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这样享天年:朱世增教授谈
15469100000011

第11章 第九讲:运动与养生

广义的“运动”,当包括本文的前三讲《吐纳与养生》、《唾液与养生》、《导引与养生》。本文的“运动”,主要是谈体育运动。一般来说,体育运动目的有二:一是以竞技、比赛为目的;一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我们讨论的是后者。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体育运动,因人而异又分为两种:多数人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求防病延年;另一部分人为了减肥、健美,保持体型和青春活力。

有鉴于运动目的的不同,下面以慢跑为例,分析各个不同时间段的生理变化,以资参考。

在谈慢跑之前,先谈一下运动与心跳、呼吸、血液、氧气之间的关系,以便对运动有更深的了解。

人体各组织细胞所需要的氧气,是由血液中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携带,输送到全身的。人体运动,耗氧量加大,心跳不得不加速,以使更多的血红蛋白携带氧气补给人体。心跳在加速的同时也在加强,即加强每次心跳搏出的血液量。与此同时,肺的呼吸加快加深,以吸入更多的氧气供机体所需。心跳与呼吸次数是成正比例的。运动引起的生理变化,是人(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本能,不受主观意识制约。

专家认为,跑步(慢跑)开始的5分钟内,心脏为了适应身体的运动而进行调整,心跳明显加快,以便给全身供氧。但心跳加快的程度是不均匀的,所以被称为“心脏适应期”。跑步超过5分钟后,心脏已经适应跑步运动,心跳开始有力而均匀,并能随时根据运动量的大小作出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身体的血液供应。

一般说来,跑步在20分钟之内,提供运动能量的,主要是体内储存的糖原,特别是肌肉和肝脏中储存的糖原,这些糖原在血液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跑步超过20分钟后,体内储存的糖原大部分被消耗,供给能量的主要来源则是脂肪。脂肪所提供的能量远远比糖原大得多。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跑步,时间不应该少于5分钟,否则正在心脏适应期,是不能提高心肺功能的。超过5分钟后,再适当地延长时间,心肺功能就会逐渐提高,达到健身的目的。

以减肥、健美为目的的跑步,时间则不能少于20分钟,因为只有体内糖原消耗完以后才能消耗脂肪,20分钟之内是达不到减肥目的的。

以上是以跑步为线索,分析人体的生理变化。跑步应属于运动强度中等偏上的体育项目,运动强度低的,糖原消耗尽的时间要晚一些,而运动强度高的,糖原消耗尽的时间要早一些。读者可依此作为参照值。

下面谈一下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又叫“有氧代谢运动”。它是美国人库珀博士最先提出的,现已广泛被全世界所接受。

一、有氧运动的要求

1.最适运动量:按一定的训练强度,完成一定的运动量,使心率提高到规定的心率范围,这一心率范围称为最适运动量(后文有计算方法),即最适合人体的运动量。

2.持续时间:运动达到最适运动量的心率后,须持续运动,保持此心率15分钟以上,方能达到运动的目的。

二、有氧运动的种类

有氧运动简便易行,室内室外随时可做。

室外的有步行、慢跑、游泳、跳绳、骑自行车、集体舞、交谊舞、健身操、扭秧歌、太极拳等。

室内的有原地跑步、上下楼梯、骑固定脚踏车、跑步机、阶梯有氧运动(地板上放一个小凳子,踏上踏下来回运动)等等。

三、有氧运动的作用

1.增强心脏功能:通过运动,耗氧量加大,心跳加快加强,保证机体血液、氧气的供应。从而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度,增强心脏功能。

2.提高肺功能:通过运动,耗氧量加大,呼吸则加快加深,保证机体氧气的供应。从而使肺活量(肺细胞参与呼吸的数量)增大,肺功能得以提高。

3.改善血管弹性:运动加速血液循环,可增强血管的坚韧度,有助于调节血压。

4.防止动脉硬化:运动能消耗体内大量的脂肪,使血中胆固醇含量下降,同时产生较多的能抵抗动脉硬化的高密度脂蛋白,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5.增强体质:运动能增加周围组织开放的血管数量,改善微循环。能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加强供氧能力,提高身体耗氧量,改善全身状态,增强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进程。

6.减肥: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可消耗体内的脂肪,这些脂肪大多是体内储备起来多余的脂肪,如腹部脂肪。而体内生理所需的正常脂肪是不会被消耗的,这是人类进化中所获的本能。

四、有氧运动注意事项

有氧运动虽然是中、低强度的运动,但要求达到最适运动量和持续时间。欲达此目的,需注意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体力较差或患有疾病的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慢慢加大运动量,逐步延长锻炼时间。如从走步开始,从较慢逐渐加速,使心跳次数慢慢增加。锻炼一段时间后,可改成慢跑,使心跳次数逐渐达到最适运动量。时间可以从10分钟开始,渐渐增加到15分钟、20分钟、30分钟乃至1小时。

2.勿求速成:锻炼时不要因急于达到最适运动量而过度运动,有氧运动强度不能过大,过大则适得其反。量力而行,感到疲劳时则休息,调整。

3.持之以恒:有氧运动,实际上是一种动态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偶尔为之,就失去了意义。最好每日1次,至少也要做到每周4次,否则收不到预期效果。

五、最适运动量的测定

人的年龄、身体条件各不相同,确定适合自己的最适运动量,简便的方法是通过脉搏测量运动时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计算方法如下:

170-年龄=每分钟脉搏次数(最适运动量)

如一个60岁的人,那么他在运动时脉搏当是170-60=110次;40岁的人,就应是170-40=130次。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有氧运动并不是某种、某类运动。有氧运动,是各种运动的运动量达到最适合人体的程度,并持续15分钟以上,能起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作用的体育运动。

与有氧运动相应的是无氧运动,例如举重、短跑、健美训练等。这是短时间内的剧烈运动,使用的是爆发力,运动者的身体是依靠无氧代谢,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能量。这类运动虽可增强肌肉力,但会增加心肺负荷,不能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不适合中老年人。

古人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比喻运动与养生的关系。是说门轴因转动而不被虫所蚀,水因流动而不腐臭,人体因运动而强健,实至理名言。

运动与养生的关系,大致如上。

本文谈了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运动量之大小、时间之长短,决定了人体的生理变化及提供能量的物质不同,并重点介绍了有氧运动的意义、要求和作用。全文显得复杂而零乱,编一歌诀,词语虽粗俗不雅,然能起提纲挈领之效。兹录于下:

运动养生说慢跑,五分钟内是胡闹。

二十分内耗糖原,强身健体心肺好。

运动量大时间长,健美减肥瘦身了。

有氧运动有两条,最适运动查心跳。

一百七十减年龄,十五分钟不能少。

持之以恒莫间断,活过百岁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