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点评红色阅读(红色文丛)
15502200000003

第3章 《青春之歌》——生命之树永葆常青

作者简介

杨沫(1914-1995),著名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人大常委等职。她的代表作是《青春之歌》,此外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吴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

内容概要

出生在大地主家庭的林道静有着不同一般人的身世。她的亲生母亲出身贫苦,不幸被她父亲林伯唐霸占,忍气吞声成了姨太太,后来又被那个可恶的家庭逼迫致死。可怜的林道静从小像个小狗似的成长,缺少家庭的关爱。她中学毕业后,家里破产,父亲偷偷离家逃走。非亲生母亲徐凤英刻薄狠毒,逼迫林道静嫁给胡局长,以便使林道静成她们的摇钱树。

林道静万般无奈,下定决心后愤然逃出北京的家。她前去北戴河找表哥夫妇,可好投亲谋职,没想到他们已辞职离开了北戴河。雪上加霜的是,她又被杨庄小学校长余敬唐欺骗。面对险恶的世道,林道静前思后想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深感绝望,面对大海,她为自己找到了归宿,她要跳入大海结束自己痛苦的生命。就在她跳海的一瞬间,恰巧被北平大学国文系的学生余永泽看到,奋不顾身地救了她。

余永泽善良的一言一行打动了林道静冰凉的心。林道静暂时忘掉了此前承受不了的苦难和伤痛,同意了余永泽的劝说,于是留在杨庄当小学教员,并且对教书生活和孩子们也渐渐发生兴趣。

一天,林道静给学生们上课。有感于时事,想到“九一八”东北沦陷的惨痛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滔滔罪恶,以及国民党的消极的不抵抗政策,林道静向小学生们讲了整整一堂课,激起了学生们的爱国情绪。想不到余敬唐却冷嘲热讽,林道静毅然辞去了这份工作,踏上回北平的火车,去投奔好朋友王晓燕。王晓燕是林道静同学,现在已是北大历史系一年级学生了,她父亲王鸿宾是北大历史系教授。在北京,林道静没有生活来源,寻找工作又到处碰壁,还险些受到一个日本人的欺侮。

在救命恩人余永泽的柔声哀求中,林道静和余永泽同居了。余永泽一时的温存和体贴,使林道静也感到幸福和满足。但余永泽的自私和无情渐渐显露,林道静对未来美丽的梦开始一点点破灭。后来林道静有机会结识了卢嘉川、许宁、郑瑾等一批爱国学生。林道静对革命书籍如饥似渴地阅读,开始参加进步活动,虽然余永泽极坚持着竭力反对,林道静还是和北大学生一起上街,参加了纪念“三一八”游行,高喊口号,声援革命。

在革命的历程中,戴愉叛变党组织,一些党组织纷纷遭到了破坏,许宁、侯瑞等革命学生先后被捕。敌人追捕卢嘉川,卢嘉川躲避到林道静的住处。当林道静为卢嘉川送信时,余永泽在家里见到了卢嘉川。余永泽出于自私和嫉恨,将卢嘉川赶出家门,结果卢嘉川被捕了。在事实面前林道静终于懂得,政治上的分歧、理想的不同无法和余永泽继续生活在一起,她不想自己欺骗自己,终于和余永泽分手了。

一些革命者被杀害了,但进步学生和革命人士在狱中仍坚持斗争。林道静与所有进步朋友失去了联系,她把卢嘉川临走前留下的一包宣传品拿出来,想起卢嘉川对她说过的话,备受鼓舞。她开始独立作战。她靠黑夜的掩护到大小胡同张贴宣传标语和散发传单。青年们看到传单深受鼓舞,他们相信共产党又活跃起来了,革命高潮也许又要来到了。敌人面对革命的宣传非常害怕。

叛党分子戴愉又以革命者的面目出现,结果骗取了林道静的信任,也惨遭被捕。曾经的胡局长又一变为国民党特务,亲自出面对林道静进行利诱恐吓,林道静不为所动,巧妙斗争。敌人没办法就放了她,却被特务们监视起来。这时王晓燕和李槐英来到她的身边,在王晓燕的父亲和其他朋友帮助和掩护下,林道静平安逃出了北平,来到定县当上了小学教员。

几个月后,一位叫江华的同志由郑瑾介绍来到林道静这里。正在苦闷孤独的林道静见到江华,高兴极了。江华是领导纪念“三一八”游行的革命同志李孟颙的化名。江华是地下党员,给林道静讲了许多革命道理,教导她如何了解农民的疾苦,如何深入到农民当中去,组织农民站起来和地主老财作斗争。在江华的直接领导下,林道静积极参与了麦收时农民抢收麦子。她向江华提出了入党的请求。江华鼓励她勇敢地接受党的考验。

鉴于革命情况被暴露,林道静被江华通知回北平。林道静按照指示回到北平,去找郑瑾联系,没有找到。不久,林道静再次被捕。她拒绝在“自首书”上签字,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在牢里她见到了郑瑾(真名林红)。林红的革命精神给了林道静和难友以巨大的鼓舞。林红被害后,林道静揭穿了女特务,开始参加狱中的绝食斗争。后来得知卢嘉川也被杀害了。

江华和侯瑞开始营救狱中的同志。日寇占领北平前夕,在同志们的营救下,由王鸿宾教授出面保释林道静出狱。林道静来到王晓燕家。王晓燕一家非常正直善良。叛徒特务戴愉正在欺骗王晓燕,而王晓燕一家没有认清他的本来面目,还把他当作革命者。在江华等人的介绍下,组织上研究了林道静的全部历史,考察了她在狱中的表现,批准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化名路芳到北大做学生工作,组织爱国学生和国民党进行斗争。

