并不意味着各类工作之间就各自独立了。从总体上看,教学管理工作的宗旨是为教学服务。以上的工作分类,也均是围绕教学而展开的。工作分类之后,有一个好处是教学领导能很好地组织工作,充分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每个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有侧重点,也可以建立相应的工作责任制。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管理的理论固然重要,经验也同样很重要。有些学校的教务处对自己的工作有不同的分类,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有些工作较细,一些学校目前还不一定能完全做到,只要坚持教学工作为教学服务的宗旨,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的管理措施及工作方法,教学管理工作的功效是会上升到更高一个水平的。

二、教学管理的基本要求

学校教学工作是一项内容繁多、持续时间长的育人工程,要做好这一工程的管理工作不能只凭经验行事,更不能凭主观意愿行事,要遵循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办事。

(一)管理人员要具有相当水平的管理素质

学校的教学工作是培养人才,尽管某些教学人员当过教师,对教学工作多少有些了解,有的还是优秀教师,但教学经验代替不了管理知识和经验。教学工作对教师而言是个体劳动,具备专业知识教学,两者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差别很大。有些学校将一些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提拔当教学领导,主持教务工作。丰富的教学经验能有助于做好工作,但可能由于管理水平不高,虽尽心尽力,但总不见成效。最不应该的是外行人员来主管教学,由既无教学经验又缺乏管理知识的人主持教学工作,无疑是给学校造成损失。

(二)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上级下达的指示和精神

教务处的工作应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如果教学管理人员水平不高,自己理解不透或理解有偏差,精神贯彻不好,必须会使全校的教学工作与上级的要求之间出现偏差。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大纲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偏离教学计划和大纲,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不符合党和国家的要求。

(三)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规章制度是管理的一种措施,对管理对象进行某种程度的约束,能方便管理工作。但任意制订规章制度不是适当的。管理的意思是将工作的内容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关系理顺,使之正常地按规定计划逐步向目标靠近。管理者仅仅是起协调和疏导的作用,具体的工作均是由教师来完成。规章制度使全体师生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也应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和管理目标一致的前提下突出自己的特点。一项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应该是:既保证工作的统一性,又能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只有达到这种水平,管理的机制才有活力。

(四)处理好管理者的人际关系

从某种角度讲,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师的上层领导,教务处有权支配每个教师的工作。但这种职权不能滥用,更不能以此作为“整治”教师的手段。教务处所组织的工作,应由教师来完成,教师工作完成得怎样,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教务处安排是否适当,二是教师工作是否尽心尽力,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安排教学任务时,不可能完全做到均衡和公平,这不免会使有些教师产生误解和不满情绪,以致在工作上采取不合作态度。对这种情况,管理者一定要以理解、真诚的态度加以解释和说明,切不可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居高临下的态度压人。教务处和教师的关系不好,会导致教务处的管理工作的失败。

(五)建立反馈渠道,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建议、反馈渠道。任何一个有生机的机构,都具有一套信息反馈装备,以调整不适当的工作状态。教学管理也一样,组织工作的效果怎样,是否有成效,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有什么意见和要求,都应及时传送到管理人员手中,作为调整工作的依据。外校的经验,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的新发展、新动向,都是提高本校管理工作的可靠手段。思想僵化、顽固保守的管理人员是难以使工作水平逐步提高的。

(六)处理好同学校工作的关系

教务处是学校中的中层管理机构,要处理好同学校工作的关系。虽然教务处主管着学校的教学,但在教学决策、制订计划时,需要校长的审查和校务会的批准。教学工作虽然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但后勤、总务、人事等等也都是学校的必不可少的工作,教务处的工作应和各个部门的工作有协调性,不要在管理工作中职权越级,也不要缺乏工作主动性,发挥不出应有的管理职能。

(七)管理工作要做得细致,但绝不是复杂化

教学工作内容虽然复杂,但管理体制要简明,分工要明确,手续要简单。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每位管理人员都具有工作责任制,该解决的问题有专人负责,办事不拖沓,有工作效率;同时,有分工,又有协作,使整个管理机制有效率地运转起来。

(八)通过有效管理,发挥教学工作的最大效能

教学工作的完成需要花费一定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将有限的力量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也是管理水平高的一种反映。不论是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育设施还是优秀的教师,都要用在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上做到既保证重点,又顾及全局,优秀教师承担重点课程的教学,但又不能只依靠他们。给他们的工作负担太重,不但不能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还可能使他们身体健康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今后的工作。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使他们都主动协助做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发挥教师的最大潜能,这也是效益原则一种反映。学校是依靠教师办学的,组织和管理好教师的工作,也就调动了学校最大的教学资源。

(第三节)应掌握的教学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教学管理策略就是发挥学校行政管理的功能作用,通过导向、服务、调控等方面的行为和活动方式,激发教师和学生共同担负起学校发展的责任,将师生认识、行动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全体人员自觉地用价值、质量、效果来衡量自己的工作的意识,形成一种为实现教学管理目标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系列行为和活动。

教学管理策略是根据教学管理目标需要预测、教学管理时机条件和教学管理的经验、技术、资源三个方面形成的。

一、坚持分层与协调的管理策略

教学管理工作指挥系统由两个系列组成:一是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科任教师组成的任课教师教学指挥系统;二是由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组成的学习指挥系统,两个系统的责、权、利要落实,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统一完整、性能良好的指挥系统,以增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在教学管理中形成条块结合的管理,但更重要的是“条条”的管理,它具有纵向垂直性,下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领导和指挥,这样才能保证政令贯彻的畅通和效率。

由于在管理中部门和层级各自的地位、作用不相同,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从系统出发,全面辩证地协调好各部门、各事物间的关系,对各种教学力量进行优化组合,以取得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效应,并使人、财、物向关键、重点部门倾斜。

首先,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调动各类教学人员的积极性,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支持,从而形成整体优化。

其次,坚持工作的全面与重点相结合,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工作,保证教师与学生能以主要精力和时间搞好教与学。

第三,要做到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全方位管理、合理管理。根据新课程标准,重新审视不同课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握住国家、地方、学校各级课程的相互作用;协调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关系。

另外,作为校长应该在教学管理方面具有系统全面的管理理论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管理工作过程中,校长在遵循垂直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该对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重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

(一)规范性与民主化管理策略

教学管理是要通过国家有关的法律和地方法规及学校规章制度保障进行的,这就使教学管理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能使管理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形成稳定的教学秩序,使教学管理过程有章可循,教学的规章制度是教学行为的准则。如很多学校都非常注重制度建设,在他们教学管理的理念和目标中都有“依法治校”、“管理制度化”的内容。规范性管理与民主化管理密不可分,民主化管理是不能用“密切联系群众”代替的。没有教学管理的客体,教学管理就无从说起,如何使被管理者更好地参与到教学管理中去,民主化管理是良策。管理决策、管理规章的制定都要充分考虑民意,只有有民意在内的策略和规章才能使被管理者自觉接受和执行,变他律”为“自律”、变“他控”为“自控”。不少学校的每一项决策和制度在制定前让基层充分讨论,达到共识并产生认同感后,再付诸实施。只有有认同感的决策和制度才能化作被管理者的自觉行动。

(二)及时反馈与公正评价管理策略

通畅的反馈系统与通畅的指挥系统一样重要,反馈信息的信度会直接影响到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而反馈系统的通畅,决定着反馈系统本身结构既具有线性又具有非线性。在常规的逐级反馈的基础上,也可以越级反馈,如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第一手资料,这样的越级检查和收集信息可以更好地及时发现问题,但问题的解决和评价的实施仍要遵循层级管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