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五千年未解之谜
15488600000006

第6章 商纣王并非暴君之谜

小说《封神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著作。它在武王伐纣的背景下,写了一系列正邪斗法、神妖混战的故事,在民间影响广泛。书中的主要人物商纣王,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暴君。那么,历史上的商纣王是不是这样的呢?商纣王,名叫帝辛,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残忍暴虐、荼毒四海、重用小人、不敬祖先、不信忠良等种种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后来,纣王失去士气和民心,终于被武王所打败。他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他的妻子妲己也被武王送上了断头台。商纣王真的会这样残暴么?

据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怀疑过,认为是有人故意把天下的罪恶都附加在商纣王的头上。近代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在考察了商纣王的70多条罪恶发生的次序之后,发现他的罪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越多。也就是说,是后人编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大打了折扣。那么,为什么要有意地丑化商纣王呢?原因之一是他的政敌别有用心地宣传。比如奢侈腐化、暴虐荒淫、镇压反叛、铲除异己,这是一切帝王的共性,并非商纣王所独有。这些劣迹为什么表现在商纣王身上就那样骇人听闻、令人发指呢?原因之二是把罪恶之源引到女人身上。妲己本是纣王剿灭苏部落的战利品,也是纣王的玩物。可是,武王伐纣1000年后的《列女传》却把劣迹都归于妲己一人,这就是“女祸亡国论”。

其实,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本性凶残的帝王我行我素,独断专行,并不受女子所左右,怎么一旦亡国灭身就把女人当成替罪羊了呢?原因之三是抹杀商纣王的历史功绩。据说,商军如秋风扫落叶一样,一直打到长江下游,降服了大多数东夷部落,俘虏了成千上万的东夷人,取得很大的胜利。从此以后,中原和东南一带的交通得到了开发,中部和东南部的关系密切了。中原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东南地区,使当地人民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了生产。实事求是地说,这个历史贡献应该归到纣王身上。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有待历史学家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