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城失落之谜(求知探索)
1549700000013

第13章 佩特拉:中东玫瑰红

瑞士探险家闯入禁区1812年某一天,一个操着一口流利阿拉伯语、化名西克·坎布拉罕·阿布道拉的瑞士探险家穿行在荆棘的岩道间。

他头裹穆斯林头巾,身穿穆斯林长袍,满脸的络腮胡须又浓又密,完全一副阿拉伯商人的装扮——他正在接近一个他梦幻中的神秘之地。

6年前,他的同道——一个名叫尤尔里奇·西特仁的德国学者,在穿越奥斯曼领地时,从一个贝督因人那儿获悉了有一个被称为“佩特拉废墟”的地方,便伪装成阿拉伯人,悄悄踏进这片岩石古道,在基督教徒身份被揭穿后,惨遭杀害。

皮斯克像。

公元一世纪,罗马的尼禄皇帝派出探险队前往尼罗河上游查找源头,担由于尼罗河消逝在一望无际的沼泽中,要逆流而上探寻源头几乎是不可能的。

1857年两名英国军官皮斯克和伯顿受皇家地理学会和外交部委托前往非洲探寻尼罗河源头,途中两人不欢而散。

皮斯克是真正发现尼歹河源头的人。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地处土耳其中心地带的穆斯林国家,14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强大起来,东罗马帝国被赶出小亚细亚。

接着,土耳其人越过达达尼尔海峡,击败东罗马、巴尔干联军和西欧封建主联军。

1453年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灭亡。

从那时起,奥斯曼土耳其开始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到1481年,占领了全部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和黑海北岸。

到16世纪中期,土耳其人占领了外高加索、两河流域、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半岛西部沿海地区。

在非洲,占领了从埃及到阿尔及利亚大片土地。

在欧洲,攻下贝尔格莱德,控制了匈牙利,并兵临维也纳城下,震动了西方。

17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的军事封建帝国。

由于几个世纪来奥斯曼帝国与信仰基督教的欧洲各国战火不断,因此,奥斯曼土耳其人以及他们遍布中东和北非的臣民们对欧洲人都颇怀疑心,独身途经穆斯林地带的基督教徒会被当地人驱逐出境,甚至杀害。

阿布道拉似乎已经忘记了西特仁的悲惨遭遇。

他的脚步很坚定,面带疲惫和庄重,眼睛里闪烁着别人难以觉察的自信。

他以恭谦的姿态与路人打成一片,以他的渊学、对伊斯兰教义的精通,赢得了穆斯林的尊敬。

阿布道拉的真名叫约翰·路德维格·贝克哈特,1784年生于瑞士,在德国和英国接受教育并且学习阿拉伯语。

1809年,他受命于英非联合会,负责调查尼日尔河和尼罗河是否源于同一条河流的问题。

这是当时的一个地质学难题,有些地质学家认为北非的这两条大河起源于同一个源头,或者是在巨大的北非沙漠内部某地汇合的;而另一些人却坚持认为这两条河流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英非联合会要求贝克哈特用第一手考察材料,以解答这两条河的谜底。

贝克哈特接受了任务后,着手策划自己的旅行。

他首先计划去叙利亚,用几年时间完善自己的阿拉伯语;然后前往埃及的开罗,加入穿越撒哈拉沙漠去尼日尔地区的商队。

贝克哈特还特地蓄了阿拉伯式的胡须,改装化名,动身去了叙利亚。

在叙利亚生活多年的贝克哈特开始慢慢敬仰穆斯林文化,尤其对阿拉伯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想走遍阿拉伯的所有国家,真切地了解穆斯林神秘世界。

贝克哈特在叙利亚完成语言学习后,便向开罗南行,突然发现自己正处在神秘古城佩特拉附近。

真是鬼使神差,贝克哈特非常顺利地到了被穆斯林看作“禁区”的佩特拉城。

他发现,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叫西克的山峡,深约200英尺。

这条天然通道蜿蜒深入,直达山腰的岩石要塞,这就是加保·哈朗(《圣经》中称为荷尔)的要塞。

别看西克山峡漆黑恐怖,令人毛骨悚然,可是一翻过这个山峡,则别有天地。

你会看到世上最精彩的建筑:高130英尺,宽100英尺,高耸的柱子,装点着比真人还大的塑像,整座建筑完全由坚固的岩石雕凿成形。

这座建筑名叫卡兹尼,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其色彩。

由于整座建筑雕凿在沙石壁里,在阳光的照耀下,粉色、红色、桔色以及深红色层次生动分明,衬着黄、白、紫三色条纹,沙石壁闪闪烁烁,神奇异常。

《圣经·出埃及记》第十四章中记载,摩西举起木杖指向红海,耶和华便使海水分开,露出陆地,以色列人便得以拯救,而在他们经过后,汹涌的海水吞噬了紧跟其后的埃及军队。

在这个故事中,神再一次显现他奇妙的能力。

这是14世纪巴尔托洛·迪弗雷迪的壁画。

过了卡兹尼,西克峡霍然开阔,伸向约1英里宽的大峡谷。

这峡谷中有一座隐没于此的城市:悬崖绝壁环抱,形成天然城墙;壁上两处断口,形成这狭窄山谷中进出谷区的天然通道。

四周山壁上雕凿有更多的建筑物。

有些简陋,还不及方形小室大,仅能算是洞穴;另一些大而精致——台梯,塑像,堂皇的入口,多层柱式前廊,所有这一切都雕筑在红色和粉色的岩壁上,这些建筑群是已消失的纳巴泰民族的墓地和寺庙。

对贝克哈特来说,佩特拉不过是旅途中遇见的众多奇观之一。

他马不停蹄,前往开罗;然后穿过尼罗河岸去埃塞俄比亚,横跨红海奔向阿拉伯,最后再返回开罗。

在他给英非联合会的信中,他解释说他正在等待一个机会,以便加入进入西部沙漠的商队,一旦时机成熟,他将继续执行原有使命——探索尼日尔河。

不幸的是他于1817年因病在开罗去世,解答北非两河的工作就此搁浅了。

好在他在漫游叙利亚、阿拉伯和尼罗河峡谷期间做了大量的笔记,极具参考价值。

1819年至1831年间,英非联合会出版了他的厚达五卷的笔记。

在其中名为《叙利亚圣地旅行记》的一卷书中,他对佩特拉古城的描述引发了欧洲人的兴趣。

从此各国冒险家,不畏艰辛,纷纷闯入阿拉伯这片神秘禁地。

石头上凿成的城市1830年,一位名叫利昂·德·拿波德的法国旅人出版了一本有关佩特拉古城的游记,书中用大量的插图展示了神奇的佩特拉石雕墓地及神庙。

1835年,一位年轻而博学的美国游客在巴黎偶然读到此书,产生了一睹佩特拉风采的强烈冲动。

他就是约翰·李约德·斯蒂芬斯。

有考古学家把佩特拉比喻成一片巨大的墓地,事实上山谷在宝库的一边展开,展现出众多的开凿于岩石中的坟墓。

这些坟墓由粉色的沙岩构成,也掺杂着很多其他颜色。

这里的墓碑群曾被当作是房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士兵T·E·劳伦斯领导下的阿拉伯游击队曾把这里岩墙洞穴作为藏身之所。

