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给庄子做专访
15500700000062

第62章 人生就是一场梦

【引子】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庄子·齐物论》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起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自己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

【专访】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子是庄子,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

但这不是庄子的感受。

两千多年前,庄周就用这个故事提出了人类的一种困境,直到现在,科学的发展仍没有给梦境一个完美的解释,哲学上的概括也就很难令人满意。如果仔细想来,精神病人或者有着奇特思想的人,他们是不是也是处在梦中,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被常人理解?然而,“庄生梦蝶”的确是个美妙的意境。庄周也无非是想告诉我们,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

不管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蝴蝶与庄周毕竟是不一样的,它们之间的转化也就是物与物之间的转化,是一种“物化”。庄子进一步把这个故事上升到对生死的理解上。他认为,人生人死只是一种物的转化,宇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大混沌。就宇宙整体而言,从一无所有的朦胧状态变为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又由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回归到无形无象的朦胧状态;在有形有象的明晰世界中,由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又由另一种东西变成了第三种东西。如此而已,永无止境。人生人死不过是这一大流变中的一个瞬间。

做梦是十分普遍的经验,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几乎是个自然的现象。但是,当我们想起过去发生的事,不是也有“如梦似幻”之感,让人无法分辨孰真孰假吗?

若是庄周,就接受自己是个僵卧不动的、与别人格格不入的、在世间走投无路的这样一个人;若是蝴蝶,那就“自在飞舞、开心得意”,尽情享受生命的喜悦吧!

自从人类开始学会思想以来,常有人去思索我们从何处来,又要往何处去,亦有无数的哲人在不停地思考探讨人生是什么?我们这些普通的凡人亦偶尔会停下我们不知方向的脚步,思索自己前行的方向和意义,然后给自己一个暂时值得信服的答案再继续前行!

人生如梦,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要感谢上苍的恩宠,感谢父母的养育,珍惜生命,好好活着,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人正是知道了死,才掂量出了生的分量。尽管长途跋涉叩开的都将是死亡的大门,人还是要去抓住生的每一瞬间,珍爱生命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试问,还有什么比活着更为幸福的呢?

这就如同一场梦一样,在梦中我依然快乐而平凡地生活。我不能做一个优秀的人,就做一个平凡而自由的人,幸福、了无遗憾;尽心地孝敬父母,真心地对待朋友,老实地做人。在梦中,何必一切都那么认真?

有两种人梦很多,一种是弱者,因现实得不到而梦,在梦中寻求平衡,而弱者的梦永远是梦;一种是智者,智者因梦而开拓。实非实,梦非梦,梦而成实,实亦是梦。

庄子把人生看成是一场梦,他认为,人的生命包含了身体与心智,但是另外还有更高的精神层次。宇宙万物的变化也许真是一场梦,但是做梦的人一旦清醒,就会觉悟人生的可贵在于展现精神层次的意境。这才是庄子立说的用心所在。

【专访总结】

人生如梦,人生不可无梦,若非如此,则如一潭死水,了无生机。爱情是梦中之梦,若无爱情梦牵魂绕,离了暮雨朝云,巫山纵然万古长存,也无非是一堆烂石头而已——人因梦而丰富,梦为有人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