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文库-青少年自我管理的10大法宝
15498100000004

第4章 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2)

在家庭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的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父母要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可以拿“孔融让梨”的故事来引导他。

我们都知道,孩子经常是用他稚嫩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一切,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是幼儿园的频繁接送。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模仿性强,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幼儿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因此,老师要充分重视耳濡目染的作用。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可供他们更多地观察、模仿、活动的生活环境,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切忌一味地批评、指责。在对幼儿提出要求时,要注意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如孩子学洗手弄湿了衣袖,孩子学拿筷子吃饭把米粒掉到了地上等。此时,老师不能因噎废食而去中止他们的行动。而要放手让他们去干,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慢慢地在孩子有一些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后,对他们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如吃饭不要把饭粒撒一地等。良好的习惯并非一日养成,对孩子要有耐心。如说些:“如果吃饭不讲话,我会更喜欢你。”“你真能干!”等来激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4.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因势利导

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需要家长正确地指导,慢慢地引导。但小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一味的责怪,只会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如小朋友在游戏过程中将玩具弄得满地都是,家长如果责怪说:“你不能这样做!”“下次再这样就不给你玩了。”等,他们可能会负气地把玩具摔个稀烂,起不到教育引导的作用。但如果换个方式,“你这样到处丢玩具,玩具很容易就坏了,那么下次你就都没得玩了。”或者以另一种的方式说:“让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把玩具保护得好。”那么小朋友们就很容易接受这种教育方式,也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再比如,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结合孩子兴趣特点先选择故事书,由浅入深,由短到长。不在一朝一夕,贵在长久坚持。刚上学的孩子坐不住板凳是正常现象。一位细心的妈妈观察写作业的儿子,一会喝水,一会撒尿,不到一小时出来四五次。这位妈妈看在眼里却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第二天孩子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个建议:坐下前把该办的事办好,我看你写作业时出来三次完全可以。孩子在妈妈的鼓励下果真少出去一次;过几天妈妈又提议再减少一次,孩子又轻松做到了。家长的要求依次递减,直到孩子可以集中精力把作业写完,既帮孩子克服了不良习惯,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

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形成的一切行为习惯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幼儿时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实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注意事项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指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积极心态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具有积极心态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是开朗、乐观向上的。而要做到并做好这一点,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来自于对行为的正确认识。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2.对自己提出明确的要求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无巨细,都要对自己提出明确、具体而又严格的要求,并且认真依照去做,时间长了,自然就成为习惯了。

3.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力

形成好的行为习惯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意志力薄弱,控能力差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4.建立严格的督导机制

良好行为的建立除靠自身努力还要靠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监督与指导,内因外因共同起作用,就更有利与良好习惯的建立。

5.与坏习惯挥手告别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要用加法;克服坏习惯要用减法。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有的小朋友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有的幼儿有吃手指的坏毛病;还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些都会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要让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起居习惯、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从小处开始,从细节入手。从现在做起,与坏习惯挥手告别。

(三)建立严格的自我管理制度

1.每天都详细检查当天的工作进度表

要如何得知你是离成功之路愈来愈近,还是在原地打转?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都“结帐”一次,看看工作进度表的落实程度究竟如何。

每天结帐一次,你的心理负担就不会这么重,哪怕这是一项工程浩大的计划,你也可以感受到稳健前进的喜悦。

2.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心动不如行动,其实要想管理好每天的24小时,你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如何去安排好今天的计划,并将付诸为现实。

绝对不要效法慢郎中那样去“以债养债”,否则到最后你加班到三更半夜也还不清。不要滥用你的记事本,因为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可以当场解决的就不要拖,无形之中,你的工作效率自然就会升高。

3.建立一套有效的时间管理系统

岁月不饶人。我们不能要求时间暂缓来配合我们的脚步,只能尽量迎头赶上。如果你能控制时间,你就能控制一切。具体建议如下:

请你设计和制定一个自己的学习计划,包括一天的学习安排和设计一周的学习计划。

A.每日学习计划

B.每周学习计划

C.比一比谁的计划最合理

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小组内其他同学的学习计划进行交流和讨论,找出自己学习计划的优点和不足。

D.改进和提高措施

通过讨论和交流,找出你的学习计划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或调整,使它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假如你的计划执行得很好,怎样及时奖励自己呢?假如你的计划未能执行或未能完全执行,怎么惩罚你自己呢?

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管理自己,给孩子们一份享用终生的礼物吧!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但愿好习惯能够伴随你的终生,让她使你受益无穷;但愿坏习惯永远成为你的过去,让他永远消失在你的回忆中。

习惯与成长成才的关系:

小小的好事,做出来就能带来大大的好处。

鸟儿美在羽毛,人们美在勤劳。

想要做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立刻去做。

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礼貌是儿童与青年应该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一旦第一个钮扣没扣好,就不可能把其他的扣好。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撕一张日历,很简单,把握住一天,却不容易。

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则是缺点的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