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命是一种基本的职业操守,是一种忠于使命的精神,体现着一种完美的执行力、一种积极主动的意识、一种拒绝借口的工作态度,一种重视结果的责任心,是一种源自内心的价值观,更是一种高效完成的任务的策略,一种迈向成功的方式,一种无往不胜的竞争力。
一度热播的电视剧《亮剑》,向人们传达了一种大无畏的“亮剑精神”,即面对强大对手,不管实力有多悬殊,也要毅然亮剑,不要有丝毫的退缩。在工作中,员工也同样需要这样一种“亮剑精神”,无论面对什么样的任务,都要敢于复命,而不是逃命。
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提到了“复命”的概念——复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意指每个人只有回到根本,沉下来,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
复命的英文是:Report on completion of mission,完整翻译过来就是:执行命令后回报。在企业中复命就是员工坚定地、无条件地接受、完成和兑现任务,毫不托辞,绝不退缩,对自己岗位上的一切工作负责到底,对自己肩负的职责与任务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并在第一时间给予答复和反馈。
在联邦快递公司,复命意识早已融入每个人的血液之中;在微软,复命这个字眼贯穿着每个人行动的全部;在惠普,没有复命理念的人将被无情淘汰……
俗话说:“恭敬不如从命。”态度千好万好,不如你去实际做一些事。“复命”代表着一种精神,是一种执著、一种魄力、一种责任。
一家健身器材公司决定找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到另外一座城市去建立一个新的市场拓展点。可是当老板宣布了这一决定后,那些老员工都低下了头,没有人愿意去。的确,开拓新市场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一旦砸了,自己也推脱不了责任,谁愿意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就在大家沉默的时候,作为新员工的小琴举起手说:“报告老板,我想去。”
大家把目光都投向她,好像在说:“老员工都不敢接受的挑战,你刚来几天逞什么能?”老板也有点儿不相信,说:“但是,你……”老板话还没有说完,小琴便抢着说:“虽然我是新员工,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全力以赴,一定能克服困难,顺利完成任务。”
出于对新员工的考验,老板同意了她的要求。下班后,小琴听到同事在偷偷议论:“一个黄毛丫头,翅膀还没长出来就想飞,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小琴也为自己一时的冲动有些后悔。回到家中,家人也指责她少不更事,刚去公司,不可能担当如此重任。别人的不信任反倒让小琴想尝试,她想:“我就不信做不好,既然你们认为我做不到,我偏要做好给你们看。”
老板对小琴的胆识很赏识,专门为她制订了一套严谨的工作方案,并在后方提供咨询服务。经过半年的艰苦奋战,小琴终于在那个城市建起了一个稳定的市场拓展点,规模不断扩大,发展势头很快。公司的人都开始对她刮目相看,她也理所当然地成了那里的部门经理。
所以,对于身处职场的我们来说“复命”不再仅仅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必然。在工作中你不仅要培养这种“复命精神”,更要培养一种使命感,一种自觉“复命”的工作态度。作为一位职场新人,小琴的“复命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使命感来自一种自动自发的态度,一个人一旦有了使命感,就会变得非常认真和努力。在工作中培养一种使命感,是为了和企业文化相连接,增强工作动力,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做。
当然,在履行复命精神的过程中,除了要“敢”的精神,还要有“会”的技巧,也就是要“及时复命”。
一家单位的领导和一个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在电话里大声吵闹起来,领导气急,“砰”地挂了电话,当即写了封信,要秘书立刻传真过去。秘书接过去,见信里充满谩骂、羞辱之词。知道领导一定正在气头上,所以秘书犹犹豫豫,一边考虑这封信是不是要发,一边又忙开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单位又要进货了。把市场跑了个遍,那位领导才发现其他供货商所报的价格都比原来那个供货商所报的价高。可是一想到自己曾经在信里那样冲人家发火,怎么也不好意思开这个口。看着单位成本不断攀升、利润下降,领导心理一直为那封信造成的损失耿耿于怀。
很长时间后的一天,领导和秘书谈起这件事引起的苦闷,秘书笑着说:“其实这封信根本就没发出去,当时看您是一时发火,所以我犹豫后就没有发这份传真。以后进货还是继续找他吧!”秘书话未落音,领导怒目圆睁,大声吼道:“没发,你怎么不早说呢?早说,单位就不至于遭受这么大的损失!”听到领导的斥责,秘书惊呆了,她还以为自己压下传真会因此得到表扬呢。秘书第二天就被调离这个岗位了。
试想一下,如果这位秘书知道“及时复命”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糟糕的结局了:单位损失,自己被“贬”。如果他在事后这样告诉领导:昨天工作太忙,这份传真我一直没有发,请看……这个时候,领导就可以很冷静地决策了。
这个故事对“及时复命”的阐述得淋漓尽致。及时复命的要领在于双方要保持信息的通畅,对交代给你事情的人负责,帮助他有效地理顺头绪,及时高效的解决问题。
总之,对待工作任务,我们不能“逃命”,而是要敢于“复命”,而且要“及时复命”。这样才可以让自己把能力发挥到最佳状态,发挥最大潜力直到完成复命,让企业制定的目标逐步实现和超越,达致企业与个人的“双赢”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