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轻松养育你的宝宝
15453700000101

第101章 家长怎样判断宝宝是否生病——了解病情,未雨绸缪

爸爸妈妈怎样才能及时了解宝宝的身体健康状况呢?如果提前了解并预防,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如下症状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

百日咳——精心呵护,宝宝更健康

百日咳的传染性很强,并且发病时间长。宝宝在发病期间会伴随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还会伴有呕吐等现象,此病痊愈后,宝宝对此病可以终身免疫。

预防与治疗

1 要保证居室的空气新鲜、阳光充足,避免宝宝受凉

2 让宝宝少吃多餐,选择那些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3 要经常清洗宝宝的衣服被子,有必要的时候,还要注意对空气进行消毒

4 爸爸妈妈不能随便的给宝宝服用止咳药,因为强行给宝宝止咳是很危险的。如果在妈妈给宝宝喂奶时,宝宝出现了阵咳的情况,应当等宝宝咳完之后再进行喂奶,防止宝宝窒息

5 在宝宝咳嗽的初期可以服用抗生素来以减轻宝宝咳嗽的症状

猩红热——不能忽视的急性传染病

猩红热常见于冬末春初,它属于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出现,但以2~10岁的宝宝最为常见。轻型的猩红热患者发热不高,会出现咽炎等症状,宝宝出疹期短,并且皮疹少而稀,父母给予适当的照顾,会自行痊愈,只有当宝宝出现皮疹脱屑或并发肾炎之后,才知道患上了猩红热;中毒性的猩红热病情发展迅速,宝宝会突然出现高热的情况,身上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伴随有昏迷、呕吐、烦躁不安等现象,皮疹很快就会遍布全身,并且有血点出现;脓毒性的猩红热则中毒性症状更为严重,宝宝会出现高热、烦躁不安等情况,不过这类患者极为少见。

预防与治疗

1 家里要保持安静,应当保证居室的阳光充足、空气新鲜

2 宝宝患病期间要多卧床休息,多喝水,吃些流质的食物

3 家长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每次饭后要用盐水为宝宝漱口

4 宝宝出疹期间,必须加强对宝宝皮肤的护理,平时要注意及时给宝宝修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如果宝宝因为皮疹而感觉瘙痒,可以涂抹药水为宝宝止痒

5 宝宝患猩红热期间,最好让宝宝卧床休息,同时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宝宝应该到医院输液,可以用青霉素来进行治疗

鼻出血——干燥空气下的常见“病”

在早春二月的时候,由于空气比较干燥,气候比较寒冷,所以宝宝很容易上火,而引起鼻粘膜干燥,从而导致粘膜下的小血管破裂而流鼻血。

预防与治疗

1 爸爸妈妈要经常给宝宝修剪指甲,及时纠正宝宝用手指抠鼻孔的坏习惯

2 在居室内可以放一盆水,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

3 宝宝不能吃容易上火的零食,如开心果、巧克力、曲奇饼干等

4 平时要让宝宝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开水

蛔虫病——影响宝宝生长发育的寄生虫病

蛔虫病是宝宝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寄生虫病,成虫会寄生在宝宝的小肠之内,而幼虫则可以在迁移期引起宝宝的肺、肝病变,还可能并发蛔虫性阑尾炎或腹膜炎等急腹症。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宝宝有吐出或排出蛔虫史,还有部分宝宝没有显著的症状,需要认真观察。

预防与治疗

1 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宝宝进行驱虫导滞的家庭治疗

2 安蛔定痛,继以驱虫

3 当宝宝剧痛时,可以让宝宝口服陈米醋,每次20~30毫升,每隔1小时喝1次,连续服用3~5次

伤寒热——发病突然,危害巨大

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全身性传染病,也被称为肠伤病、伤寒病,其病菌主要是通过患儿和伤感病菌携带者的大小便经过水和食物进行传播。宝宝感染病毒后,会出现困倦、头痛、发烧、恶心等全身不适的症状,发病部位主要是肠道。大约1周左右,小肠壁的淋巴结开始会出现肿胀,然后出现局部坏死、结痂。

结痂脱落后会形成溃疡,并且待溃疡发展成为一定深度、大小的时候,又会引起出血,甚至穿孔。这些症状会让宝宝由于过量的出血而表现出气急、脉搏快、血压迅速降低等情况,严重时会让患儿休克。患儿在肠穿孔之前往往会出现剧烈的腹痛、呕吐或者肠出血等症状。在这个时候,患儿的情况会变得非常糟糕,体温会持续下降,心跳也会加速,并且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有的患儿甚至会开始神志不清。

