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给庄子做专访
15500700000038

第38章 外化也是一种养生

【引子】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惟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讠高者、叱者、吸者、叫者、讠高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首向天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出了躯体。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站在跟前说道:“这是怎么啦?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那样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呢。”子綦回答说:“偃,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好吗?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

子游问:“我冒昧地请教它们的真实含意。”子綦说:“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你独独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它们发出的声音,像湍急的流水声,像迅疾的箭镞声,像大声的呵叱声,像细细的呼吸声,像放声叫喊,像号啕大哭,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像鸟儿鸣叫叽喳,真好像前面在呜呜唱导,后面在呼呼随和。清风徐徐就有小小的和声,长风呼呼便有大的反响,迅猛的暴风突然停歇,万般窍穴也就寂然无声。你难道不曾看见风儿过处万物随风摇曳晃动的样子吗?”

子游说:“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从比并的各种不同的竹管里发出的声音。我再冒昧地向你请教什么是天籁。”子綦说:“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发动者还有谁呢?”

【专访】

庄子所主张的是人要与自然和谐,强调要懂得内在修炼,而外在的行为要追求和谐,要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

“外化”其实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坐忘”有着很高的相同点。庄子说,你忘记了脚的存在,代表鞋子很舒适;你忘记了腰的存在,代表腰带很舒适;你忘记了是非的区分,代表心很舒适。“忘”代表你把这些都放在一边,没有任何干扰了。如果你常觉得有脚存在,代表你的鞋子一定是不合脚的;我是很难忘记腰的存在,因为太胖了。

忘了自己,一切归于自然,这是庄子的至高追求。

乐于忘怀是一种心理平衡。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身受其害的是自己。

做人,不但要忘记不愉快的往事,而且也要放下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的情绪。那些情绪,往往会陷你于虚妄之中。从心理学角度看,无论你惦记的是快乐的事,还是悲愁憎恨的事,如果长期生活在这种过去的记忆里,那么,你就会与现实生活脱节,严重威胁心理健康和心智的发展,久而久之,便会影响我们正确地思考与行动。怎样才能忘怀呢?只有一个方法——放下。

古人云:“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千万不可忘了;反之,别人倘若有愧对我们的地方,应该乐于忘记。

学习忘记之道,把许多愤恨的往事丢掉,日子久了,激动情绪也就越来越少,心灵和精神的活力得以再生,恢复了原有的喜悦和自在。

人人都曾有过被痛苦的回忆所缠绕而不能自拔的体验,何不让我们把这些不美好的回忆摒之千里,代之以自我陶醉的梦想和对新生活的不断体验与历练呢?

忘记了忧愁,也就没有了忧愁,可以舒展紧锁的眉、担忧的脸。平日里所有的不公平、所有的不快乐都将随忘记而远去,人就会变得明朗了,好像被乌云掩盖的天突然湛蓝了起来。

忘记了憎恨,也就远离了憎恨。当心灵不因为憎恨而蒙蔽,当所有的一切都变成过眼云烟,人就会整个轻松起来,宽恕了别人,也解救了自己。

学会忘却,也就学会了宽恕自己、解救自己。人生短短几十年,何苦过得那么疲累,何不学会忘却?

放下是一个开心果,是一粒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

快乐是来自于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在。人生是有限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许多要我们去完成的事情,而且想做的事更多。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如果把精力都浪费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或是无谓的人际关系上,这是多么可惜啊!

既然你认为与对方来往已没有什么价值,那么就应该像快刀斩乱麻一样,断然斩断情丝,为新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以前的经历可以成为我们以后的借鉴,但我们不可因此背上包袱,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丢掉那些失败、哭泣、烦恼,轻轻松松上路,你会越走越快,越走越欢愉,路也越走越宽。

一个人越是能够放得下很多事,就越是感到精气足。很多时候,问题就像个包袱,挡着你的出路,不如暂且把它搁置一旁,积蓄精气神,采取一个新的姿势去实现目标。试想,一个全身挂满了包袱的人,挪一步都会非常吃力,怎么能够奔跑起来呢?一味地用过去的事折磨自己,只会耗损精气,不利于健康,也不利于事业的成功。

【专访总结】

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让自己的心外化,这不仅是一种勇气,而且也是一种智慧。不要抱着旧的思维模式故步自封,时代的发展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人生有尽,精力有限,如果我们把名誉、财富、权势、地位、爱情等统统抓在手中,就无法腾出手脚去创造,负重太多,就难以远行。为了达到我们更远大的目标,充分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就要有所放弃,才能精气十足地实现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