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给庄子做专访
15500700000003

第3章 虚名终是人生的羁绊

【引子】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逍遥游》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他说:“太阳和月亮都已升起来了,而小小的火炬还不熄灭,用它的微弱光亮与太阳和月亮相比,不是很没道理吗?雨适时普降,可是人们还靠人力来浇水灌溉,这样的人工灌溉不显得徒劳吗?先生如果能居于国君之位,天下一定能获得大治;而我空居其位,我自认为能力不强,请允许我将天下交给您。”

许由回答说:“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经获得大治,而让我去替代你,是图名声吗?‘名’不过是‘实’衍生而来的次要东西,我所追求的是这样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只占用一根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也只不过是装满肚子。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天下对我来说没有什么用处!厨师即使不下厨,祭祀主持人与执礼的人也不会越位去代他来烹调。”

【专访】

从这里,我们可以对庄子的人生哲学有一定的了解。在他看来,人间的是是非非、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庄子说:“名‘不过是’实衍生而来的次要东西,我所追求的是这样的东西吗?鹪鹩在森林中筑巢,只占用一根树枝;鼹鼠到大河边饮水,也只不过是装满肚子。”用一句话来概括也就是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我所拥有的不过是其中的一点点罢了,而这些也往往被虚名所笼罩,导致人们仅仅看到其中虚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中的实的一面。人在成名以后,就会丧失原本自由的权力,而自由自在的生活也就随之消失了。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就要尽量躲避虚名的牵绊。

可以说,荣辱二字也好像试金石,将人生百态、高低贵贱都划分出来。然而,这种试金石往往会给人带来无限的烦恼,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外部的虚名来划分荣辱的人,虽然没有具体的标准,但他们对利益的看重方式都是相同的,他们所追求的往往仅仅是表象,而忽略了主观、内在、可变的因素,从而导致很多事情往往发生了扭曲,使得人们对虚名过分地关注,而忽略了其他生活中的美好,这样,最终得到的将永远是烦恼和难以抹去的悲苦。

庄子在《徐无鬼》篇中说:“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其意思是说,如果你过分追求钱财,那么你就会因为钱财永远达不到你的要求而忧虑,因为你的贪心是永远难以用钱财来添满的;而追求地位的人常常因为自己的职位难以达到一定的高度而伤感;追求权势的人,常常因为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而充满野心。对此种状况,庄子予以的回答是:“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其大意是,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不要总是对外界的官爵耿耿于怀,要懂得拥有一种达观的心态,让这种心态主宰自己的人生,而这样你也就不会被外物羁绊。

那么,针对这种现象,庄子又提倡什么呢?

针对于此,庄子提出了“至誉无誉”的主张。什么意思呢?庄子认为,人生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将荣誉看淡、看轻,不要总是为了一点点的名誉而斤斤计较,就像当今很多人捐了钱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捐钱一样,非要大张旗鼓,弄得满城风雨。庄子说,这都是不应该的。地位、名声算得了什么,即使你做了好事,也不要常常挂在嘴边,让所有人都知晓。《庄子·刻意》篇中说:“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意思是说,如果你看重小小的利益,那么你就是平庸之辈;如果你看重名声,你就是清廉的人;而如果你看重节志,说明你是贤德之人;而如果你看重纯正,那么你就堪称是圣洁之人。因此,在庄子的意识中,他提倡隐居,提倡过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希望人们总是将荣辱挂在嘴边,对这些有着狂热而执著的追求。追求恬淡的人,不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没有强烈的物欲,于是邪恶就不会侵袭他的身心。

尽管庄子的“无欲”和“无誉”观有很多偏激之处,但当人们为金钱所诱惑,为官爵所累的时候,何不从庄子的训喻中挖掘一点值得效法和借鉴的东西呢?

【专访总结】

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做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一切全是过眼烟云,荣誉已成过去时,没必要夸耀,更不足以留恋,这才叫潇洒自如,顺其自然。一个人,当你凭自己的努力和实干,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奖赏、爱戴、夸赞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飘飘然,自觉霞光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