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木偶
15505200000003

第3章 中国木偶艺术(2)

广东粤西的杖头木偶在清代中叶(1810年前后)已很兴盛,出现了不少15至25人的杖头木偶戏班子,并且有了制作木偶的专业艺人。咸丰年间,廉江安浦著名的木偶制作艺人叶仔、叶文芳父子等已经创造出活的眼、口、鼻、颈、耍牙及流血、流泪的大杖头木偶,在《三气周瑜》中的木偶周瑜就能吐血。

提线木偶技艺高超,工艺与操作双绝。

提线木偶戏称悬丝傀儡,宋代即极兴盛,宋人《婴戏图》有生动的形象描绘。清代各地提线木偶戏技艺高超,不管是操作技术,还是木偶工艺造型都达到极高水平。提线木偶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2~3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把盏挥扇,笔走龙蛇,妙趣横生;脚分赤、靴、旦三种。提线一般16条,据木偶动作需要取舍,陕西合阳线戏原来基本提线5条,清代表演特技时增加到30余条。泉州的提线木偶,基本提线16条,根据演出需要,有时增加到36条,操作时精巧之极,常以特技异能表现人物,清末泉州龙班的林承池等操纵的偶人能演拔剑、撑伞;虎班的何绽表演楚霸王可瞬间完成搁腿、出手、握剑、转睛四个动作。木偶戏正是以独特的操作技巧,使无生命的偶人表演出灵巧如生的动作,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才感人至深的。

偶人的雕刻制作是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清末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清末民初的泉州提线木偶雕刻家江加走创作的偶人,惟妙惟肖,雕刻精巧,具有唐代画风,深受海内外观众喜爱。

(第二节)现代流行的木偶艺术类述

汉唐时代杂技曾在宫廷兴盛一时,清代宫廷也曾有被称为“大台宫戏”的木偶戏的演出,但悠久的历史上更多的时间,杂技、木偶和皮影是作为民间艺术流传于广大城乡市井的。

各地木偶戏纷繁多姿,有的地区同时有几种木偶艺术,地方色彩极为鲜明,即是同一地区、同一品种的木偶戏,由于流派不同,操作技巧、木偶结构、人物造型、舞美风格也会迥异,现代流行的几种地方木偶戏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其艺之绝,令人叹为观止。

一、福建的布袋木偶与提线木偶

福建木偶戏主要有两种:布袋木偶戏和提线木偶。历史都极为悠久,据《漳州府志》载,龙溪地区宋代已有傀儡戏。清中叶后,布袋木偶兴盛,龙溪、漳浦、澄海、长泰等县乡乡有专业或业余戏班,欣赏木偶戏成为闽南人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布袋木偶戏,又称“掌中戏”,以福建漳州、泉州最盛。偶高尺余,由头、中肢和服装组成,偶头樟木雕刻,机关控制表情和肌肉运动,手分掌、拳。操纵者食指人头颈,中指、拇指操纵两手,动作敏捷多变,准确灵巧。清代已有表演者将小竹签插入偶袖捻动,丰富了手臂动作。表演技艺精湛,能做出开扇、换衣、舞剑、搏杀、翻墙跃窗等高难动作。清中叶以后,福建布袋木偶戏鼎盛,并有南派、北派之分。南派布袋木偶擅长神话故事,北派擅长武戏。龙溪布袋木偶戏属北派,双手操纵两个偶人搏杀格斗,动作节奏明快迅捷有力。以演《三国》《水浒》金戈铁马的武戏见长。艺人指掌功夫出神入化,依靠演员两手十指的技巧活显偶人的四肢百体,赋竹木以生命而表现心理复杂的角色,木偶戏演员有时两手表理两个角色,一心多用,其艺术创造的难度超过一般戏剧演员。

提线木偶戏几乎遍布全省各地,主要有闽东、闽北、闽南、闽西、莆仙五个流派,各派名家辈出,影响海外。在福建,“傀儡戏”是提线木偶的专有名称,简称线戏。有名的泉州提线木偶戏属于闽南系一派,操纵难度较大,其他流派的民间剧团大多是8根线操作,泉州用16条线,多的达30余条线操纵,表演时一般由一个演员操纵,有时两个演员共同操纵,或一个演员在台底下协助。其表演风格传神,偶头雕刻、内藏机关设计都极精致、优美,出现了江加走这样的有名的雕偶艺人。泉州提线木偶戏的音乐也有独特风格,曲牌丰富、声腔高亢、刚健活泼,俗称“傀儡腔”。伴奏以小唢呐为主乐,打击乐保留南鼓、镇锣等古乐器。南鼓的击法颇别致,司鼓用一脚的后跟压住鼓面,配合鼓的轻重缓急不断移动,鼓音可收可放,强弱徐疾瞬间多变,且能与曲牌旋律融合。泉州线戏班的戏箱一般有偶人36个,“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无所不能;而且演出有“傀儡簿”(文学剧本)。清代保留剧目已达500多出,包括《说岳》《水浒》《西游》《目莲》及独有的《张飞私奔》《韩湘子》《封神榜》等。