预防与治疗

1 在流行性伤寒期,爸爸妈妈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注射伤寒热疫苗

2 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要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宝宝的体质,这些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宝宝疾病感染

3 一旦发现宝宝有类似伤寒热的症状,要马上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并且家长要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和护理

4 宝宝的日常用品要进行全面消毒,并且要注意宝宝的卫生。家长不能让宝宝吃一些不干净的食物,宝宝的餐具要经常消毒,避免重复感染以及交叉感染

疱疹性口炎——容易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疾病

疱疹性口炎是由病毒引起,属于单纯的疱疹感染,5岁以下的宝宝比较常见,多发生在宝宝的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由于此病具有自限性,因此抗生素的治疗对其无效,且容易反复发作。

宝宝疱疹性口炎的症状主要表现:

(1)在发病的前2天,宝宝就会出现发热、焦躁不安、啼哭等症状。

(2)宝宝发病急,其体温可以迅速上升到40摄氏度左右,宝宝常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宝宝还会因疼痛而哭闹、拒食。不久之后,宝宝的口腔粘膜会充血、水肿,在唇、舌等处会出现许多透明的水疱,数小时之后会破裂,导致宝宝溃疡。

(3)宝宝唇周围皮肤发病时,会出现红斑,并有灼痛、瘙痒感,不久会出现2~3毫米区域的水疱。水疱很快会破裂、干燥,形成黄痴或血痂,最终宝宝的身体随着痂皮脱落而恢复健康。在此病痊愈后,宝宝仍旧会再次感染,只是症状会明显的减轻

预防与治疗

1 家长一定注意清洁宝宝的口腔

2 对宝宝进行局部用药,给宝宝的患处上药时,要注意动作轻柔、迅速、准确,以减轻宝宝的痛苦

3 在饮食上,让宝宝多吃温凉的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要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增进宝宝的食欲。同时要避免给宝宝吃那些过热、过酸的食物,减轻宝宝的疼痛症状

4 加强宝宝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宝宝的机体抵抗力

5 当宝宝患上疱疹性口炎时,要对症治疗,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并且要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时间。当宝宝发热时,可以适当的注射抗生素,防止进一步感染

小儿急疹——季节性呼吸道感染

小儿急疹又叫婴儿玫瑰疹,它经呼吸道感染,常见于6~18个月大的宝宝,春天和秋天是该病的高发期。宝宝被感染以后4天左右,身体会突然发热,体温在几小时之内达到40摄氏度,不过3天之后,体温又会突然下降。本病的特点是;宝宝身体在开始退烧时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呈玫瑰色丘疹样,常见于宝宝的躯干,然后渐渐遍布全身。

预防与治疗

1 高热对宝宝发疹来说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所以不建议父母给宝宝退热过低。患病期间,宝宝应当多喝水,多休息

2 已经换乳的宝宝在患病期间,饮食要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

3 在宝宝高热时,可以适当地用一些解热剂。如果宝宝高热持续不退,可以在其头部用冷湿敷,并且采用退热剂

流行性感冒——无时无处不在的疾病

宝宝从感染病毒到发生症状,时间在数小时之内。大部分宝宝在发病前会先出现发冷、寒颤等症状,然后开始发烧,体温骤然升高,达到38摄氏度以上,持续的时间为3~5天。

预防与治疗

1 在宝宝患病期间,要注意多给宝宝补充水分,让宝宝多休息;每天的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易于消化;宝宝患上流行性感冒前期,要注意以清淡的饮食为主;这样宝宝可以在一周之内痊愈

2 如果宝宝持续高烧,或者退烧后体温再次上升,并且出现了咳嗽、喘息、面色发白等症状,则说明宝宝有并发喉炎、肺炎和支气管炎的可能,要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宝宝鹅口疮——宝宝食欲好,口腔健康是关键

宝宝鹅口疮是婴幼儿时期的宝宝口腔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宝宝的口腔内生成白色的假膜,并且有的时候白得像雪一样,因此也被称为“雪口病”。鹅头疮是由白色的念珠菌引起的,常见于口腔不干净或营养不良的宝宝。如果母亲的奶头不干净、奶嘴消毒不彻底或者宝宝在平时接触了感染念珠菌的食物或玩具等,都可能引起鹅头疮的感染。宝宝长牙时喜欢咬手指、玩具等,也是引起鹅头疮感染的原因。