斯蒂芬斯1805年出生于美国新英格兰一个殷实的家庭,大学时读法律专业,但他更有兴趣的是世界文化。

29时他放弃了律师工作,跳上一艘船前往欧洲旅行,继而辗转来到中东,他要揭开隐藏在山谷中的古城佩特拉的神秘面纱。

后来他还在南美丛林中发现了马雅人的科潘城。

斯蒂芬斯首先去埃及,考察了拿克斯尔和其他一些法老时代的古迹;然后像贝克哈特一样,伪扮成商人,带着一个身着阿拉伯服装的意大利仆人,前往佩特拉。

为了给探险工作提供必要的方便,他还不得不贿赂当地贝督因酋长。

佩特拉城的建筑物全都是依傍山势雕凿而成的,这一奇景是大自然的“雕刻师”和能工巧匠共同创造的成果。

卡兹尼石宫是从陡壁上雕凿出来的宫殿,具有罗马式的建筑艺术风格。

斯蒂芬斯看到石宫分上下两层,底层有6根直径2米的石柱支撑着前殿,显得很雄伟,上层有6根半圆形的石柱依山壁凿出。

在石柱的中间,矗立着圣母和带翅膀的武士的雕像。

石宫的顶部,也有一些造型奇特、左右对称、线条粗犷、画面清晰的雕像,斯蒂芬斯赞美它是“一座神庙,精致清晰,宛如一颗嵌在岩石壁上的浮雕宝石”。

在南面的半山腰,有一座欧翁石宫。

这座石宫的建筑顺序是先削平半山腰,再开凿石窟,最后才修建宫殿的。

几百平方米的大厅殿,居然没有一根柱子,真是巧夺天工。

欧翁宫的两侧是石窟群,向东西延伸。

石窟内有住宅、寺院、浴室和墓窟。

高地另一段陡峭的山路通往阿塔夫山脊。

在一片人造的高地上有两方尖碑,山腰再往上一些是另一块被夷平的地,约有61米长,18米宽。

高地被理解成用于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

高祭台上是放祭品的地方,供奉着纳巴泰人两个神杜莎里斯和阿尔乌扎。

这里的祭台有排水道,可能是用来排放血的。

有迹象表明,纳巴泰人曾用人来进行祭祀。

石头城几经沧桑,不仅保留了石宫、石窟群,还保存了露大剧场。

看台呈扇形,有数10层石阶梯。

每10层的阶梯中筑有一个通道。

整个剧场可容纳几千名观众呢!从佩特拉的房屋建筑来看,不但可看到希腊式的廊柱应用,还有柯林斯式的柱头,表示此地是集中文明之处。

佩特拉最独特的建筑方式是层层相叠中间一分为二,最上再挂一高塔。

斯蒂芬斯独自坐在岩石雕凿而成的巨大圆形剧场里,举目眺望着峡谷,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他惊叹遗迹保存得如此完好。

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整个剧场保存完好,假如墓中住户们有幸显灵重生,他们或许会在老位子上就坐。”为了及时向外界真实报道佩特拉古城的奇迹,斯蒂芬斯返回纽约后迅速整理出考察笔记,于1837年出版了《阿拉伯人佩特拉区游记》一书。

该书得到美国诗歌评论家埃德加·爱伦·坡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一时洛阳纸贵。

后来电影制片人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和乔治·路卡斯合作,实地拍摄了影片《印第安纳·琼斯和最后的十字军》,以另一种更立体的艺术方式使佩特拉名垂青史。

贝克哈特向世人惊爆佩特拉古城遗址,斯蒂芬斯揭开了佩特拉的神秘面纱,中东考古热潮方兴未艾,吸引了考古学家亨利·谢里曼(他后来发现了特洛伊城)和奥斯丁·亨利·莱亚德(他后来在尼尼微地区开凿出尼尼微古城)前往佩特拉。

但由于外来人员逐渐增多,引起了贝督因人的强烈反对,考古工作在该地受到阻碍,佩特拉城一度异常安静。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向中东蔓延,英国士兵T·E·劳伦斯领导下的阿拉伯游击队曾把佩特拉的岩墙洞穴作为藏身之所。

到了20世纪,佩特拉“禁区”重又被打开,德国、英国、瑞士、美国以及约旦等国的考古学家们在佩特拉考察,逐渐扩大了挖掘范围。

早期的研究者都把注意力聚集在那些墓地上,结果人们常把佩特拉当成是一个大墓地,一个亡灵之城。

而后来的考古学家则对佩特拉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感兴趣。

他们发掘了三个大市场,研究由纳巴泰人发展起来的蓄水设施。

该设施包括一个岩石中开凿出来的大蓄水池(或称水库)和一条水渠;水池用来收集泉水和雨水,并通过水渠把水送给城中心的一个较小的水池,纳巴泰人还从喷泉处直接安装了许多陶管,把水引向城市各地。

美国东方问题研究中心发现的拜占庭教堂的壁画大多是以《圣经》故事为主要题材,最常见的是圣经人物画,描绘得最多的是圣母、邪稣、施洗约翰等。

形象生动,笔法细腻。

现代考古学家还在遗址上发掘出纳巴泰人的陶器制品,表明当时佩特拉不仅商贸发达,而且手工艺制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们的泥器细薄精致,装饰着树枝树叶之类的自然图案,用于出口。

地处约旦阿曼的美国东方问题研究中心(ACOR)的一位考古学家,于1990年在佩特拉发掘出了始于公元6世纪的拜占庭教堂的部分墙壁和整个地板。

地板由两块各72平方英尺大的镶嵌图案装饰而成;图案中描绘了长颈鹿、大象之类的动物,四季的象征,以及渔夫、吹笛者和赶骆驼的人,如今这些图案已经得到清理和修复。

一套约40卷的羊皮纸卷是在教堂中发现,科学家们估计它们有1400多年的历史,可追溯到晚期的罗马时代。

考古学家推断,在全盛时期,佩特拉城居民多达3万,城市规模远比早期欧洲人估计的大得多。

传说是摩西“击石出水”的地方佩特拉,在希腊语中是“岩石”的意思。

据一些神话传说,这里还是摩西“击石出水”的地方。

摩西是希伯来先知,犹太人民族立国之父,他依靠上帝的力量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在上帝应许之地迦南恢复本民族简朴、自由的生活,并重新建立对上帝的信仰,直到建立犹太人的国家。