著名演员杨胜是龙溪布袋戏的代表人物,他擅长武戏,《三国》《水浒》“神怪”,无一不精;特技尤佳,喘气、缩颈、甩发、脱衣,浑然天成。《蒋干盗书》使他名声大振,《雷万春打虎》《大名府》令他艺惊海外,代表了北派布袋木偶艺术的最高境界。

泉州提线木偶戏自清末民初的名班龙班的林承池、张炳龙,虎班的连天章,名家辈出,现代的连焕彩、张秀寅、黄奕缺、谢祯祥等,都以其娴熟的线功和巧妙流畅的唱功,塑造了形神兼备的舞台形象而驰誉木偶剧坛。

二、陕西合阳线戏、杖头木偶及药发傀儡

陕西的木偶戏以合阳线戏为代表,不只历史悠久,技艺高超,而且影响深远,乾隆年间即曾到北京、扬州等地演出。合阳线戏又称“线腔戏”,俗称“线胡戏”。偶高80至90厘米,一般提线5根(头3、手2、腰1)特殊需要可增至13根。线长约1米,提线技法有拨、勾、挑、抢、闪、摇六种技法,使偶人几乎可以做出各种生活和舞蹈动作,神态逼真,往来逻巡,莫不应节,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合阳线戏的舞台15尺见方,木柱支撑布幔相围,古朴大方。

一般6人伴奏、5人提偶,舞台形式比较简单。由于清初李灌等文人参加编写剧本,表演剧目丰富,有近500余种,向有“十二鸳鸯”、“十二龙凤”、“二十四卷”、“七十二图”之说,大致可分爱情戏、历史戏、公案戏三类,常演“三箱”(《西厢》《百宝箱》《囊哉装箱》)、“二楼”(《谪仙楼》《鸳鸯楼》)等脍炙人口的精彩剧目,本戏后还加演诙谐幽默的折子戏。它的“来报子”一角,就有“郭秃”遗韵。合阳线戏的“线胡腔”以说唱体为主,可分为“线胡调”与“乱弹调”两大类。

近30年来,合阳线戏在艺人们不断求新的大胆艺术实践中有了很大发展。

陕西杖头木偶戏素以鲜明的表演动作见长,左手举偶(其他省多为右手),右手掌手杆儿,通过双手的搓、捻、掂、点、摆、扣、转、拧等手法的灵活运用,使偶人的动作明快洒脱,无论是名媛闺秀,或是将相鬼神,都演得惟妙惟肖,一些“绝活”,如甩发、耍翎子、挑担子等高难技巧,常令观众叫绝。

蒲城的“药发傀儡”现称“杆火”或“架子火”,传统节目有《天女散花》《武松打虎》《张公背婆》《三打白骨精》《炮打襄阳城》《唐僧取经》《劈山救母》等180种。引燃后,形象逼真,火爆热烈,然而须臾荡然无存,可谓一次性造型艺术。

三、四川木偶戏

四川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亦有布袋木偶流传,四川称之为被单戏。四川杖头木偶分大木偶、二木偶、精木偶三种,各具特色。

大木偶为杖头木偶之最,长约1.4米,重约5公斤,表情丰富、动作灵活,大木偶高与人齐,特点是线条粗、动作大,眼睛能眨,手指能动,依剧情需要,能穿衣、点火、喝茶、叩首、舞刀弄棒,可供多人同场观看,在演出《出岐山》一剧中的赵云,瞪眼喘气都很明显;《经堂杀妻》中的旦角,能自己用手换衣服,扣钮子、洗脸、焚香,令人叹为观止。二木偶的头像、服饰及演唱方法和大木偶一样,不过身材矮小一些,长约2尺5寸。《火烧濮阳》和《水擒庞德》是其代表作,演出时木偶要脱成光身泅水和滚火,成为众多木偶戏中独树一帜的特色。精木偶最小,长约1尺4寸,小巧玲珑却动作准确丰富,是最早进入城市固定演唱的木偶形式,清末民初成都的“瑞乐班”、“艳华班”都较有名望。当时有彭紫卿(洗生)、黄寿山兄弟等著名艺人。表演的剧目可观,文武兼善,有《水漫金山寺》《西游记》等大戏,也有《小放牛》《杀惜》《情探》等折子戏。木偶表演中的水袖、扇子,风流潇洒,耍脚步、抖髯口、撩袖、端带,模仿川剧表演技巧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

成都市木偶剧团创作的神话木偶剧《哪吒》获得了第六届“文华新剧目奖”,2000年该团又与日本影法师剧团合排《三国志》,先后在日本、中国、韩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世纪巡演。

