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动物世界大百科
15481400000119

第119章 食肉动物共存之谜

有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疑问:食肉兽都是吃肉的,它们必有强弱之分,怎样才能长期共存一处呢?对此,德国法兰克福动物学会的两位生物学家,把他们多年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考察七种食肉兽之间的既斗争又统一的奇妙关系公布于世,做出了他们的回答。

在干旱的卡拉哈里沙漠,生活着狮子、斑鬣狗、野狗、棕鬣狗、豹子、猎豹、黑背胡狼等七种主要食肉兽。生物学按它们的权力顺序,从强到弱依次列出了七份档案:狮子——占绝对优势的头号强者。斑鬣狗——第二号强者。它是最大的鬣狗,个头仅次于狮子,它们高傲而狰狞的面目,往往使除狮子以外的其他食肉兽退避三舍。野狗——成群的搜食者。棕鬣狗——卓越的幸存者。它是世界上四种鬣狗中最珍稀的一种,由于对南非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适应能力极强,所以在卡拉哈里沙漠中一直保持着可观的数量。豹子——孤独的潜随猎物者。它性情虽然凶猛,但个性孤独,平时喜欢伏在树木的横枝上,伺机袭击过往的动物。猎豹——忧心忡忡者。它是兽类中的奔跑冠军,但见到其他食肉兽时总是忧心忡忡,显出一副又顺从又胆怯的模样。黑背胡狼——足智多谋的获食者。它在七种食肉兽中虽是最弱者,但凭其足智多谋的才能,常常可以智胜所有竞争者而获得丰盛的美餐。

夜幕笼罩下的卡拉哈里沙漠,万籁俱静。一头大雄豹拖着刚捕杀的跳羚,急匆匆地朝一棵槐树走去。嗅觉灵敏的黑背胡狼闻到了跳羚尸体的美味,成群来到豹子跟前,绕着它跳跃、吼叫,但不敢上去抢食,估计是在等待“援兵”的到来。果然不出所料,黑背胡狼的吼叫,通报了附近的棕鬣狗:“这里发现了食源,快来!”

顷刻间,两只棕鬣狗便大步跑来,做出了要轰跑豹子的架势。说来奇怪,豹子见了棕鬣狗,服服贴贴、乖乖地放下猎物,走了。这时,两只棕鬣狗分享羚肉,所有黑背胡狼也急忙扑上来,撕食美餐。

论强弱,棕鬣狗强于黑背胡狼,可是它们没有把其赶走,而是允许黑背胡狼共进美餐,这或许是对它们“通风报信”的犒劳吧!

在七种食肉兽之间,虽然互相残杀的事例也有,但是并不严重。

据多年实地观察,狮子虽然偶尔捕食棕鬣狗,但它们主要以有蹄动物为食。豹子可能是捕杀其他食肉兽最多的野兽,例如黑背胡狼、幼棕鬣狗、幼狮等,它都吃,不过它主要以草食兽和啮齿动物为食。

棕鬣狗则群居穴内,这就使食肉兽偷食的机会大为减少。斑鬣狗和野狗在卡拉哈里沙漠中虽分别属于二、三号强手,但它们的数量很少,影响不大。至于猎豹,生性胆怯,不敢袭击其他六种食肉兽,只能凭自己快速捕猎的技能,杀死许多草食动物,为自己提供一部分食物。这样一来,七种食肉兽在卡拉哈里沙漠上的关系是:各尽其能,相互依赖;虽有冲突,无关大局。这就是它们能长期共存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