在西奈山,他领会了上帝对人世间的律法,把律法传给了雅各的子孙,一直流传至今。

随着年事渐高,便指定约书亚,而不是他过于苍老、衰弱的哥哥亚伦,做自己的继承人。

然后,摩西登上了位于死海东岸的比斯迦山的顶峰,从那里俯瞰约旦河谷。

然后,孤独地死去,没有人知道他葬在何处。

“击石出水”的事件发生在古代希伯莱人从埃及出逃后处于一片荒野的40年里。

《圣经》上说,以色列人在阿卡巴湾停留了一段时间以后,转而向北,迁到旷野中一个叫做加低斯的地方,在那里长期居住。

刚到加低斯的时候,百姓们找不到水源,就聚集起来攻击摩西、亚伦,对他们大声争闹说:“你们为什么逼我们出埃及,领我们到这地方来?这里不好撒种,也没有无花果树、葡萄树和石榴树,又没有水喝。

我们和我们的牲畜要渴死在这荒漠中了。”摩西和亚伦就带着牧羊杖,来到一尊磐石前,当着以色列会众的面,举杖击打磐石两下,一股清凉的泉水汩汩流了出来。

这样以色人在加低斯就有水喝了。

因为摩西擅自使用上帝赐予的神杖,为这些背叛的会众击打磐石出水,犯了不敬的罪,上帝就对摩西、亚伦说:“因为你们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为圣,所以你们必不得领着众人进我所赐给他们的土地上去。”耶和华就给那泉水取名为米利巴,就是“争闹”的意思。

以色列人在加低斯逗留期间,摩西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去世了,他们就把她葬在那里。

摩西在此击石出水的传说或许只是一个美丽的想像,然而佩特拉的确有着沉重和不寻常的历史,它是中东古代城市中的一个异数。

佩特拉城位于埃多姆(古代地名,与古以色列相邻,在今约旦西南部,死海与亚喀巴湾之间。

古名已失传)的中心,却是纳巴泰人所建的城市。

五个多世纪以来,除了贝督因人知道它存在于大漠与高山之间,几乎无人造访过此地。

公元1世纪,罗马兵攻入佩特拉城。

佩特拉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公元4世纪又沦为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指的是罗马帝国在公元四世纪分裂之后,继承罗马帝国正统政权,且据有东半部领土的帝国。

而拜占庭帝国的中心,就是拜占庭,后改为君士坦丁堡。

纳巴泰人和贝督因人一样是阿拉伯游牧民族,约在公元前6世纪从阿拉伯半岛北移进入这里,很快在这里建立了佩特拉城。

他们选择在这里建城,主要是看中这里的特殊地形。

一是它惟一的人口是狭窄的山峡,敌方无法调集大军攻城,难攻易守二是环抱城市的高地平原上森林繁茂,牧草肥沃,利于游牧,三是水源充足,一股终年不断的喷泉提供了可靠的水源。

到了公元前4世纪,纳巴泰人利用它处于亚洲和阿拉伯去欧洲的交通要道附近,积极把它发展成很具规模的货物中转站,经波斯湾输入的印度香料、埃及的黄金以及中国的丝绸途经这里,运往大马士革、泰尔以及加沙等地的市场。

商队经过这里都得交纳途经货物的税和过路费。

当地人也有偿为旅客、商队及牲口做向导,提供食物和水,从中获利不少。

摩西率以色列人出埃及重返迦南途中,为统一人心,创立了信奉一神的犹太教(后人又称“摩西教”),以上帝的名义定出十诫,在一神教历史上,第一次以一种契约的方式被提出来。

人与神订立契约,在当时具有革命性。

此为“十诫图”公元前3世纪,佩特拉成为了纳巴泰人的首都。

而在岩石中开凿墓地成了一种风俗。

考古学家认为,这可能是早期居住在那儿的部族的风俗,后来又由纳巴泰人继承了:纳巴泰人还有可能把已故的国王们视为神灵,把他们的陵墓视为神庙。

纳巴泰人也建造其他“宇庙”,有的嵌凿在岩石中。

不过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独立式建筑,可能是用来供奉佩特拉主神都萨尔斯的,该神的象征是一块石头。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在拜占庭盖了一座大教堂,即索非亚大教堂。

该教堂在十七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当时的统治者借以建立巨大的教堂来对包括佩特拉在内的所辖地区施与影响力。

公元前2世纪,纳巴泰人到了全盛时期。

版图最大时,王国由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海地区。

在纳巴泰文化的巨大冲击下,原来的阿拉伯文字也被纳巴泰人的文化所替代。

公元前80年~前65年,国王阿尔塔斯二世统治时期,纳巴泰人铸造了自己的钱币,建造了希腊式的圆形剧场,佩特拉城蜚声于古代世界。

公元前1世纪开始。

罗马人控制了佩特拉周围的地区。

106年,罗马人夺取了佩特拉,城市及周边地带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省,称作阿拉伯人佩特拉区。

但它是罗马帝国最繁荣的一个省。

在罗马人统治下,佩特拉曾一度繁荣昌盛,罗马工程师们铺筑商道,改进灌溉设施。

但由于地中海岸亚历山大城的崛起,原经过佩特拉的货物大部分依靠海上运输佩特拉中转地位发生变化。

后来罗马人又在佩特拉城的北部兴建了一条大路,连通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与美索不达米亚(今天的伊拉克),掠走了更多的运输贸易。

到了公元3世纪,佩特拉的经济实力和财富大大减弱。

公元4世纪,佩特沦为拜占庭(或称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在这期间,它成为一座基督教城市,是拜占庭(或称东正教)大主教的居住地。

沉寂的玫瑰红由于佩特拉位于埃多姆(意为“红色”)的心脏地带,所以19世纪的一个英国诗人J·W·柏根在一首诗里中又称它是“一座玫瑰红的城市,其历史有人类历史的一半”。

后来柏根曾亲临佩特拉才发现此城并非玫瑰红色,甚至不能称为一座城市,不禁哑然失笑。

尽管如此,“玫瑰城”之名还是不径而走。

“玫瑰城”的沉寂从公元106年开始。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地区东山再起。

迅速波及西亚和北非地带。

伊斯兰帝国日趋强大,最终控制了从西班牙到阿富汗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佩特拉区又成了伊斯兰帝国的一个小省。

