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
15460300000088

第88章 八?让孩子博诲式明私仪

小杰平时表现很正常。可是每当家里一有客人来,就像个小皮猴似的,又蹦又跳,异常兴奋,并且谁的劝告也不听,令妈妈非常头痛。有一天,孙阿姨来家里玩,小杰一下子跳到沙发上,把沙发布使劲揉了又揉,接着拿过玩具枪挥来舞去,一不小心碰到孙阿姨的胳膊,哗啦"一下,她手里端着的茶水溢出杯来,弄了孙阿姨一身。

小杰一见自己惹了祸,悄悄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去了。妈妈连声抱歉,孙阿姨嘴上说不要紧",可笑得挺尴尬。妈妈气晕了,这孩子平时好好的。怎么家里一来客人就这样呀?

以上故事中的小杰,并不是个坏孩子,可他不懂得待客的礼仪,所以,才让妈妈面子上过不去。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等。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交往,父母帮助孩子告别不文明的言行,具体可以依据和参照中小学生的《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

个人礼仪

个人礼仪包括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几个方面。

从仪容仪表说,主要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

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能当着客人面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

2.公共场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有很多,主要包括走路?问路?乘车?购物?看戏等方面。走路除了注意体态姿势之外,要遵守交通规则,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如见到熟人需要交谈,应靠边儿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行人互相礼让,青年人主动给长者让路,健康人主动给残疾人让路。

3.待客礼仪

如家中要来客人,父母一般事先有所准备,如把房间收拾整洁。其实,孩子也要学会招待客人。例如,迎接客人进屋,帮助客人放衣物,请客人在合适的位置落座;问客人喝什么饮料,主动送上,要双手呈?接物品;

要主动?大方地与客人交谈;客人要走时应礼貌挽留,说您再坐一会儿"?再喝杯茶吧"等;要送客人一段距离,说再见"?欢迎您再来"。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这样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长大后,他们才会拥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其打开局面,发展事业。如果孩子缺乏教养,不懂文明礼仪,对别人采取不欢迎态度,那么他们将来怎么发展事业?立足社会?

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以,文明礼仪要从孩子小时候培养。但是有些父母认为,现代社会懂不懂文明礼仪没关系,只要学习好?有真本事就行了。其实不然。想一想,现在有些孩子说话没大没小,家里来客人不懂礼貌,饭桌上挑挑拣拣旁若无人,浑身汗味不洗,不剪指甲……

这些孩子如果不教育?不矫正,将来会是什么样?同时,在孩子小时候培养文明礼仪习惯,与孩子天真无邪表现并不矛盾,越是懂礼仪的孩子,越能获得自由发展的广阔天地,越会受人们欢迎。

要想培养孩子的礼仪意识,家长首先要重视礼仪,提高自己的礼仪意识,如果自身不重视礼仪,就无法教育孩子。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成为有气质?有风度?有教养的文明人。要使孩子变得有教养,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重培养孩子个人礼仪。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从行为举止?谈吐?着装几个方面注重孩子的个人礼仪,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2)不要认为霸道是一种强势。当下,有一些青少年朋友因为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而认为人太老实了不好,就是要霸道一些,才不受欺负。但是只要留心注意一下周围真正事业有成的人,有几个不是讲文明?有礼貌的?

(3)掌握公共场合的礼仪常识。学会公共场所的礼仪。当孩子在公共场所的时候,要在走路?问路?乘车?购物等方面学会在这些地方应该表现的行为举止。

(4)注意个人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讲究个人的装扮,以良好的形象示人。

礼仪于生活之中无处不在,只要家长重视,以身作则,随时说明要求,按要求去坚持训练,发现孩子有不讲文明礼仪的行为及时指出并当即改正。这样就能逐步培养起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

教子箴言

把子弟的幸福奠定在德行与良好的教养上面,那才是唯一可靠的和保险的办法。

——(英国)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