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人类神秘现象大揭秘
15493900000022

第22章 人体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动物,会表达出喜怒哀乐的感情。我们都喜欢快乐和愉悦的感觉,而厌恶痛苦和哀愁。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开心和快乐呢?是什么东西在起作用呢?

人类学家通过对动物和人类的大量实验后发现,人的快乐是来自大脑的一片特殊区域。如果对这片区域进行电击,动物和人都会慢慢进入一种快乐状态。这些实验证明感到快乐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用各种方法刺激大脑的这片区域就可以了。

20 世纪80 年代, 随着生物科学和医学的进步,科研人员已经能够将动物感到快乐情绪的整个过程弄清楚了。在收到外部刺激的信号之后,动物的大脑会产生一种叫做多巴胺的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动物感到快乐。

但是有的科学家则认为,多巴胺这种物质只是刺激动物的欲望,并不能够让它们感到快乐的感觉。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神经科专家肯特为此做了一个著名的科学实验,他使用一种特殊的药物阻止多巴胺对大脑的刺激作用,然后观察动物的快乐感觉是否会减弱。肯特教授使用一种神经毒素去除了老鼠的多巴胺细胞时,老鼠停止了进食。但是在对老鼠进行强迫进食的时候,它对苦味表示抗拒,而偏爱甜食。这就证明了愉悦感的本身并不产生于多巴胺系统。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扎克教授认为,多巴胺是一种是可以使人产生欲望的化学物质。此后,有另外的一些科学家认为传递快感的物质是另外一种叫做阿片类的化合物,而不是多巴胺。吗啡和咖啡因也属于这类化合物。那么大脑中的感受阿片类物质刺激的区域在哪里呢?牛津大学的罗斯教授发现,阿片类受体广泛分布在大脑中。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快感中心位于大脑深部靠近多巴胺系统的一个很小的区域,和眼睛后面的“前额脑区底部”。美食家在享用一顿每餐之后,或者赌徒赢钱的时候所感到的快感都与这两个区域的神经化学变化有关系。尽管如此,许多科学家仍然认为头脑中产生快感的原理还远未被揭示出来。密歇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威廉·布鲁斯便从他正在做的实验中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电极给那些病人和老鼠带来的感觉不完全是快乐,而是另一种有细微差别的东西——欲望。在他看来, 马可及其他研究人员将欲望错当成了喜爱。与此同时,牛津大学的雷诺· 亚历克西斯发现, 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脑区——眼睛后部的额眶皮质区也能产生快乐。美国其他的一些科学家则发现,传递快感的化学递质很可能是脑啡肽,而不是多巴胺。对毒瘾的研究进一步说明多巴胺系统主管的是欲望,而不是快乐。染上毒瘾的人为了维持他们的快乐感,必须不断增加毒品的剂量。他们只是“想要”越来越多的毒品, 而不是说他们越来越“喜欢”毒品。

布鲁斯和其他一些科学家发现,脑啡肽受体不仅分布在多巴胺系统,而且在脑部有着广泛的分布。布鲁斯相信,他们发现的是一种电路系统,脑啡肽是该系统中的递质,传导源于本能的快乐。这一电路系统的一部分与多巴胺系统重合,部分脑细胞同时参与两个系统的活动。不过这两个系统的任务和参与活动的化学物质完全不同。

而根据牛津大学一个研究小组的研究结果,快乐不是由脑深处组织和脑啡肽细胞独立产生的,脑表面的细胞也对快乐的产生作出了关键性的贡献。而且令人吃惊的是,每一种形式的快乐都与一种特别的神经元有关。例如,某些细胞会对甜食做出反应,另一些则对油腻食物做出反应,还有的会对钱财做出反应,等等。所有这些细胞都在前脑一个被称为额眶皮质区的范围内,该区就在眼眶的后面。长期以来,人们知道这个脑区与情绪有关。但牛津大学由雷诺·亚历克西斯领导的研究小组则认为,额眶皮质区正是享乐主义的发源地。在脑的各个部位都发现了快乐中心后,研究人员不禁要问: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已经得到的答案是,快乐对所有的基本脑部活动施加影响,快乐远不止是人类独有的执著和追求,很可能自古有之,并且在不断进化。快乐的出现, 可能只是出于一个简单的目的:指导行动。动物在同一时刻总是会有各种各样互相矛盾的需求:吃、喝、安全、求偶、保持温暖等,与每一种需求相对应的便是一个动机。加拿大蒙特利尔拉瓦尔大学生理学系的洛巴托·贾妮斯说:“脑部应该存在一种在各种动机之间进行协调的介质。如果缺乏这种介质,就不可能对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进行排序。”

贾妮斯做了一系列实验,企图确定快乐是否就是那个促使我们决定先做什么并将它做好的因素。他对各种动机如金钱、痛苦和舒适、美味等进行了比较。他说:“在所有的情况下,快乐确实是让各种动机进行交流的那个介质。”

当然,人类显然不是即时满足的奴隶,我们可以克服获得眼前快乐的欲望。这其实也是为了最终使我们的快乐最大化,因为只有拒绝眼前的满足,我们才能获得长期的回报。

快乐在决策时所扮演的这一基本角色,使得许多研究人员认为,作为一个基本的生理过程,快乐是远在人类现之前就已出现并逐渐演化而来的。贾妮斯认为,它应该是在两栖类动物与爬行类动物时期出现的。普勒斯顿说:“快乐和痛苦是进化过程中最早的情感形式。”人类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知觉本身,可能都会追溯到最原始的一种最简单的感觉:快乐或者不快乐。

快感其实是在以一种简单的方式让我们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它不能长久。在进化过程中,如果一种动物太过沉溺于吃某样东西的快感,它就会沦为下一个捕食动物的猎物而被淘汰。所以,快感总是很短暂,目的就是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个目标上。这可能可以部分解释当你吃得太饱时,再美味的食物也会乏味甚至令你倒胃。科学家认为,这种快感过后让我们回落的反作用也是由压力引起的,压力激活了大脑的快感系统和激素系统。

所以, 实际上, 压力和快感系统是互相拮抗的,它使我们的感情像一个钟摆一样摇来晃去,每一个高涨的情绪后都会有一个低潮,而每一个低潮之后紧接着又是一个高潮。但是快感总是短暂的,就想一切美好的事情一样。如果我们拼命追逐这样快感,到后来只会弄巧成拙。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