公元106年,佩特拉被罗马帝国国一图拉真占领。

在可寻的佩特拉的墓碑上,还留着记录历史风尘的雕刻,但在时光的侵蚀下已无法辨认。

图拉真生于西班牙的伊大利卡,随父在军中长大。

公元89年成为军团指挥官。

91年任执政官。

97年任上日耳曼行省总督时被皇帝内尔瓦收为养子,成为帝位继承人。

翌年即位后对内加强集权统治,对外奉行扩张政策。

101~102年、105~106年两次发兵契亚,使沦为罗马一行省。

106年占领纳巴泰王国,将它设为阿拉伯行省。

后来图拉真于113年出征帕提亚(安息)。

次年攻占亚美尼亚;后沿底格里斯河南下,吞并上美索不达米亚。

116年图拉真攻陷帕提亚首都泰西封,直抵波斯湾。

117年他在回师途中病死于小亚细亚的塞利努斯。

从公元前四世纪直至公元106年,到罗马帝国国王图拉真下令把它占领为止。

此后300多年里,佩特拉的地位改变了,但它却继续存在下去,继续成长和发展。

只是此时的佩特拉几乎处于被遗弃的地步。

几个世纪后,为了争夺近东控制权,伊斯兰势力与欧洲基督教各国间战争不断。

佩特拉这座石城在十字军东征期间再次兴旺起来。

欧洲十字军在该地建立起短命王国,把佩特拉作为他们的一个要塞,一直坚守到1189年。

公元12世纪后,佩特拉再次被遗弃。

佩特拉为什么被遗弃一直是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就算是它一度失去了对商道的控制权,但仍然可以幸存下来,那么为什么它又没有幸存下来呢?史学家分析认为,导致佩特拉城衰亡的可能是天灾。

公元363年,一场地震重击了佩特拉城。

震后,许多建筑沦为废墟,房屋的主人们无能力或者无心思将它们修复,参加过发掘拜占庭教堂的ACOR组织成员日比纽·菲玛说:“沿着柱廊街道看看那些商店你就明白了。

店主们嫌麻烦,不愿打扫清理碎石,宁愿在震倒的建筑前重建房屋……这是城市财富与秩序开始衰退的迹象。”公元551年,佩特拉城再次遭受严重地震,也许那次地震震塌了拜占庭教堂:随后教堂又受到震后蔓延全城的大火袭击,羊皮纸卷也就在火灾中被毁坏了。

佩特拉地震之说在历史中可以找到线索,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城市都能在地震和火灾之后重建,而佩特拉却不能呢?佩特拉几度兴废,成为不解之谜。

公元106年,佩特拉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拥有广场、公共浴室、剧场等所有古罗马文化常有的建筑,随着邻近的阿位伯古城巴尔米拉消沉而痕迹依稀。

几百年中,佩特拉的玫瑰红终于沉寂了,只为当地部落的居民所知。

上世纪90年代初几位亚利桑那的科学家们认真研究过佩特拉的那些鼠、兔和啮齿类动物的贝冢。

这一类动物都惯于收集棍子、植物、骨头以及粪便一类的东西。

巢穴被它们的尿水浸透,尿中的化学物质硬化,便可形成一种胶状物质,防止穴中的东西腐烂。

据发现,有的贝冢已有4万年之久,盛满了贝冢形成年代的植物和花粉的标本。

他们发现在早期的纳巴泰人时代,橡树林和阿月浑子林遍布佩特拉四周的山地;然而到了罗马时代,大量的森林消失了。

人们为了建房和获取燃料砍伐了大量的木材,致使林区衰变成为灌木林草坡带;到了公元900年,这种衰退进一步恶化,过分地放牧羊群使灌木林和草地也消失了,这个地区逐渐沦为沙漠。

周围的环境再也无法为庞大的人口提供足够的食物和燃料时,城市就彻底消亡了。

因此科学家们认定环境恶化是导致佩特拉衰亡的因素之一。

关于佩特拉的消失之说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无论如何,有关佩特拉从史荫到伊斯兰时代的历史依然吸引着对历史深怀敬窟的人。

正如英国诗人威廉贝根在《致佩特拉》中说:令我震惊的惟有东方大地,玫瑰红墙见证了整个历史。

1873年,亨利·谢里曼发现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后,把视线转向克里特岛。

这座位于地中海东部的狭长岛屿在古希腊的文明演绎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另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神秘之地。

谢里曼根据《伊里亚特》史诗的线索找到了失落的特洛伊古城:他似乎也想通过神奇的传说找到克里特文明的异样的故事。

他记得荷马在《奥德赛》中有这样一段对克里特岛的描写:“在远处暗蓝色的大海上,浮现着一个岛屿,那就是克里特。

可爱而富饶的土地的四周,拍打着一阵阵巨浪。

岛上有90个人口稠密的城市……其中之一就是克诺塞斯……米诺斯王掌管大权,他与万能的宙斯神十分友好。”罗马国王图拉真于公元106年占领佩特拉城。

这座图拉真圆柱高27米,立于罗马城,于公元106~113年用大理石砌成。

建成时的柱顶上耸立着图拉真的青铜像,后于16世纪接成圣彼得像。

柱身上环绕着长达200米的饰带浮雕,描绘了图拉真率领军队征服西亚的战争、共刻画了2500个人物,而图拉真的形象前后竟出现了90次。

神话中的米诺斯王是宙斯与他的情人欧罗巴所生,后来成为一位位尊四方的君主。

他以强大的海军称霸爱琴海,并建立起规模宏伟的宫殿——克诺塞斯宫,从而揭开了灿烂辉煌的克里特文明的序幕。

相关的人物故事在希腊神话中有着详细的记载——欧罗马是脖尼基王国国王阿革诺耳的女儿,在王宫里深居简出。

有一天半夜她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她梦见世界的两大部分亚细亚和对面的大陆变成两个女人的模样,在激烈地争斗,想要占有她,其中一位妇女非常陌生,而另一位她就是亚细亚,长得完全跟当地人一样。

亚细亚十分激动,她温柔而又热情地要求得到她,说自己是把她从小喂养大的母亲;而陌生的女人却像抢劫一样强行抓住她的胳膊,要带她去见宙斯。

欧罗巴醒来,心里极为慌乱,她想知道是哪一位神给了她这样一个温柔而神奇的梦,而梦中的那个陌生女人又是谁呢?第二天清晨,她和姑娘们一起到花园里嬉玩。

她穿着一件十分漂亮的长襟裙衣,那是火神赫淮斯托斯为她特意制作的。

欧罗巴穿上漂亮的衣服楚楚动人。

她跑在同伴的前头,奔到海边的草地上。

草地上鲜花怒放,格外芬香。

姑娘们欢笑着散了开来,采摘自己喜欢花朵,有的摘水仙,有的摘风信子,有的寻紫罗兰,有的找百里香,还有的喜欢黄颜色60藏红花。

欧罗巴也很快发现了她要找的花,她站在几位姑娘中间,双手高高地举着一束火焰般的红玫瑰,看上去真像一尊爱情女神。

姑娘们采集了各种鲜花,然后围在一起,坐在草地上,大家动孟编织花环。

为了感谢草地仙子,她们把花环挂在翠绿的树枝上献给她。

宙斯为年轻的欧罗巴的美貌深深地打动了。

可是,他害怕嫉妒成性的妻子赫拉发怒,同时又怕以自己的形象出现难以诱惑这纯洁的姑娘,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诡计,变成了一头膘肥体壮、高贵而华丽的公牛。

