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文库-青少年自我管理的10大法宝
15498100000003

第3章 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1)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他的利息;养成一种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他的债务。

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使你收益终生

在一次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颁奖大会上。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特别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乱拿;东西要放整齐。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

另外,20世纪初,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几个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致志地看书。姐姐和那几个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她——就是后来的“居里夫人。”

以上事例说明:一个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东西,就是父母亲和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

与此相反,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因为抢劫杀人的罪犯,在押赴刑场枪决前,法警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说想见见母亲。母子相见,母亲哭得死去活来。儿子说:“妈妈你过来,我有句话要对你说。”当母亲走到了儿子跟前把耳朵凑到他嘴边时,他咬掉了他妈妈的耳朵。

他的母亲问道:“我这么爱你,你为什么这样做呢?”他回答道:“如果我第一次偷东西时,你能教育我,我就不会得到今天的下场了。”

原来,这个孩子从小被妈妈娇视为掌上明珠,妈妈疼儿子,惯得没了样,儿子要脑袋也恨不得给摘下来,儿子把天捅个窟窿妈妈也全力兜着。结果孩子胆子越来越大,小时偷油,长大偷牛;小时候偷针,长大了偷金;以至于一天不偷东西晚上都睡不着觉。最后发展到吃喝嫖赌偷,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积恶成习,无法挽救,终于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这与母亲对孩子在少年儿童时期的教育管理不当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母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孩子对母亲所谓的“爱”,最后用一种“恨”的方式全部发泄了出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省。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如果这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怎么会有后来发生的一切呢?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

儿童的自制力本来就较弱,这一点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作为父母一定要循循善诱,正确引导。比如有的少年儿童抽烟,刚开始不过是抽抽玩玩而已,但作为父母如果不能及时制止,他们就会有从一根两根,到一包两包,直至成为嗜好,积习难改。这不正是从放任自己开始的吗?如果说,盲目纵欲是自制力的腐蚀剂,那么,反过来自制力又是征服放任的有效武器。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中,保尔·柯察金戒烟的故事。

有一次,青年们就习惯能不能改掉这个问题发生了争论。有人说,习惯比人厉害,养成了就改不掉,抽烟就是一例。保尔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不然的话,岂不要得出十分荒唐的结论吗?这时,有人挖苦保尔,说他吹牛皮,因为他明知抽烟不好但并没有戒掉。保尔沉默了一会儿,从嘴角拿下烟卷,把它揉碎,斩钉截铁地说:“我决不再抽烟了,要是一个人不能改掉坏习惯,那他就毫无价值”。从此,保尔果然不抽烟了。每一个不想使自己变得“毫无价值”的青年,都应该像保尔一样,下决心依靠自制力跟自己的坏习惯作斗争。

(一)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而我们中国也有句“三岁定八十”的老话,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的的确确,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但谈到具体的方法,却是众说纷纭。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抓好幼儿习惯教育使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家长和学校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家长应该把培养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大量事实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众所周知,成绩优秀的学生,一定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就很容易发挥作用。因此,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把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2.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大家知道,所有的家长都特别希望老师关照自己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孩子。但是,什么样的孩子老师最喜欢,在班里最受欢迎呢?首先是有礼貌的孩子。比如:方芳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不论是上幼儿园、上小学,都是人见人爱,到哪个地方都自然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一个女孩,她善解人意,待人彬彬有礼,甚至给她们家打过电话的人都会惊叹:“哎呀,你家的女儿太可爱了,我什么时候一定要见见她,因为从电话中都能仿佛看到这个女孩的微笑。”方芳在学龄前一拿电话就问:“您好,请问您找谁,这是XX家。”如果她妈妈不在,她会说:“我妈妈现在不在,你有什么事情需要我转告她吗,需要让她给你回电话吗?”对方不挂电话,她肯定不会放下电话,都是先让客人挂电话之后,自己才放下电话。考虑问题非常的周全。我们有些孩子不是这样的,接电话,开口就是:喂,找谁?不在!挂了。有时候连爸爸来的电话都不听清楚,就挂了。方芳为什么那么有礼貌呢?那就是习惯养成。妈妈跟她说:“凡是给咱们家来电话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客人,对客人一定要热情,要抱着愉快的心情接电话。接电话先说您好,请问您找谁,然后该谁接电话谁就接电话,该做什么记下来,而且要后挂电话。”方芳当然也有忘记的时候,妈妈看见了,就提醒她:“想一想,应该怎么办。”提醒多次之后,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方芳就非常习惯了。这就是礼仪习惯,是非常非常细致的礼仪习惯。

3.学校和家长要密切配合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只靠在幼儿园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生活习惯培养方面家庭教育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重要的责任。”所以家长应配合幼儿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如果孩子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这样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