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他的学习成绩不错,热爱劳动,但在上课时。课堂纪律不是很好,注意力总是集中不起来,嘴巴嘟嘟囔囔,激动起来会大声地笑或者说出来,影响课堂纪律。'老师多次提出批评,但效果不明显。
事实上,像这个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的孩子不少,他们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爱做小动作,不仅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他人。
纪律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有规矩方能成方圆。纪律是为适应家庭?集体以及社会需求而制订的,它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制订纪律的目的,不是剥夺孩子的自由,而是为了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为孩子成长提供的捷径。
纪律首先是服从,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团队,部门服从组织。没有服从,就没有团队的胜利,当然也就没有个人的成功。团队运作的前提条件就是严明纪律,服从上级。所有的宏伟蓝图?长远规划等都必须在服从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否则一切的计划都等于零。
纪律是一种行为准则,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规范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它规定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社会生活中。纪律一旦确立,不管人们愿意或不愿意,都应遵照执行。
孩子不遵守纪律,让家长伤脑筋。特别是老师向家长告状"之后,家长总是着急得不得了,说孩子,不管用,又不能到学校看着他们,简直无计可施。
其实。培养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必须让孩子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做好微不足道的小事,是让孩子养成遵守纪律习惯的起点,只有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首先,要让孩子了解遵守纪律的好处:在利于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能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李嘉诚说:思想成就行为,行为成就习惯,习惯成就性格,性格成就命运。"所以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终生有益。
其次,要让孩子培养自己的毅力,控制自己的言行,做该做的事。可以用警句帮孩子提醒自己。
成功者与失败者只有一个重要的差别,那就是毅力。"
坚韧是解决困难的钥匙,毅力是胜利成功的要诀。"
成功需要很强的自律能力?顽强的毅力:坚持,坚持到底!"
追求理想要奋战不懈,坚持到底有恒则成。"
要成就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你的今天是你的昨天决定的,你的明天是你在今天积累的成果。"
上课铃声一响,喧闹马上变为安静,师生们各就各位,有的班上课,有的班做实验,有的班进行体育锻炼;上课时,课堂活跃而精力集中;实验时,人人动手而又井井有条;锻炼时,整齐划一,学习听从指挥。这些现象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能使学习和生活变得有条不紊,这种力量就是——纪律。
孩子守纪律的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制订一些规矩,使孩子按规矩要求去做,使他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从小就懂得按规矩办事,为长大做个守纪律?有礼貌的好孩子打下良好基础。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将来他们总要进入学校,步人社会,不管他们走到哪里,都会有纪律的约束。两岁半的孩子已经初步具有判断是非的能力,懂得对与不对了,这时是培养他们遵守纪律的好时机。
父母从小培养孩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可以从以下内容和方法人手。
J。学习遵守日常生活中盼规矩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遵守纪律。比如,节日里全家人聚会吃饭,饭菜已经上桌,要等人齐了再开饭,孩子很可能不愿意等,这时候,就要告诉他应该等人到齐了一起吃的道理,并且可以让他帮忙请长辈们入座,他一定会很乐意去做。再如,在游乐园中玩滑梯?坐碰碰车?坐飞机等都要排队等待,这时就要教育孩子要排队等候。慢慢地,孩子就懂得凡事都需要遵循规矩,在集体和社会中要遵守纪律。
2.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靠纪律的约束可以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也是对孩子性格培养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些孩子在学前阶段(如在幼儿园?家里?学前班)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按父母?老师要求做事的习惯,以致入学后纪律不好,甚至不懂得遵守纪律。
j
一个人的各种习惯是互相关联的,好习惯如此,不良习惯亦如此。一个孩子,如果玩具乱扔,文具乱放,不按时起居,不正经吃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生活没有规律,肯定不会有很好的纪律性。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必须坚持从培养他们良好习惯人手,要求要简明?合理,坚持下去不动摇,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与老师配合,培养孩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3.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
有些孩子不遵守纪律,是由于对老师缺乏信任和亲近。如果是由于这个原因。父母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从建立师生感情人手。首先,家长要尊重老师,不要当着孩子面说长论短,应以理解的态度对待老师。
其次,父母要给孩子耐心讲尊师的道理,讲程门立雪"等尊师故事,说服孩子消除对立情绪。再次,对老师的缺点进行客观分析,适当时机以委婉的方式跟老师交换意见。此外,父母还可以主动带着孩子找老师,和老师一起讨论教育问题,要求孩子支持老师工作,主动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
一旦师生关系融洽,孩子的纪律情况就会有所改善。
4.培养孩子的学习髯趣
有些孩子不遵守纪律,是由于缺少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一种动力,对感兴趣的学科,孩子上课就遵守纪律;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上课就可能乱说乱动。意志品质好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强,表现不明显;意志品质差的孩子自我控制力弱,问题就比较大。因此,解决这些孩子的纪律问题,应该从培养?强化孩子的学习兴趣人手。
5.父母要帮助孩子辩另Ij是非
有些孩子不遵守纪律,是因为是非观念淡薄,思想意识有偏差。父母应与老师多沟通,仔细分析,共同帮助孩子辩别是非,提出改正措施。对这样的孩子,建议老师在班上安排合适的工作任务,使他们在为同学服务中提高自信,提高威信,从而提高自我约束的能力。
6.让弦子从小券成学珐?知法?乎法的好习惯
由于年龄的关系,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正是进行法制知识教育的最好时机。但是仅仅让孩子知法是不够的,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要求我们必须守法,在法律的约束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只有从小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公民。
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益的人,就应该从小严格要求他们守规矩,遵守学校或家里规定的生活和学习制度。可能这在开始执行时会有些困难。但只要父母坚持?循循善诱,孩子一旦养成习惯。就能自觉遵守了,而且,一旦改正了孩子的任性,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就会坚持认真的态度,就具有坚忍顽强的好品质了。
培养孩子守纪律的习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父母必须与老师密切配合,调动孩子自身积极性,持之以恒才能见效。
教子箴言
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
——(中国)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