宙斯在变形前把儿子赫耳墨斯叫到跟前,吩咐他快把在山坡上吃草的国王的牲口统统赶到海边的草地去。

赫耳墨斯立即飞到西顿的牧场,把国王的牲口从山上一直赶到草地,那正是欧罗巴和靖娘们快乐玩耍的地方。

这样变成公牛的宙斯就混在国王的牛群中。

这一是幅描绘欧罗巴被劫时的油画作品,瑞士画家瓦洛东作于1905年。

画上描绘的是欧罗巴正爬上牛背的情景,用笔潭厚、简略、富装饰性。

此画现藏璃士伯尔尼艺术博抽馆。

牛群在草地上慢慢散开,只有神化身的大公牛渐渐向欧罗巴靠近,这头与众不同的公牛不但漂亮健美而丑温顺可爱。

欧罗巴和姑娘们被公牛的姿态所吸引,纷纷夸赞它的娴静和高贵,还用手温柔地抚摸它油光闪闪的牛背。

公牛拟乎很通人性,它越来越靠近姑娘,最后,它依偎在欧罗巴的身旁。

欧罗巴先是吓了一跳,但看到公牛驯服的样子又大胆地把手里的花束送到公牛的嘴边。

公牛撒娇地舐着鲜花和姑娘的手。

姑娘用手拭去公牛嘴上的白沫,温柔地抚摸着牛身。

欧罗巴越来越喜欢这头漂亮的公牛,最后壮着胆子在牛的前额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公牛发出一声欢叫,随后温顺地躺倒在欧罗巴的脚旁,用温情的目光打量着她,并示意她爬上自己宽阔的牛背。

欧罗巴心里很激动,便壮着胆子骑上牛背,还把姑娘们编织的花环挂在牛角上。

这时公牛从地上跃起,轻松缓慢地走着,把姑娘们甩出很远。

当走出草地,公牛像奔马一样前进。

欧罗巴还没有来得及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公牛已经纵身跳进了大海。

欧罗巴用右手紧紧地抓着牛角,左手抱着牛背。

她非常害怕。

回过头弦望着在远力的故乡,大声呼喊女伴们,可是风又把她的声音送了回来,海水在公牛身旁缓缓地流过,姑娘生怕弄湿衣衫,竭力提起双脚。

公牛却像一艘海船一样,平稳地向大海的远处游去。

公牛驮着姑娘在水中游了整整一天。

周围永远是无边无际的海水,可是公牛却十分灵巧地分开波浪,竟没有一点水珠沾在他那可爱的猎物身上。

傍晚时分,它们终于来到克里特岛。

公牛爬上岸后突然消失了。

惊诧中的欧罗巴看到面前站着一个俊逸如天神的男子。

男子告诉她自己是克里特岛的主人宙斯,欧罗巴了解到那头公牛的身份后恳求原谅。

宙斯立刻向欧罗巴倾诉他的爱意,并称如果姑娘愿意嫁给他,他可以保护姑娘。

欧罗巴答应了他的要求。

宙斯邀请了四季之神为欧罗巴打扮,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后来宙斯把欧罗巴最初到达的地方称作欧罗巴洲(欧洲)。

雅典国王之予忒修斯在希腊神话中是一个正义和光明的象征。

他自告奋勇地充当贡品进入克诺塞斯迷宫,杀死了米诺牛,解除了人民的心头之患。

后来他娶了米诺斯的另一位女儿阿里阿德涅为妻,并成为雅典的贤明君主。

欧罗巴跟宙斯生了三个强大而睿智的儿子,他们是米诺斯、拉达曼提斯和萨耳珀冬·米诺斯和拉达曼提斯后来成为冥界判官。

萨耳珀冬是一位大英雄,当了小亚细亚吕喀亚王国的国王。

为了躲避天后赫拉的加害,宙斯曾将欧罗巴变为牝牛,因此,他们的儿子米诺斯从不使用牝牛向神祭祀,此举触怒了神。

神让米诺斯的王后与牡牛相爱,生下了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陶(俗称米诺牛)。

从此吃人怪兽米诺陶使克里特人陷于恐怖的漩涡。

米诺斯决定请当时希腊杰出的建筑师代达罗斯在克诺塞斯宫内修造了一座迷宫,用来隐藏米诺陶。

宙斯不仅是万物之神,更是上天之神,他的威力全部集聚在拥有的天火上。

在这只放香料的瓶上,画家以凝重的笔法描绘了宙斯挥舞着闪电的形象。

当时雅典是克里特的附属国,米诺斯命令雅典王每年送7对童男童女到克里特岛,放入迷宫中喂养米诺牛。

这一年,又是供奉童男童女的年头了。

有童男童女的家长们都惶恐不安。

雅典国王爱琴的儿子忒修斯看到人们遭受这样的不幸而深感不安。

他决心和童男童女们一起出发,并发誓要杀死米诺牛。

雅典民众在一片哭泣的悲哀声中,送别忒修斯在内的七对童男童女。

忒修斯和父亲约定,如果杀死米诺牛,他在返航时就把船上的暴帆变成白帆。

只要船上的黑帆变成白的,就证明爱琴国王能再见到自己的儿子忒修斯了。

忒修斯领着童男童女在克里特上岸了。

他的英俊潇洒引起米诺斯国王的女儿美丽聪明的阿里阿德涅公主的注意。

公主向忒修斯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并偷偷和他相会。

当她知道忒修斯的使命后,她送给他一把魔剑和一个线球,以免忒修斯受到米诺牛的伤害。

聪明而勇敢的忒修斯一进入迷宫,就将线球的一端拴在迷宫的人口处,然后放开线团,沿着曲折复杂的通道,向迷宫深处走去。

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怪物米诺牛。

他抓住米诺牛的角,用阿里阿德涅公主给的剑,奋力杀死米诺牛。

然后,他带着童男童女,顺着线路走出了迷宫。

为了预防米诺斯国王的追击,他们凿穿了海边所有克里特船的船底。

阿里阿德涅公主帮助他们,并和他们一起逃出了克里特岛,启航回国。

经过几天的航行,终于又看到祖国雅典了;忒修斯和他的伙伴兴奋异常,又唱又跳,但他忘了和父亲的约定,没有把黑帆改成白帆。

翘首等待儿子归来的爱琴国王在海边等待儿子的归来,当他看到归来的船挂的仍是黑帆时,以为儿子已被米诺牛吃了,他悲痛欲绝,跳海自杀了。

为了纪念爱琴国王,他跳人的那片海,从此就叫爱琴海。

神话中的克诺塞斯宫长埋于地下3000余年而杳无音信,很多人认为那是子虚乌有的传说。

但谢里曼认为,米诺斯王与克诺塞斯的传奇,与特洛伊传奇一样,有它的事实根据。

他渴望着能像在特洛伊和迈锡尼的考古发现一样,在米诺斯王宫遗址的考古上有重大发现。

但他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1888年,即他去世前的两年,他写道:“我多么想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对这一伟大遗址——克里特岛上的克诺塞斯王宫作点什么!”伊文思:欧罗巴的眺望者谢里曼的遗憾留给了一个有心人,他就是英国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

