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如何当好小学校长
15441900000025

第25章 如何加强教育科研(1)

(第一节)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一、加强教育科研的重要性

(一)加强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牵涉的问题和方面十分广泛,诸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这些都极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予正确的回答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当今世界各国都把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形成不间断的改革与创新的局面。所以,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是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提出科学依据的源泉,是引导教育改革与实践深化的动力,必须认真抓好。

(二)加强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教育科学是涉及到学校所有学科的学科。数理化、史地文,哪一门学科都涉及到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研在学校中占有统帅的、导向的、最高的地位。教育科研能直接地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规律的表现,一旦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掌握,就可以变成提高教育质量的巨大的现实力量。所以,国内外一些办得比较有名望的学校都十分重视学校科研组织及群众学术团体组织的建设,十分重视教育科研活动,并成功地总结出“抓科普、促科研、以科研带教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路子。

(三)加强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科学化的需要

决策科学化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教育、信息日益社会化。各种关系互相交织在一起,而且变化十分迅速。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牵涉很多因素,而且各因素间的关系又十分复杂。只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凭老经验,按“老皇历”办,是难以奏效的。教育科研以其综合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人们观察分析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并对它作出符合教育规律的鉴别、判断和预测,具有促进领导职能的转变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功能。领导决策要达到科学化须臾离不开教育科研。

(四)加强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

古今中外教育历史的发展证明,着名的教育家都是从教育实践者中发展而来的。如我国着名的教育家陶行知、黄炎培、陈鹤琴,当代人有魏书生、马蕊兰、赵润等着名实验教师,都是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边实验、边总结、边研究取得成果的。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科研是造就有作为的教育家和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熔炉。当前,教育科研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即“科研开路,提高质量”已成为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都提出“向教育科研要质量”,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数育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专题研究,在一些学校已蔚成风气,一支有丰富经验既搞教育实践,又搞教育科研的学者型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个教师,不仅应该较为系统地掌握基本的教育规律和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须掌握关于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善于通过教育科学活动,不断取得教育科学新知识,探索教育科学新领域。

这是包括中小学教师在内的任何一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长期以来,广大普通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很少涉足于教育科研领域,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它同人类的其他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联系。人们的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对教育都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有的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科学必须研究教育这种作为社会现象的规律,研究它同其他社会现象间的关系相联系。否则,教育就会由于自身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要求而陷入盲目状态无法存在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促成人的身心发展,特别是促成人的认识发展的事业,这就决定教育科学还必须研究人的身心发展,特别是人的认识发展的规律。可见,教育科学的学科性质具有社会科学和认识科学的双重性。从学科基础上看,教育科学又具有跨科学性。教育现象涉及领域广泛,它同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发生广泛联系与交叉,它要以这诸多现代科学为基础。此外,从学科内容上看,教育科学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群众性。教育领域既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又有许多实际应用问题需要探讨。

它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教育科研的这种实践性,不仅表现为它的应用性,而且还表现为教育科学的产生与发展都丝毫离不开教育实践。与其实践性紧密相关,教育科学还具有鲜明的群众性,不仅教育科学的宗旨在于为教育实践者服务,而且推动教育科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基本力量,也正在于广大教育实践者。

二、加强教育科研的心要性

教育科学性质上的双重性、基础上的跨学科性、内容上的实践性与群众性表明,教育科学是门复杂的学科。教育现象的特殊性和教育科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第一,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效率的需要。教育作为劳动力再生产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四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四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而教育现象的复杂性这一特点表明,要办好教育,提高教育效率,必须积极自觉、持之以恒地对教育领域诸现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探索,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和文化都比较落后,发展更不平衡,情况复杂。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不论就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宏观过程来讲,还是就一所学校、一位教师的一个微观教育过程来讲,都必须充满着矛盾和斗争,都必然会遇到一系列这样那样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这就需要组织起一支专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探索教育规律,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不断地提高教育工作质量。

第二,开展教育科研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党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但是,由于处于战时条件下,所以一直未能通过科学研究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地理论升华,用以形成我们自己的教育科学体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教育科学研究,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有了相当的发展。但就整体上看,还是不适应需要的,教育的许多过程和方面,还是尚未认识的必然王国。特别是遭到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干扰和破坏后,教育事业更是百废待兴。只有从下至上把整个教育战线的同志都发动起来,边实践边总结,把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搞起来,大量的理论是非、思想是非才能得到澄清,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正反面教育实践经验,才能上升为科学理论,更好地发挥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三,开展教育科研是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新形势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积累得越来越多,并越来越向高精类发展,“第四次产业革命”或“第三次浪潮”向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育作出新对策。如何使青少年在最短的学习时期内就能把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认识结晶和最新成果掌握起来,这是时代所提出的加速人才培养的新课题。这一重大课题,迫使教育必须适应新的要求,不断作出重大改革。只有主动接触新事物,研究新课题,认真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教育工作才能不断开创出新的局面。

