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1421,假如历史可以重来(历史新知书系)
15471500000001

第1章 序言

“1520年11月28日,星期三,我们驶出狭隘的海峡,陷入太平洋中。我们已经有三个月又二十天没有吃过任何新鲜食物。我们吃饼干,其实那东西以不成其为饼干,而是爬满蠕虫的碎屑,因为虫子已经把好的啃光了。而且它还发出一股鼠尿臭。我们喝的是黄水,储存多天,臭的令人作呕。我们也以牛皮充饥,这些牛皮本来是盖在主帆顶端以防磨损桅索之用的,由于风吹日晒雨打,已经非常之硬。我们先把牛皮浸在海水里四五天,再在余火灰烬上烤一会,然后再吃;我们常吃木板锯屑。老鼠的价格是每只半个杜卡杜(相当于1.16元金币),但那时连老鼠都买不到了。我们有些船员的上下齿龈都肿了起来,怎么也无法吃东西,因此活活饿死。死于这种病的有十九人,其中包括(巴塔尼亚)巨人和我们从韦尔津带上船的一个印第安人。”

这是麦哲伦船队中安东尼奥·皮加费塔刚刚寻找到麦哲伦海峡后的一篇航行日志,安东尼奥·皮加费塔的航行日志最后被整理成《首次航渡世界》一书,这使得人们对麦哲伦船队的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有了清晰的了解。

我们暂且记住这段充满艰辛的文字,因为此后你会得到一个强烈的对比——注意一下日期,那时是1520年,也就是郑和下西洋后整整100年,麦哲伦及欧洲大多数探险仍然是几艘寒酸的破船,这与郑和那数万人奢华无比的庞大船队简直无法同日而语。自15世纪初,大明帝国和欧洲基本一直在同一历史时期进行各自的航海活动,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提起欧洲我们总感到既愤怒又羡慕。

公元476年,罗马城再一次被北方蛮族攻破,而这一次,罗马帝国再也没有站起来,只剩下了东部的拜占庭帝国依然固若金汤,罗马帝国作为一个完整、宏伟、无与伦比的大帝国已经崩塌了一多半,拜占庭帝国尽管仍然显得富有、强大和不可战胜,但也无力挽回这一切了。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进入了一个黑暗时代,整个欧洲都处在宗教和贫穷之中,宗教和诸多小王国导致这片大陆处在无穷无尽的纷争之中,而最重要的是,拜占庭帝国实际上已经不再被欧洲人认可,宗教分裂导致东正教和天主教矛盾重重。而更为可怕的是,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先后兴起导致拜占庭帝国腹背受敌,东西方贸易的主导权实际上被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先后控制,这最终使得整个欧洲陷入一个贫穷时代。

在欧洲这段最黑暗的时代里,只有环地中海区域的一些亮点还是熠熠生辉,那就是君士坦丁堡、热那亚、威尼斯等少数几个城邦,他们也是依靠捡拾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残羹冷炙才生活的体面一些,他们只能依靠传统的地中海海上优势才勉强与这些伊斯兰教国家抢得一份市场,而他们的不少财富也是依靠商业从本来已经贫穷的欧洲获得的。

这种贫穷和宗教矛盾使得欧洲国家在这段时期内几乎毫无作为,反而刺激了欧洲各国纷纷寻找出路,地中海东岸地区依靠与奥斯曼帝国做些生意聊以度日,西班牙、葡萄牙等国转而向大西洋深处和非洲西海岸探寻,看看能否找到通向东方的海路;法国等欧洲内陆地区惶恐不安,有些不知所措;北欧地区则重新走上了海盗之路,频繁南下劫掠……

其实,在这时期,不仅欧洲进入到海洋时代,整个世界除美洲和非洲外,东亚和印度洋阿拉伯海区域也都进入到一个海洋时代,因为人类这时的船舶建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航海知识也有了深厚的积累。大明帝国这时实际上是最具航海优势的,但东方与欧洲不同的是,它不是受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封锁而陷入贫穷,而是来自帝国内部的政策:“海禁”,这种政策处于帝国统治者的两个目的:官方贸易垄断和防止民间与外部交流,但政治学家们的思考往往事与愿违,正是这种政策导致帝国的海疆成为帝国的忧患之地。

欧洲为了摆脱贫穷,一直希望打破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封锁,因此最终导致了十余次的“十字军”东征,但伊斯兰教徒们建立的堡垒如此坚固,一群欧洲乌合之众还是没能打破这种包围,这最终迫使欧洲人不得不向大西洋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