伊文思于1851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

父亲是一个造纸商,对历史与文物十分感兴趣。

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伊文思从小就接触到稀奇古怪的历史文物,7岁时他已搜集了不少有价值的古董。

青年时代的伊文思是在英格兰的牛津大学和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度过的。

毕业后,他前往东欧旅行并在那里结婚成家。

这期间他还写了好几本有关东欧历史的著作,但都没有产生影响。

后来回到英国,在牛津大学阿西莫林博物馆任馆长。

他在那里工作了25年,凭着他的真诚热情和远见卓识,使这个博物馆成为充满活力并得到世界同行认可的博物馆。

1883年,听到谢里曼在迈锡尼遗址获得重大发现的伊文思来到了谢里曼在雅典的家中。

谢里曼对这位同行的造访给予了特殊的关照。

他十分慷慨地把他在迈锡尼发现的文物展示给伊文思。

伊文思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小小环状或块状雕石(印章)和坛罐上。

他发现那些雕石上许多符号和图画似乎不像是迈锡尼文化和希腊文化中所能见到的,倒有点像埃及的象形文字,而那些迈锡尼坛罐上的符号,更是深不可测,十分神秘!伊文思认为,这些印章传递出的信息表明它或许早于迈锡尼文明,可能是一个未知文化的线索。

他甚至进一步推测,这些印章上的标志体现了欧洲书写文字的源头。

带着这样的疑惑,在以后的几年中,他有意在地中海东部一带的遗址进行考察,搜集了大量类似的印章。

果然来自遥远的雅典、希腊,埃及开罗的商人告诉他,这些印章是从克里特岛而来。

商人们的提示一下子触动了伊文思心中那困惑已久的结。

他知道在克里特岛北边海岸附近有一个大型遗址——克菲那王宫,即神话传说中米诺斯的宫殿——克诺塞斯,但在这之前除了谢里曼外几乎人人都把它当作一种传说,没有人相信地底下藏着克诺塞斯的秘密。

伊文思想起了谢里曼通过荷马史诗最后发现特洛伊城的神奇历险,便怀着从未有过的冲动,决定亲自到克里特岛去。

1894年,伊文思第一次来到了克里特岛,他吃惊地发现商店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古代雕刻印石,就连农人的脖子上的装饰也是这样的古刻印石。

此时他深信克里特的地下埋着谢里曼的梦想。

便决定出巨资买下了这片土地。

1900年,伊文思拿到了克菲那王宫遗址的所有权,便雇用了当地的一批民工,开始挖掘。

米诺斯王宫基本完整,座落在凯夫拉山麓,总面积22000多平方米。

主体为二层建筑,低坡地的东宫是四层楼,共拥有大小宫室1700多间。

支撑屋面的立柱都用整棵大圆木刨光而成,上下一般粗,极其整齐协调。

1400平方米的长方形中央庭院将东宫和西宫联成一体,各个建筑物以长廊、门厅、复道、阶梯连接。

国王宝殿、御寝、后妃居室、贮宝库、亭阁等等,巧妙配置。

千门百廊,曲巷暗堂,忽分忽合,前堵后通,神机莫测,确实是座名副其实的迷宫。

开挖第一天,首先发掘到一道长长的走廊,通向一排储藏室。

每间储藏室都存放着盛装油类的瓷坛和一些艺术品。

第二天,发现一堵有壁画的墙,和画有图案的石膏作品,虽然这些作品经历年深埋已经褪了色和破损,但仍可辨认和想像原貌。

第四天,他发掘出了御座之室,里面竖立着米诺斯王的宝座——欧洲3000年来最古老的御座和其他文物。

这一天,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现象,不像古希腊,也不像古罗马……也许,它的全盛时期可以至少追溯到迈锡尼时期之前。”第五天,他们发掘出一片埋满子石器的遗址,文物古董堆积如山:数枚雕刻印石、花瓶、陶罐和数以百计的泥板。

泥板上面刻着两种未知文字:伊文思称它们为“直线A”与“直线B”,因为这些文字都是由直线构成的。

他认为“直线A”是米诺斯语言的书写形式,而“直线B”是迈锡尼语言的书写形式。

他花了数十年时间努力破译这些文字所代表的含义却没有成功。

1952年,一位叫迈克尔·文突斯的英国建筑师,提出了“直线B”的破译方法,他能把“直线B”的符号与希腊语中的词汇联系起来,证明这种由“直线B”表达的语言(迈锡尼人的书写形式)是现代希腊语的前身。

此举震惊了学术界。

而关于“直线A”到底代表什么意思,语言学家和密码解析专家试用了迄今为止的每一种解码方法但仍未成功。

伊文思在宫内找到了许多写实的人物和动物壁画。

还有着色的泥塑浮雕。

这一尊陶土制的蛇神女塑像,即出土于这座宫殿的废墟中。

她原来是被安放在王宫神龛里的,女神双手各持一条蛇,身穿长裙,胸乳裸露,头梳高髫,显然是一个与蛇联系在一起的神像(这类女神像在宫内还有很多,有的将蛇盘在腮边、胸侧、腰间),但蛇的含义不很清楚。

据有些考古学家分析,认为与生殖有关,因为蛇与裸露的乳房都是生殖力的象征物。

在出土的又一组壁画中,伊文思看到真人大小的图画,画的是一个优雅、黑发的人像,还缠着白色条纹的腰布。

伊文思曾见过埃及类似的图画,埃及人把穿的就是这种类型的衣服的人称为“岛人”。

伊文思确信“岛人”与克谨塞斯王宫的建造者是一回事。

在发掘的头三个月,伊文思在遗址上发掘了2英亩多,最后扩展到了6英亩以上,发现了1400多个房间。

这些房间包括民居、庭院、通道、楼梯、地窖和阳台。

这样的宫殿群的确像一座迷宫,稍不留神,就会迷路。

伊艾思断定,这就是传说中的克诺塞斯迷宫。

于是他向全世界宣布了他的重大发现。

克诺塞斯室内绚丽多彩的装饰令伊文思十分称奇,它使整座王宫建筑更加光彩夺目。

宫墙上的装饰,包括大量的壁画,其基本色调都是明亮的红、黄,蓝,内容和形式活泼生劝,使半明半暗的宫室透出轻快活跃的气氛。

伊文思的发现公布后,马上引起强烈反响。

英国伦敦的《泰晤士报》这样说道:“克诺塞斯的发掘,在重要性上若不能说是超过,也至少不逊色于谢里曼的发现。”迈锡尼文化时期的文物。

考古学家们意识到,伊文思发现的不仅仅是一座废墟,而且是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文明。