当宝宝感染鹅口疮时,宝宝的口腔粘膜会出现乳白色的斑膜,但宝宝感觉不到疼痛。粘膜的面积大小不一,它会出现在宝宝的舌、颊额或者唇内的粘膜等位置。若将粘膜擦去,可以见到不出血的红色创面。如果鹅口疮感染较轻,不仔细观察口腔,是很难发现的,并且宝宝也不会有很明显的痛感,只在吃饭的时候会出现痛苦的表情。而鹅口疮感染严重时,宝宝会由于疼痛而表现得烦躁不安,伴随有轻度发热的症状。

预防与治疗

1 保持卫生。妈妈在给宝宝哺乳时要用温水清洗自己的奶头,并且保证宝宝的餐具和食品清洁卫生。宝宝使用过的奶瓶、碗、匙要用碱水进行清洗,并煮沸消毒

2 清洁宝宝的口腔。当发现宝宝的口腔内长出白色的絮状物时,可以采用1%的龙胆紫涂抹在宝宝的口腔患处,但要注意在饭后2小时进行,以免引起宝宝呕吐

3 将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后,用此在宝宝的患处进行均匀地涂抹,每隔4个小时用药一次,效果比较明显。对于那些症状严重的宝宝,则可以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进行综合性治疗。给宝宝涂药前,要先将棉球放入宝宝的舌系带两侧用以隔断唾沫,待棉球将患处的粘膜表面吸干之后,方可涂药。家长切切记涂药后不要给宝宝饮水、进食或漱口

流行性腮腺炎——精心调理,认真应对

流行性腮腺炎又被称为“痄腮”,春季是此病高发期。发病期间,宝宝身上会出现发热、腮腺部肿痛等症状。患病初期,只有腮部的一侧出现肿大,大约1天后,对侧也会肿大,有些宝宝仅有颌下腺肿,而无肋腺肿,症状会在一周之内痊愈,并且会获得终身免疫。

预防与治疗

1 宝宝在患病期间要多休息,多喝水,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2 爸爸妈妈禁止给宝宝吃酸性的食物,因为酸性食物会加重宝宝的疼痛

3 爸爸妈妈可以将挤挤干的冷毛巾贴在宝宝肿胀的部位,这样能够减轻宝宝的疼痛和肿胀症状

4 对于那些没有并发症的宝宝,无需让他们到医院就诊,只要在家里调理就好;如果发现宝宝出现高热不退、呕吐频繁、头痛、精神萎靡等症状,则要警惕宝宝是否并发脑膜炎,需要尽快的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急性溃疡性口腔炎——口腔清洁最重要

急性溃疡性口腔炎又称为细菌性口腔炎,它会困扰任何年龄阶段的宝宝。急性溃疡性口腔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宝宝口腔不整洁、粘膜干燥等都会导致细菌的繁殖增生。

患急性溃疡性口腔炎的宝宝会出现口腔粘膜充血、水肿、唾液增多等症状。宝宝的牙龈、舌、唇内侧以及上颚等处都会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有的还会连成一大片。宝宝的溃疡周边比较规则,疼痛明显。此外,宝宝有轻微口臭、局部淋巴结肿大的表现。该病还会导致宝宝发热、烦躁、食欲减退或因局部疼痛而不能进食等情况。

预防与治疗

1 及时控制感染,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治疗的原则是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

2 每日要清洗宝宝的口腔1~2次

3 要注意保持宝宝口腔粘膜的潮湿,要勤喂水,给宝宝补充维生素B、C等,防止口内的细菌进一步繁殖

4 注意观察宝宝溃疡面的大小、深浅以及分布的部位,注意宝宝是否出现体温过高、不想进食等症状,以便及时的处理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严重威胁宝宝生命安全的“杀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为“流脑”,它具有比较强的传染性,6岁以下的宝宝患病率比较高。流脑的季节性很明显,每年的3~4月份是流脑的高发时期。它的潜伏期至少2~3天,最长可以达到一周。流脑发病很急,宝宝身体会突然发热,并且会出现剧烈的头痛、恶心、皮肤抽搐、颈部僵硬等异常状况。严重的流脑会让患者在数天之内死亡,或者留下下脑性瘫痪、脑积水等后遗症。有些宝宝除伴随有发热、呕吐之外,还会出现睡眠不安、腹泻等症状,这容易被家长误以为是上呼吸道感染或消化不良。

预防与治疗

1 家长应该保证宝宝的饮食清淡、流质、容易消化,并且要给宝宝补充水分,让宝宝多饮水。

2 室内必须保证空气新鲜,屋内整洁。

3 可以采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来消灭脑膜炎双球菌,宝宝在经过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后,1周左右会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