四、广东的木偶戏

广东木偶戏品种繁多,兴盛一时,计有杖头、铁枝、圆身纸影、竹窗纸影、提线、布袋等多种形式,用各种方言和粤、潮、琼、汉、邕、黎歌、白字、山歌、土调和傀儡腔等不同的语音和唱腔曲调演出。最为流行的是杖头木偶,各地木偶造型各有特点:潮汕的木偶纤秀,兴梅和东江的木偶精细,五华县的木偶粗放;操作方法也各不相同,海南的杖头木偶是曲肘的,粤中的是“抓颈”的,粤西则是“揸竹”的。不同的操纵方法和造型与表演形式,形成广东木偶纷繁多姿的特色,堪称各省之最,有几种表演形式极有地方特色。

五、台湾的木偶戏

台湾的木偶戏主要是布袋木偶戏,亦有少量提线木偶戏用于酬神消灾和婚嫁、敬谢土地等宗教民俗活动。在台湾称“嘉庆戏”或“家里戏”。连横《台湾通史》卷廿三《风俗志》载:“台湾之剧……

又有傀儡班、掌中班。削木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与说书同。”

傀儡班即提线木偶戏,称大笼,掌中班就是布袋木偶戏,称小笼。

台湾木偶分南管、北管两大流派,南管布袋戏擅演文戏,所唱南词,唱法声腔与昆曲相似,行腔吐字更为柔和,尤善插科打诨,诙谐逗趣,指上功夫极为精湛,小巧偶人,喜怒悲啼,栩栩如生,深受台湾民众喜爱。

(第三节)中国木偶造型艺术

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真正当众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操纵的戏具。

元、明、清以来,木偶戏由城入乡,多种风格、流派形成木偶的造型艺术,也因地域不同,出现多种多样的造型特色:泉州嘉礼戏,漳州布袋戏,广东杖头,潮州铁枝,合阳线戏,吴桥扁担戏,四川大木偶,花样翻新。或行当齐备(生、旦、净、丑俱全),或工艺精良,或精雕细琢,或旷达写意,风韵各异,出现了江加走、徐子清这样闻名于世的雕刻大师。民国以后,尤其近几十年,木偶戏由民间走向专业化,演出由露天走入剧场,木偶造型逐步现代化,雕绘工艺达到了相当高度,就整体而言,当今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水平,是与时代同步的。

中国木偶造型艺术的轨迹,大体分三个阶段:(1)三雕七画阶段。由艺人先雕头形,再画脸谱,以区别人物,造型主要靠画脸。

(2)雕绘结合阶段。造型、雕刻、绘画并重,讲求创造性和技法性,出现了专业偶头艺人和作坊。明清以前均属这两个阶段。

(3)可塑性与随意性阶段。现、当代木偶造型艺术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产品,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和时代审美趋向,设计、制作木偶,使之更富夸张性,更具木偶艺术特点,不仅摆脱了单纯戏曲化的传统,而且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追求,构成了绚烂多姿的木偶造型世界。这是中国木偶造型艺术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

(第四节)中国木偶舞台美术

木偶戏“以物象人”的表演特性,决定了木偶舞台的功能:遮蔽操纵者,分隔观、演区,突出木偶和吸引观众。

传统傀儡戏舞台,很长时间承袭戏曲舞美特征,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合一。提线戏舞台,多数是露天舞台,背部设有遮挡操纵者的帷幕,以及“出将”、“入相”的木偶上下场门,演员持线板立于幕后操纵木偶表演,观众可从三面欣赏。布袋戏舞台具中国殿阁建筑风格,木雕金饰,组合灵活,空间自由,典雅玲珑,堪称工艺绝品。近几十年来,成为剧场艺术的木偶,承前启后,借鉴现代戏剧艺术之长,采用新材料,声、光、电一体化,营造氛围,加设幕位、景别,强调舞台布局的全方位效果,形成了框式结构的多功能木偶戏舞台,突出其艺术的综合性。

7、80年代以来,木偶变革突飞猛进,突出“偶性”成为观念更新和探索的焦点。强调动作的假定性,打破框式结构,撤去遮挡物,人偶同台甚至走出舞台,一个作品中同时出现提线、杖头、布袋等几个木偶品种,“黑丝绒木偶”的使用,多景区的空间调度,大舞台手段的运用,无一例外地深化着木偶艺术的独立品格,同时也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传统戏《金鳞记》《大闹天宫》《嫦娥奔月》,现代戏《英雄小八路》和儿童剧《马兰花》,均属木偶舞美的上乘之作。

木偶艺术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除了艺人的精彩表演外,完美的偶人造型艺术和操作装备也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造型艺术重在木偶的雕刻和设计,就一般情况而言,提线木偶造型较高,多在2.2尺左右。关键部位均缀以提线,最多可达三十多条,至少也有十余条,如进行特技表演还须根据需要增加若干辅助提线。木偶人表演各种舞蹈身段及武打技艺的水准,完全取决于艺人的操作技巧,这是提线木偶表演艺术水平高低的关键。杖头木偶高于提线木偶,一般偶高3尺左右,装有三条操作线,两条牵动双手,一条支配头部与身躯表演。布袋木偶造型最小,仅有7寸左右,靠艺人两手托举表演,操作技艺特别,不同于提线和杖头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