于是,他们从许多大学和博物馆匆匆赶到克里特岛进行大规模发掘。

凡是与传奇故事有关的每个地方,每一个小丘,他们都不放过,整个小岛变得热闹起来。

1901年,伊文思又在大型中央庭院一侧的楼梯发现了更多的描写当时宗教和民间生活场景的壁画,发现由象牙、银、金、水晶石嵌合而成的游戏板,后来他把这个游戏板说成是克诺塞斯遗址上所发现的考古学上最有价值的单件工艺品。

1906年,伊文思干脆在遗址附近修建了自己的住房,准备长期从事这项有意义的工作。

他在克诺塞斯艰辛地工作了30年,获得大量珍贵文物。

1911年,他因在考古学上的重大贡献而获得爵士爵位。

掩埋的米诺斯文明伊文思的发掘表明,在公元前6000年时,克里特岛已经有人居住。

这些居民可能来自西亚或地中海东部地区。

这时岛上已出现了石制工具,培育的作物,家畜,纺织,陶器,房屋和制铜业。

约在公元前3000年克里特岛进入金石并用时代。

大量事实证明,克里特岛文化和希腊文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但是在亚历山大时期,亚历山大大帝试图把希腊文化推向他所征服的东方各地,结果希腊文化在许多方面被东方文化征服,变成一种具有大量东方文化特色的希腊艺术,西方艺术史家称作“希腊化艺术”。

该图是取自伊特鲁里亚人模仿希腊风格生产的酒杯:普罗米修斯是被宙斯放逐的古老的神族的后裔,他聪慧睿智,知道天神的种子蕴藏在泥土中,于是把泥土捏成人形,并赋予生命。

最后他将神出卖给人,因而被宙斯锁在高加索山上,宙斯还派出兀鹰,啄食他的肝脏。

克诺塞斯绘画的一个常见的主题是“跳牛”,可能与克里特的宗教有关。

这幅从克诺塞斯王宫发掘出的“斗牛士湿壁画”。

画面两位皮肤白皙的姑娘和一个深色皮肤的男人正在进行类似于体操的运动。

这幅画一方面表明克里特人已经意识到智慧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野蛮的势力,另一方面也突出了克里特人生活的富庶。

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岛上的一些地区出现城堡和阶级分化,形成国家。

这一时期克里特文明最引人注目的发展是宫殿建筑,这些宫殿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建于距海岸不远的克诺索斯、玛里亚和法埃斯特等,其中以克诺塞斯王宫的规模最大:据推算,克诺塞斯王富在其最繁荣的时期,连同附近的建筑群可容纳8万人左右。

克诺塞斯王宫防御森严,围以高而厚的墙,有碉堡守住出海口,宫中有宽阔的房舍,储藏室,神坊等。

宫殿是政治和宗教权的象征、因此宫殿的出现可能表明克里特岛这时出现了奴隶制国家。

每个宫殿群体可能都代表一个独立的小城邦,这些小城邦在公元前1900~1700年左右为争夺霸权可能发生过战争。

克诺塞斯王宫可能逐渐占了上风,取得了霸权。

在克诺塞斯和法埃斯特之间,修筑了道路。

国家的出现促进了文字的发展和演进。

克里特的文字由最初的图画式文字发展为象形文字,又由象形文字演进为线形文字。

约在公元前1700年和前1600年,岛内务城的宫殿曾由于大地震等原因两度被毁,但很快就被重建。

重建的宫殿在设计上比以前更大。

其建筑风格受埃及影响,结构严谨,充满朝气。

在第二次重建的宫殿中仍以克诺塞斯王宫为最大,占地面积为3英亩,如果把周围的建筑物计算在内,达5英亩。

公元前1650~前1450年,是克里特文明繁荣的鼎盛时期。

大约在公元前2000~前1600年期间,是米诺斯文化在吏里特岛的高潮时期,从中发展出一种崭新的宗教形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推崇形形式式的女神。

这是克里特人的戒指上雕刻出的人们朝拜肥沃与生育之母的情形。

这时手工业更加发达,各种的陶器制作更加精美,有的陶器壁薄如蛋壳,其典型式是卡玛瑞斯式陶器(因其发现地而得名)。

克诺塞斯王宫的壁画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堪称古代艺术的杰作。

它们多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为题材,而很少描写战争。

米诺斯人在其强大时,不仅统一了克里特岛,而且还统治过爱琴海上的若干岛屿及大陆希腊的一些地方。

关于雅典向克里特敬献童男女以及忒修斯杀死米诺牛的传说可能反映了这一事实。

另外,据说克诺塞斯国王还曾经远征过西西里,但被西西里人烫死,也反映了它在海外的扩张。

据考证,这个时期克里特文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是羊毛和油,音盼原因是其对外贸易活跃:由于克里特岛人的文明具有水陆双重性,他们掌握了制海权,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他们的文明是海上文明。

米诺斯的经济主要依靠贸易。

米诺斯人擅长航海,且拥有高效率的船队。

“新殿时期”的船只长达100英尺,有船员50人,横渡地中海是轻而易举的事,米诺斯人在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爱琴海岛屿、上建立起殖民地和贸易港。

米诺斯工艺晶,如印石,在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都有所发现。

在米诺斯遗址上已经发现来自希腊、土耳其。

爱琴海诸岛、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酌金属制品。

在克里特岛工作的考古学家也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大型坛罐;这些坛罐曾经用来盛装橄榄油和葡萄酒,这两种东西是米诺斯人的出口产品。

此外,他们还出口木材、羊毛绒、陶器、珠宝、刀具、香水,以及药品。

大约在公元前2600年左右,克里特人学会了铸遣铜器,冶炼业的兴起,大大改进了农具和兵器,从而加速了克里特岛的经济发展和海上霸权。

这是克里特人制造的双面斧。

克里特村社无论在社会地位还是经济上,似乎都比大陆上的村社更奉行平等主义。

除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外,米诺斯还进行过许多殖民活动。

米诺斯影响远远超出了克里特岛。

米诺斯人的宗教生活在公元前1500年前就已经相当活跃。

伊文思和后来的考古学家发现克诺塞斯遗址上的许多塑像和壁画表现的是女神或女祭司,这些女祭司或女神,常常手握毒蛇或双叶斧,这种场景可能与动物祭祀有关。

米诺斯人心中的上帝就是女神;女人在米诺斯的宗教礼仪上应扮演着重要角色。

事实上,伊文思认为在王室正殿的厅室,崇拜女神的地方,都被看成是圣堂。

米诺斯人的最令人着迷的是他们的艺术品,这些充满生气的大自然中精灵的形象,看上去更加人性化;至少比其他古文化,比如亚述和巴比伦文化中那些僵硬、呆板、描绘着狰狞面孔的作品,更具现代情趣。

