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给庄子做专访
15500700000014

第14章 放松心灵,无忧无虑天地间

【引子】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庄子·列御寇》有个拜会过宋王的人,宋王赐给他车马十乘,依仗这些车马在庄子面前炫耀。庄子说:“河上有一个家庭贫穷靠编织苇席为生的人家,他的儿子潜入深渊,得到一枚价值千金的宝珠。父亲对儿子说:‘拿过石块来锤坏这颗宝珠!价值千金的宝珠,必定出自深深的潭底黑龙的下巴下面,你能轻易地获得这样的宝珠,一定是正赶上黑龙睡着了。倘若黑龙醒过来,你还想活着回来吗?’”

【专访】

庄子这里所讲的,是贫与利和福与祸的关系。这尚不是自然之道,因为这仅有祸患,谈不上患过福至。在道家认为,只有一切顺应自然之时,福与祸的到来才属于自然之功。老子说:“祸兮福所倚。”这是说天降而非人为的福祸,是相互转换的,这种相生相依的转换才可称之为道。所以,人应该放松自己的心灵,这样才能无忧无虑天地间。

其实,这样的生活方式最终将会给自己造成伤害,人要懂得休闲,要懂得让自己适当地放松。

老子告诉孔子,他“游心于物之初”乃是“至美至乐”。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你的生活将会充满艺术气息,而且你会发现其中难以释怀的真善美,这样你就会忘记世俗中的所有不愉快、所有的纷争等。此时,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快乐。

其实,仔细想一想,现代社会中的某些人很可怜,他们因为难以找到自己的信仰,于是,他们在社会中也难以找到自己的真正追求。一个人一旦难以找到自己的追求,那么他们的内心一定是空虚的,而心灵空虚的人该如何呢?最简单的弥补方法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欲望来填补,所以,他们总是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勾心斗角。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崔杼曾经十分希望杀掉晏婴,但有人出面阻止,说晏婴杀不得。于是,崔杼就听从建议,将晏婴放掉了。而晏婴出来之后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匆匆忙忙逃离这个差点让自己送命的地方,而是慢慢地走出来,拉着缰绳上了车。他的仆人十分惊慌,急忙驱车准备迅速逃离这个地方,而晏婴却拉住他的手说:“不要着急,慢慢走,跑得快不一定就能保住性命,而走得慢也不一定会送命。鹿虽然生活在荒野之中,但它的性命却掌握在厨师手中。我现在的性命还是掌握在崔杼的手中,我们还是按照以往的速度,慢慢离开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想要拥有快乐的心境,就需要放松,不能总是将自己压得太紧,这样很容易因为过度紧张而使自己最终濒临危险的境地。所以,我们要懂得放松自己的心灵,这样,才能在紧张的生活中享受到人间的大自在。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在一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我们是不是还是应该以自我为主,活出自己的风格呢?

的确是这样,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应当将自己放在最高的位置,追随自己的心,活出自己的节奏,以不变应万变。

俗话说“人的命天注定”,一味地慌慌张张逃跑,最终的命运也并不会因为自己逃脱得比较快而改变,倘若在自己逃脱的时候,反而被抓获,这样岂不是更加可悲。晏婴能够将这一切看透,主要就是源于一种智慧的认知。

放松不仅仅是一个心态问题,更是体现一个人深厚智慧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庆历年间,宋仁宗有病,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上朝。随着太医的调养,渐渐地,皇帝的身体康复了很多,于是,他马上下令召集大臣开会,派人去叫中书省和枢密院的长官。吕夷简接到指令,并没有快步前来,而是稍迟了一会才应召前来。总算是到了皇宫,太监们着急地催促吕夷简,让他加快脚步,皇上正等着呢;其他同事也催促他快一点,但吕夷简依旧不着急,而且似乎步履更加迟缓了。

总算是来到了皇帝面前,皇帝问:“我生病了很长时间,好久没有见到大家,今天我已经好了很多,见到大家很高兴。而吕夷简,你却这么长时间才来到,这是为何啊?”吕夷简听到皇帝的问话,并没有胆怯,而是很从容地回答说:“皇上生病,满朝文武无不担心此事。今天忽然接到皇上传唤,我如果很匆忙地赶来,那么,大家一定会感到震惊,这样很容易引起骚动。”

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发现,原来慢也是一种智慧。由此,我们也会联想到当今的人,你们每天那样步履匆匆,直至到半夜才能睡觉,难道你们真的那么忙吗?你们是否也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节奏,让自己放松一些,好好地回想比忙忙碌碌更加重要的问题呢?

【专访总结】

一个人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节奏,这是一种智慧的感悟。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需要具有这种智慧,富了不癫狂,穷了不抓狂,该忙时就忙,不该忙时就要放松自己,让自己活得放松,活得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