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农村体育健身常识——太极
15496000000020

第20章 各派式太极拳特点及概述

三十七式太极拳

太极拳三十七式也是太极拳37个基本动作,各类各门的太极拳套路动作内容基本上由这37个动作组成。某个动作可能出现一次,而某一个动作可能出现多次,组成了超过37个动作的太极拳套路。

三十七式使用法是指定这37个动作用于进攻或防守的实际招法。它们是揽雀尾、单鞭、提手、白鹤亮翅、左搂膝拗步、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搬拦捶、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肘底捶、云手、左高探马、分脚、左转身蹬脚、进步栽捶、翻身蹬腿、右转身蹬脚、双峰贯耳、左右打虎式、野马分鬃、左玉女穿梭、金鸡独立、左金鸡独立、右高探马、指裆捶、上步七星、退步跨虎、转身摆莲腿、弯弓射虎等动作。这三十七式是杨式太极拳传人杨澄甫在前人的基础上所总结的动作内容。为了能对这些方法有较清楚的理解,举例分析几个较常见的动作的使用法。

“手挥琵琶”使用法:如乙方从右侧朝里打,甲右手在乙手伸直时擒住乙的手腕,同时左手掌分开托住乙的右手肘尖,用合力锁住乙的肘关节,便可使乙失去重心。

“撇身捶”使用法:如乙自身后用右手打来,甲速向右转身右拳自上落下压住乙手臂,随伸左手迎面一掌。

转身摆莲腿使用法:如乙用右拳打来,甲用双手,右手在前,左手在后,按乙手臂用捋法往左边摆动,同时飞右腿踢乙胸。

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使用法虽有相异之处,但三十七式使用法是较为人们广泛接受的。

四十二式太极拳

四十二式太极拳也称作太极拳竞赛套路。1989年,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为适应国内外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尤其是适应即将进入亚运会的武术竞赛和第一届世界锦标赛,迫切需要规范化的竞赛套路,制定了这套以竞赛为目的的四十二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同时还编制了长拳、南拳、刀术、剑术、棍术和枪术一整套系列套路。

整套太极拳共有42个动作,分为四段,全套演练大约需5~6分钟。从套路的技术风格特点而言,四十二式太极拳仍以杨式太极拳的姿势和动作为基础,如起势时的数个动作及收势时的数个动作基本上都延续了杨式太极拳的原有练习方法和特点。在套路中间,较多地采纳其他流派的太极拳动作。第二段的开合手和右单鞭动作是典型的孙式太极拳的内容;掩手肱捶和野马分鬃则是陈式太极拳的代表动作;而斜飞式动作亦是吴式太极拳的风格之一。

为适合竞赛的需要,四十二式太极拳演练具有一定的难度。如套路的第四段转身大捋接歇步擒打接穿掌下势到上步七星,这四个动作中有歇步和下式连续两次下蹲,对下肢的力量和关节韧带的柔韧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未经系统训练,则很难高质量完成这一组动作。这样的编排是较符合太极拳竞技的要求。

四十二式太极拳的另一特点是考虑到左右动作的均衡性。如起势动作为右揽雀尾,收势动作为左揽雀尾,这在传统太极拳套路中一般是没有的。从整体上而言,四十二式太极拳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动作数量、组别和时间都符合竞赛规则的要求,这在历次国内外的太极拳比赛中都被证实。值得一提的是,四十二式太极拳比较适合有一定太极拳基础的人练习。

四十八式太极拳

四十八式太极拳是24式简化太极拳的继续和提高。随着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练习太极拳的人越来越多,在掌握了简化太极拳之后,太极拳爱好者希望提高技术水平和丰富锻炼内容,在此基础上,原国家体委有关部门组织编排四十八式太极拳。

四十八式太极拳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同时吸收了其他主要流派太极拳的一些特点和练法,有着动作圆活、套路均衡的拳路风格。

四十八式太极拳动作内容充实,整个套路有48个动作。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形;弓步、虚步、仆步、歇步、丁步、半马步、独立步等九种步形;分脚、蹬脚、拍脚、摆莲脚四种腿法和步法。动作内容较多,但动作重复较少,一般左右各式只出现一次。四十八式太极拳除了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外,多次运用吴式、孙式等传统套路的平圆手法,如单鞭和捋挤式中的云转和穿抹的动作等。在步法上,吸取了武式、孙式等传统流派的撤步、跟步练法,增加了步法的灵活性。

四十八式太极拳比较注意动作的左右对称。一些典型动作,如单鞭、云手、搬拦捶等,在传统套路偏于左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称的右式。在各类步型中也是如此,如总共出现的12次虚步中,左虚步7次和右虚步5次。

虽然四十八式太极拳动作比简化太极拳的动作多1倍,而且各种传统流派的动作和风格也体现在套路中,但四十八式太极拳在动作选择上尽量以人们熟悉和开展较广的姿势和动作为素材,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和陈式发劲动作都规定了不同的练法和幅度。在内容和风格上力求与简化太极拳衔接。

简化太极拳的全部动作,都被四十八式太极拳直接采用或稍作变化后采用。所以在掌握了简化太极拳之后,可以比较容易地继续学习四十八式太极拳。有人说四十八式太极拳是四十二式竞赛太极拳的前身不是没有道理的。

八十八式和八十五式太极拳

传统的太极拳流派杨式太极拳套路由85个动作组成,人们有时也将其称为八十五式太极拳。为了适应广大群众健身活动的需要,在上世纪50年代将流传较广的原有太极拳套路进行了整理。尤其在20世纪60年代初,逐渐地形成了一个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综合太极拳和八十八式太极拳等套路组成的太极拳系列,这些太极拳的技术风格和动作要求同属于一种标准和类型。

八十八式太极拳基本上从八十五式太极拳而来,在动作数量和风格上沿袭了原有杨式的传统。一些太极拳爱好者以为两个套路是一回事,只是称呼不同而已。然而仔细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还是容易区别的。

从拳架上看,八十五式太极拳是典型的大架子太极拳,而八十八式的拳架没有八十五式宽大。如白鹤亮翅动作架势,八十五式明显宽大于八十八式;单鞭动作架势,八十五式的两臂拉开距离也远远大于八十八式的姿势,类似的动作与拳架贯穿于整个套路。

在动作运行路线方面,八十五式的上肢运行是走平圆,而八十八式是走竖圆。如揽雀尾动作接单鞭是典型的例子,其他如揽雀尾动作中的拥捋挤按的手法,也清楚地交代了这一点。

在完成动作的难度方面,八十五式中的进步步法动作,重心在不后坐的前提下,前脚掌外撤,然后由后腿直接上一步。人们常把此颇有腿部力量要求和技术要求的进步称为“硬拔跟”。八十八式的进步动作可以重心后坐,前脚掌外撤,然后后脚可先在前脚侧点地后再上步。虽然看上去动作相差不大,但在练习时却体会到八十八式的动作完成起来轻松和简易得多。

在动作名称方面,八十五式的左右分腿动作,在八十八式中分为左分腿和右分腿两个动作;八十五式中的高探马带穿掌动作,在八十八式中为高探马和左穿掌两个动作等等。

由于两个套路动作内容与形式相差不大,所以初练者往往会混淆。而有经验者是较容易在技术风格与动作方面予以区分的。作为健身要求,对两个套路可以不作细究,若要进行研究的话,必须要弄清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