由于叛徒特务戴愉的欺骗,王晓燕把林道静当成叛徒,便不理睬她。林道静在北大遭到学生中的特务王忠等人的毒打。她毫不屈服,仍坚持斗争。在党的指示下,她和侯瑞积极争取王晓燕。他们以有力的证据揭穿了混在学生中的特务王忠等人,王晓燕开始醒悟了。叛徒戴愉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正当林道静苦闷的时候接到党的指示。林道静为革命工作的态度更坚决果断了。她和侯瑞一个班一个班地去发动学生,及时抓住学生的苦闷心理给予启发引导,把学生都组织起来,几个系先后成立了学生自治会。

一天,江华冒大雪告诉林道静,市委要联组织“一二·九”大游行。1935年12月9日,轰轰烈烈的“一二·九”运动爆发了。由于发高烧,林道静没能参加“一二·九”大游行。“一二·九”之后的一星期内,党紧密地团结了各个学校涌现出来的大批积极分子,广大爱国青年也纷纷奔到民族解放的战场上来。于是党的力量,人民的力量迅速扩大了。

为扩大“一二·九”运动的革命成果,发动更多的群众涌向正义的爱国之路,反对出卖华北的冀察政委会的成立,12月15日晚,党领导学联的负责人决定在12月16日伪“冀察政务委员会”正式成立的日子,再一次号召全市的大中学校来一次规模更大的示威游行。江华连夜通知林道静关于第二天的行动计划,北大的工作全部由林道静负责。林道静整整奔忙了一夜。她、侯瑞和其他党员以及积极分子们,分头分工负责组织,终于在三四个钟头内秘密动员了一批北大同学去参加游行示威。一切组织布置妥当,她才作为一个游行群众奔向集合地。在游行队伍中,她首先看见了李槐英——这位曾经同情和帮助过林道静的女学生,后来不问政治,当了“校花”、“皇后”,可是,日寇的暴行,终于使她觉悟过来。王晓燕的父母全来参加游行了。工人、小贩、公务员、洋车夫、新闻记者、年轻的家庭主妇,甚至退伍的士兵都陆续涌到了游行队伍中来。

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鲜明夺目的革命旗帜,嘶哑而悲壮的口号,继续沸腾在古都街头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继续不停地前进——不停地前进。

点评

《青春之歌》是一部长篇小说,在新中国文学史上它是正面描写学生运动的第一部。

这部作品描绘历史背景为“九一八”到“一二·九”运动这一时期,以学生运动为主线,描绘了当时我国各类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所走过的道路,塑造了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如卢嘉川、林红、江华等,他们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他们遵照党的指示,领导学生运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卢嘉川把林道静引上了革命道路,而在林道静的成长道路上,林红的坚强不屈、英勇顽强的精神,江华稳健、老练的工作作风对林道静最终能成为一名坚强的共产党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部作品描述了我党不仅培养了像林道静这样的小知识分子,而且以它崇高的目标,忘我的精神培养和熏陶了众多的知识分子,这样才能有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此外还有在学生中宣扬悲观情调、最后又禁不住敌人的引诱变成叛徒的戴愉;自私自利、平庸、狭隘的余永泽,他没有爱国主义的热血,整天死守着他温暖的小窝,对投奔他来的老长工,表现得非常冷酷,竟毫无同情心地把魏老山赶出家门,当他知道林道静跑出去送给魏老山三十块钱后,冷冷地讽刺林道静是拿他的钱装好人。还有思想空虚、贪图享乐、最后沦落为玩物的白丽萍。还有王晓燕父女,他们同情学生、痛恨国民党政府,但又书生气十足,以至被戴愉利用。

这部作品在林道静的形象上用墨最多,刻画和塑造这一核心人物形象。大地主家庭出身的林道静,她的母亲却是被她父亲霸占了的贫农女儿,她身上“有白骨头也有黑骨头”,她心地善良,同情民众,憎恨她的家庭,反抗她的家庭,为追求自由离家出走,想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存。但是她虽然逃离了她家庭给她设置的网,却又踏进了余敬唐的罗网。她从绝望走向自杀的道路。北大学生余永泽救了她。余永泽以“骑士兼诗人”的风度和温情体贴赢得了林道静的爱情。他们度过暂短的爱情生活,在许多实际问题上发生分歧。向往自由、追求革命的林道静,终于认清了余永泽自私、庸碌、狭隘的本质,毅然与余永泽分手。林道静跨出了“爱”的小圈子,标志着她思想历程和人生道路的重要转折。这时期她的主要思想特征是向往革命,并投身到革命。她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单枪匹马地进行革命活动,遭到国民党特务的逮捕。党组织营救了她,把她秘密护送到定县农村。在这里,党又派果敢、机敏、干练的江华同志领导她工作。在江华的帮助和教育下,林道静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在狱中,她又亲眼看到了共产党员林红面对敌人的屠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经受住了党的考验,出狱后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林道静终于从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这部作品情节曲折,通过一系列的转折细腻地挖掘林道静的内心世界,描绘了林道静的思想感情的发展脉络,真实而生动地揭示出知识分子只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出路,才能有光明的前途。林道静的形象真实感人,栩栩如生,可以说是这部小说在艺术上最成功之处。

这部作品的结构是单线式的,始终循着一条主线——就是以林道静的成长和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由林道静带出各种人物。这样架构篇章,使得结构单纯,严谨而完整,也正因为这样的结构,才使得林道静这一人物形象丰实、饱满,生动而感人。同时这样的结构也很适应中国读者的欣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