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15467600000004

第4章 奇妙的“心理除法”

“马老师,最近我感到学习压力特别大,您说应该怎么办?”心理咨询室里,一个初中男孩把这样一个问题摆在我面前。

面对他的问题,我想到不少中学生来信来访,诉说学习考试给自己带来的压力的苦恼,问我应该怎么办。于是,我说:“所谓压力,常常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心理压力。所以,化解心理压力的一个挺不错的方法叫做心理除法。”

“什么叫心理除法?”男孩很是好奇。

“先听马老师自己的一个故事。”我说,“十几年前,一家出版社约我写一部关于青少年心理的书。恰好赶上暑假,全书10万字,按计划暑假里完成初稿。那时候还不用电脑,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写出10万字,这个总数目真是让人够犯憷的。正犯憷的时候,忽然想到:按天计算一下如何?这样一算,每天不过两千字。顺着这思路算下去,每小时才200字。怪,虽然事实上工作量还是那么大,可这时候心理压力却烟消云散了。这就是心理出发的作用。”

男孩感到很有兴致:“您说的心理除法,就是把一个大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

“对。”我肯定地说,“这种把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层次的小目标的方法,叫做目标分解法。它可以分散人对总目标的注意,而着眼于一个个较容易达到的小目标,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提高活动的效率。由于这种分解只是心理上的,所以有的心理学家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心理除法’。你们平时的学习也是这样。比如,暑假里各科作业算起来共有300个练习题。看总目标真是不小。但是你一旦把它分解,每一天其实不过5 个练习题。于是,你就一点心理压力没有了。”

男孩领悟的很好:“我知道了,目标小了,就没有压力了。”

“可是,有些同学就是不会把学习的总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目标。”我继续分析说,“一个学期开始了,给自己定的目标倒是够远大的。而后,经常的是为这个“远大”的目标发愁,总想着一下子实现目标,又不可能,于是,白白地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还有的同学目标定的不小,可就是不肯做好眼前的一件一件的极小的事,比如,弄懂一道习题,记好一个英语单词,学会一个成语,等等。这些事情这些小目标是很容易实现的。为什么不尽力达到小目标而空为大目标发愁犯憷呢?”

“我就是您说的前一种情况,总是记着大目标,没有及时地把它分解成小目标。”男孩深有感触地说。

“人生的成败,常常在于能否做好应该做的一件件小事。”我说,“同学们的学业的成败不也是如此吗?何必为大目标徒增心理压力?所以,马老师一直喜欢讲这样的话:别只是记住了‘志当存高远’,还是先办好眼前的一件件小事吧。”

男孩说:“您的话真是让我又懂得了一番新道理。”

我笑了:“那就把你学习上的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的小目标吧。目标越小越容易实现,越能给你信心和力量,越没有心理压力,就越能轻装前进一步步走向你的大目标。这可以说是心理除法的妙用了。”

男孩起身和我告别:“心理除法真奇妙,我懂了。”

“与教师一起思考”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把被试分为3组,让他们分别向着同样距离的3个不同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何时才能走到头。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阵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由此,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们的行动有了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并能把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人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就会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总之,目标越具体越容易达到目标。于是,心理学家提出了目标分解法。

这启示我们,真正睿智的教师,关键不是善于教导学生胸怀大志,而是善于帮助学生随时明确眼下该干什么,正所谓把握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