三、领导者如何推进教育科研

中小学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广大中小学校长要有效地进行学校管理工作,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带头人和组织者,不仅自己要结合工作实际参加教育科研实践,而且要发动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一)有助于端正教育思想,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归根结底还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因此,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是摆脱应试教育的事束,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要把素质教育的旗帜举得高高的,把素质教育的舆论造得浓浓的,把素质教育的劲头鼓得足足的,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促进教育转轨,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转变中小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的领导,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一位校长领导学校,要有科学的办学思想,否则就会脱离正确的办学方向和目标。我们中小学教育是面向少数学生,还是面向全体学生?

是仅仅为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服务,还是为全体学生服务?是办成选择教育、淘汰教育,还是办成普及教育?我们的教育是让学生片面发展,还是全面发展”是使学生被动地机械地发展,还是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一系列问题的需要我们中小学校长作出明确的回答,在教育实践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端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开展教育科研。广大中小学校长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开教育研究,才可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育规律和特点,纠正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方针的作法,探索素质教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增强自觉性、预见性、避免盲目性、随意性。

(二)有助于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

开展教育科研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教育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目的不是创造某种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而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人,塑造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讲究科学性。

广大中小学校长在教育实践第一线,面对教育实践,直接接触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教育活动,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教育科研,就能促使校长自觉地钻研教育理论,并运用理论去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掌握教育规律。许多校长在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由于未能进行研究,就不可能把经验上升为理论。而个人的经验又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为少数人所接受。只有通过教育科研,才可能科学地总结经验,并使之提高、升华为理性认识,这样才具有比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科学管理是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作为学校管理的依据。现代学校的管理,已由单纯依靠指令性的行政管理和经验管理逐步走向以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为理论指导的现代管理。

它包括教育目标管理、教育系统管理、教育信息管理、教育质量管理、激励教师参与民主管理、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及科学的管理方法等。中小学校长要进行科学管理,管理好学校,就要开展科学管理的研究,掌握科学管理的理论、艺术和方法。在新的形势下,原有的经验已难以适应,需要研究新情况,探索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施科学的、有效的管理。

(三)有助于教育改革

教育要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教育要改革,就必须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把教育改革和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是现代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显着特点。

教育改革是一种按照预期的要求以改进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尝试,是面向未来的创造性活动,是一项教育变革的系统工程。教育改革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对教育现状作准确的分析,对改革措施进行周密的论证。没有建立于分析研究之上的改革,只能是一种非理论性的盲目的冲动。建国以来几次教育改革的实践已证明,改革只有建立在正确的方向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仅要有改革的热情、品格和精神,而且要按教育规律和特点办事,才能顺利地有秩序地进行。广大中小学校长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仅要有改革的热情、品格和精神,而且要把教育改革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校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

中小学校长要成为成功的有远见的管理者,有赖于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教育科学理论是教育实践经验的历史总结,是教育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抽象。它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任何有经验的中小学校长,如果不提高教育科研素养,其终生的经验也不能达到教育理论所达到的高度,要做好教育工作只能是一句空话。有了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才可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学校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关系,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把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而高瞻远瞩地把握教育的方向和目标。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一方面是通过学习的途径,另一方面还必须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在科研活动中把教育理论的教育实践结合起来,提高运用教育理论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

中小学校长是一支潜力很大的教育科研力量。他们长期从事实际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很好的实验场地(即他们所工作的学校),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他们参加教育科研,无疑会对中小学教育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他们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结合、协作进行教育科研,不仅会给教育理论工作者提供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教育科研过程中,他们自身也会不断地完善、提高。

(第二节)应掌握的教育科研的方法

一、选题阶段

提出问题,是科研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因为问题是人们的认识由已知到未知的桥梁,也是人们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接壤的一个个关口。1900年,数学家希尔伯特在第二届数学国际大会上向全世界数学家提出23个数学难题。这些具有科学魅力的“希尔伯特问题”,吸引了全世界数学家去研究,取得了一批又一批的成果,也引发了新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又出现了新的数学分支。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所以,选题是科研最重要的一步,选好课题往往是成功的一半,选题是科研工作者把握客观现实、理论深度和广度、以及自身能力三者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