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中老年健身舞蹈
15489200000010

第10章 养生太极扇

如今,许多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的中老年人特别喜欢一种太极养生的活动。即有武术锻炼的特点,也是养生舞蹈的形式。

养生太极扇,脱胎于养生太极剑,取法于武术、太极及古导引之长,融诗歌、书画、戏剧、音乐为一体,以中医的经络学说、气血理论为指导创编而成。

在套路编排上它疏密得当,错落有致,清而不杂,化俗为雅。

在动作组合上,于朴实中现规整,虚实中藏惬当,可谓无势不新,但却势式不离传统。这样,就给习练者较好地发挥技艺创造了有利条件。

养生太极扇,虽仅有36个动作,但就其动作性质而言,可分为“以柔为主、以刚为主、寓刚于柔、刚柔相济”四大类。下面就从这四个方面简述一下养生太极扇的特点。

以柔为主

养生太极扇中“以柔为主”的动作有:神童指路、矫然立鹤、展望前程、雁落平沙、拨云见日、指点迷津、月临天宇、孔雀开屏等。这就要求习练者要根据动作的“柔性”进行身心调整。

在调心方面:要体现宁静、祥和、稳健的风范,以饱满的精神来烘托习练者的勃勃英姿。

在调息方面:(一吸一呼为一息),要求习练者吐故纳新,呼出吸入,既要做到细匀深长,又要做到流畅自然,不生硬、不勉强、不憋气。如能以这样的呼吸方式与动作之柔性相配属,不仅能较好地提高习练者的心肺功能,而且能使其发挥出从容不迫、意气昂扬的演练效果。

在调形方面:习练者的“柔”,是指在“松”的基础上,全身各个关节、各条肌肉,宜做到不僵不滞,舒适自然而协调得体,其动作宜体现出委婉流畅、节奏分明而细腻。这既有助于疏导全身经络、畅通气血、滑利关节、活血化淤,又有助于习练者举手投足皆具尺度、起落疾徐舒展大方的舞姿发挥。

以刚为主的特点

养生太极扇中有一些动作是以刚为主的,如:金鸡食米、鲁阳挥戈、彩云罩顶、独立寒秋、青龙卷尾、梅雪争辉等。这些动作从其结构来看,多带有一定程度的技击性质,为了不失其武术攻防之特点,故习练者在演练时,宜将动作做得速度稍快,体现出刚劲挺拔、粗犷激越之阳刚之美。这种阳刚之美恰好与前面所讲的“柔”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刚一柔,相交呼应,相互补充,不仅可较好地烘托出习练者舞姿之神采奕奕、洒脱俏丽,而且还有助于提高身体之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稳健等素质,实为延缓衰老、益寿延年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

寓刚于柔的特点

养生太极扇中“寓刚于柔”的动作有:流星赶月、走马回身、进步连环、枯树生花、龙骧虎步、马跃檀溪等。这些动作,从其性质看,因为含有一定的武术攻防之特点,故习练者在演练过程中,除了将动作做得稍快些,力量稍大些之外,尚要求将动作做得既见棱见角,又转折流畅;既翩似惊鸿,又婉若游龙,这种寓刚于柔的演练技巧,不仅有助于展己之长,藏拙创新,而且在发展人体的协调性、韵律感方面,也会收到以刚衬柔、以柔化刚、韵味浓厚的非凡效果。

刚柔相济的特点

“刚柔相济”的动作,是养生太极扇的主体。如:鸾凤舒翼、紫燕抛剪、迎风挥扇、扇韵生花、天边挂月、斋马清风、月影横窗、古月沉江、昭君捕蝶、麒麟翻浪、孔雀爱尾等即属此类。

这些动作的特点是,既雄劲沉稳,又俏丽清新;既刚浮于柔,又柔寓于刚,可谓阴阳兼备、刚柔相济。

习练者在明其理、知其法的基础上,并融汇运用于自己的技艺修养之中,自然会突破自身之局限,更上一层楼。

《易经》告诉我们,任何事物均有阴阳两个方面(负阴而抱阳),而阴阳之间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即“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这就是古今养生学家为何将“刚柔相济”“阴阳兼备”视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首务的道理所在。

总之,养生太极扇,不论从其动作结构,还是从习练者表演的技巧,抑或从人们健身效果等多方面来看,均要求完整统一,力求完善,需要习练者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孜孜不倦地努力方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