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妇科产科常见病
15500100000021

第21章 子宫内膜炎

一、病症

子宫内膜炎是盆腔器官炎症的一种,较为常见,子宫内膜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子宫腔内胎盘附着面实际上是一种创面,细菌容易侵入繁殖,形成炎症,蔓延至整个子宫,成子宫内膜炎。西医认为产时羊膜早破(超过24小时尚未生产)。产程延长,妊高征,近预产期性交,产时过多肛门检查,尤其是阴道检查、手术产或原有阴道炎、宫颈炎感染上行和营养不良、贫血,等等,都是子宫内膜炎的易发因素。在妇科领域中,子宫内膜炎多因不洁性交、官腔内手术操作和官腔内异物而发生。本病的致病菌属很多,但以厌氧菌最为多见,淋病双球菌也时有发现。

慢性子宫内膜炎较为少见。在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浅层随经血排出,细菌与炎性组织随经血而去,炎症自然消失;但当宫腔内有异物、息肉、肿瘤存在作为疫源地,则炎症不易消退。生殖道结核患者,其子宫内膜多被累及,病程迁延,如不积极治疗,常经久不愈。老年妇女,生殖道萎缩,抗病能力低下,一旦内膜发炎,因已闭经,无从排出感染的内膜,且宫颈退化,狭窄,闭锁,脓液不能排出,则成慢性子宫内膜炎甚至宫腔积脓。

根据子宫内膜炎的临床表现,中医可将此病分属“恶露不尽”“带下”和“下焦湿热”等范畴。

二、诊断

1。临床症状和体征

(1)产后发热:在产后数小时内体温骤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及全身症状者多属严重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产后第二至第三天体温上升至38℃以上。

(2)恶露量多,常有恶臭;或量少不下,色淡质稀,且无异味(致病菌不同)。

(3)如病灶局限于子宫内,检查时子宫软而稍大,且在压痛,下腹部无明显触痛。

(4)重症患者发热高达39~40℃,常有下腹压痛,伴肠鸣音减弱,血压降低甚至出现脓毒症症状,幸而并不多见。

2.鉴别诊断

(1)产后下腹疼痛应先排除产后生理性宫缩痛。

(2)产后发热要排除尿道感染、乳腺炎、会阴伤口感染和下肢栓塞性静脉炎的存在。

三、手术治疗

(1)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宫颈管闭锁者,宜在适当控制炎症后作宫颈扩张术,以利引流,必要时还须探查子宫腔,排除肿瘤坏死、感染或癌变;久治不效者可作子宫切除术。结核性子宫内膜炎最好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2)青霉素80万单位肌肉注射(先做试验),庆大霉素8万单位肌肉注射。

四、预防

(1)怀孕后应按时作产前检查,临产时严密监护,但要避免一切不必需的检查和操作;消灭滞产,减少难产。做妇科手术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以免引起细菌感染。

(2)孕妇要认真做好孕期保健。注意营养,有贫血出现,应给予纠正。妊娠末期禁止盆浴和性交。

(3)产后要注意外阴清洁,卫生纸要消毒,防止病菌感染。

(4)平日注意个人卫生,增强自身抗病能力,避免不洁性交,控制性传染疾病,并接受定期健康普查。放置宫内节育器者要按规定,定期到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