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患上糖尿病的第一年
15469900000020

第20章 在什么情况下才需实行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若经饮食疗法和运动疗法后,血糖仍然不能完全控制,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具体来说,饮食疗法是基础,运动疗法是手段,药物疗法是关键。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可以纠正代谢紊乱,改善生活质量。降低血糖,减轻症状,维持正常体重,保持正常体力,保证正常生长发育和妊娠过程。主要措施是应用降糖药物和饮食疗法相结合。

理想控制血糖的关键是要做到按时、按规律服药。定时服药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很重要,有些药物全天都有调节血糖的作用;有些药物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能产生作用。医生会视患者的饮食状况去调整药物,有些药物可因未用餐而停一次,有些则必须继续服用。不按时服药,血糖会忽高忽低,容易让胰脏细胞负担过重而凋亡,同时因为血糖的变化,引发代谢紊乱,并会加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在本书第一章我们就已经知道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其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必须依赖外源胰岛素治疗维持生命。2型糖尿病多见于30岁以上中、老年人,其胰岛素的分泌量可能相对缺乏或偏高,病因主要是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相对缺乏并存。妊娠期糖尿病是源于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不过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妊娠期妇女分泌的激素(荷尔蒙)增加所导致的。妊娠期糖尿病也可能在分娩后自愈。

胰岛素是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发生了抵抗。糖尿病与其他疾病不完全相同,其治疗的基础是控制饮食中动物脂肪的摄入,增加食物纤维(各种蔬菜)的含量。同时,患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通过饮食调理和适当运动,一般症状较轻的糖尿病可以不需要吃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就能得到控制。但在饮食和运动治疗不能有效降低血糖时,需药物治疗。

经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几乎占90%以上,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应针对其病因,注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可选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胰岛素增敏剂可增加机体对自身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自身的部分胰岛素得以“复活”而充分发挥作用,这样就可使血糖能够重新被机体组织细胞所摄取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达到长期稳定和全面控制血糖的目的,使人体可长久享用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使糖尿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预防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则必须靠直接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仍应坚持饮食调理和适当运动。糖尿病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应避免进食糖及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减少进食高脂肪及高胆固醇食物,适量进食高纤维食物,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运动的选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应尽可能做全身运动,包括散步和慢跑等。才能达到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