米诺斯人的绘画题材首选动植物,尤其是海洋生物。

克诺塞斯宫王后寝宫内发现的“海豚”壁画中,众多的小鱼簇拥着几条恬静、优美的海豚,在珊瑚和海绵间静静地游荡,喷射着水花,表现出一种宁静、安详的格调。

人物题材的壁画中,最完整的是一件高222米名为“国王-祭司”的着色浅浮雕。

画中年轻的国王正在百合花丛中主持祭祖活动。

他头戴用羽毛装饰的百合花冠,胸前挂着百合花项饰,左手握着麾标、右手上摆至胸前、人物形象富有古典美,肩膀宽阔,腰部纤细,四肢肌肉发达且富有弹性。

百合花和蝴蝶也是用极富特色的手法,表现出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背景则使用大面积的红色,烘托出祭祖活动豪华与神秘的气氛。

克诺塞斯宫中有很多关于牛的题材,最有名的是壁画“调牛图”。

画面表现的是3个紧张而又沉着的人物和一头奋蹄摆尾、狂奔不止的牡牛。

牡牛前后似乎为两个身材修长的少女,她们的手腕和臂膀上戴有环状饰物;牛背上倒立着一个深棕色的人,长发飘逸,动作娴熟。

这幅壁画的确切含义,目前尚无从考证,似乎是表现一个宗教活动的场面。

但学者们更关心的是画面中间的人是如何跃上牛背的。

此外、宫殿中还有带牡牛形象的雕塑,甚至连高墙上的城堞都制成牛角的形状,或许这些与米诺陶及迷宫的传说有关。

这幅名为“巴黎女子”的肖像画,惟妙惟肖,美丽动人,是米诺斯壁画中的杰作。

它生动地表明米诺斯人是热爱生活的民族。

米诺斯文明似乎与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至于克诺塞斯富是根据诺牛的传说而设计的,还是米诺牛的传说由亮诺塞斯富的设计而来,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由于谢里曼在特洛伊城址,伊文思在克诺索斯城的发掘,把欧洲历史从希腊的古典时代上推到传说中的“荷马时代”,又进而追溯到史前时代。

悲剧的诞生米诺斯人把他们自己描绘哎一个友善、文雅的民族,酷爱大自然,喜欢运动,他们看上去还有点时髦,无论男女都把长长的黑发卷盘在脑后,男人佩带缠腰布;女人口唇着红,身穿荷叶边长裙,紧身衣,袒胸露怀。

一句话,米诺斯人似乎是一个精神饱满,有文化教养,热爱和平的民族。

后来的发现表明米诺斯宗教呈现了它阴暗的一面。

1979年,希腊考古学家埃菲和简利斯在克里特岛北部埃勒摩斯皮利亚发掘出米诺斯遗迹,当地克里特岛人称它为“风洞”。

在这里,简利斯发现了一个小小建筑物,据考可能是当时的神坛,但大约在公元前1550年的地震中遭到破坏。

走进这神坛,他们发现了真人大小的塑像遗迹,遗迹旁边是祭祀用的花瓶。

这间神坛还存在着早期米诺斯人的遗骸,一共有四具骷髅,有三具只留下不完整的骨头,另一具基本完好,后来断定是一个18岁的男子,像是被捆绑着做献祭仪式,礼仪刀具横放在他的身上。

简利斯暗示,用这个年轻男子作祭祀,是为了清除地震灾难。

人们或许没想到,一贯热爱和平、举止文雅,超越许多其他古国文明的米诺斯人,当时竟用活人作祭吧!这一发现顿时引起一场轩然大波,许多希腊和克里特岛人认为,这是对他们祖先拘一种侮辱,他们深感震惊!1980年在雅典的一次公开大会上,考古学家们对简利斯的发现和解释发起攻讦,人为他做出了错误的解释。

然而4年后,英国考古学家彼得·华伦,在对克诺富斯西北一栋米诺斯建筑物的地窖进行发掘时,好现了两具儿童髓髅,一个8岁,另一个11岁,骨上的刀具印迹与祭祀动物骨上的刀具印迹一致。

这两具骸骨和其他证据,使彼得导联想到,这两个儿童是在祭祀礼仪上被杀。

而且肉还被用刀子从骨上剔下。

彼得认为,祭神者很可能吃了这两个孩子的肉。

彼得的发现证明了简利斯的考古解释是正确的!公元前1470年,米诺斯文明陷入危机。

当时,除克诺塞斯外的所有宫殿,连同听有的边远定居建筑物和乡间别墅,都被大火烧掉了。

伊文思认为,是大地震才导致了克诺塞斯的毁灭。

他认为用地震灾难来解释是合乎逻辑的,因为克里特岛和其他爱琴海岛屿经常有地震发生。

他坚信地震使米诺斯文明走到了尽头。

20世纪中期,更多自然灾害的证据被发现。

那时,考古学家们开始挖掘爱琴海的色诺岛废墟,该岛从前曾叫山托锐里岛。

在它南边海岸一个叫阿克诺堤锐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座被湮埋的城市,里面堆满了工艺品和壁画,与米诺斯遗迹非常类似。

这城市似乎是米诺斯的前哨,或是与米诺斯人有密切贸易和文化联系的居住区。

地质学的证据显示,该城市与其他居住区可能在公元前1600年的一次巨大的火山喷发中被。

此地的火山爆发可能为亚特兰蒂斯岛的古希腊传奇提供了素材——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怎样被一次自然灾害彻底摧毁,一些专家还认为,这也可以解释米诺斯人的瓦解崩溃。

他们推测,这次大地震的火山灰可能湮没了克里特岛,或以它巨大的气浪吞没了海岸的居住区。

迈锡尼时期酒神的名字已经出现在祭祀的牌位上,尼采认为在希腊,具有日神和酒神精神的人的各有一半。

而在克里特时期的酒神节中,被酒神附魔的妇女们会离开闺房,去挑战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

现代学者拒绝接受这样的解释,认为米诺斯文明不是由一场自然灾害所毁灭。

他们认为,公元前1470~前1380年米诺斯人卷入了与刚刚兴起的希腊内地迈锡尼文明的一场强力争斗;迈锡尼人占领了克里特,破坏了几乎所有的米诺斯住宅区,并统治了克诺塞斯。

在此期间,迈锡尼占领者用“直线B”取代了当地米诺斯文字,即“直线A”。

有的学者认为希腊大陆上的迈锡尼人通过联姻入主了克里特,形成文明演变的一种和平过渡。

但也有学者认为是地震或迈锡尼人的入侵结束了这段辉煌的历史。

总之,落后的迈锡尼人未能再现米诺斯文明的辉煌,只是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迈锡尼文明。

虽然克诺塞斯古城已经消失了5个世纪,但伊文思在对米诺斯文明的遗迹开掘和研究中,还想恢复它原来的模样。

他雇用了能工巧匠用鲜艳的色彩在褪色破旧的壁画亡重新描绘:他用铁梁和混凝土把摇摇欲坠的楼梯间支撑起来他重修一些房间,根据他自己的设想,尽可能让它们显得堂皇,一些评论家称之为“混凝土克里特岛”。

今天考古学家认识到,他的复原工程简直是错误的,因为它除了能吸引了当今的旅游者驻足,对克里特历史真实的再现几乎是无能为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