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皮疹病
15508600000009

第9章 疹病的治疗和预防(3)

抗过敏药物,包括抗组织胺、激素类及其他药,不能预防过敏反应,但能减轻反应强度。其原因是,上述这些药都不是特异性疗法,不是针对病因,只是对特异性的对症治疗。

即使先下手为强,在过敏反应刚刚发生或即将发生之际及时用药,也不一定能阻止一切过敏反应。这主要有以下6方面的原因:(1)患者体质问题:①特异性IgE形成的能力太强,抗过敏药物难与抗衡。②IgA的形成或体内水平太低,以致无力阻抑外来过敏原被进入人体内。⑧消化道黏膜的通透性过高,使大量食入性过敏原吸收入体内,超过抗过敏药的制约潜力。④体内组织胺等过敏反应活性介质水平过高,常量抗过敏药“对付”不了。

(2)患者所处环境的多变性:包括气候变化、体力活动、精神紧张、饮食衣着、工作忙闲等。

(3)某些过敏原彻底避免的困难性:如屋尘、花粉、霉菌、尘螨等,几乎无孔不入、无所不在;有些过敏原如香烟烟雾、化妆品、敌敌畏等,即使个人可设法避免,但在与他人交往中仍可接触到;某些物理性致病因素,如阳光、风、湿、寒、热等更难避免。即使每天服抗过敏药,也防不胜防。

(4)某些变态反应病所致并发症的不可逆性:由于充血水肿、血管渗透性增高、局部引流不畅等原因,往往容易发生局部感染,这在皮炎、湿疹、药疹中都能遇见。感染与过敏又常互相影响,使抗过敏药丧失预防与治疗作用。

(5)长期抗过敏治疗产生的耐受性:使抗过敏药物逐渐失效,包括治疗与预防效能。

(6)大量非特异性因素对变态反应发病的影响:情绪波动、工作劳累、营养失调、失眠、感染、月经、天气变化等,都能诱发或加重某一过敏病,而这些因素都不是抗过敏药能预防的。

当然,在强调和实行包括有针对性的脱敏疗法和积极防避过敏原的条件下,由医生指导适当服些抗过敏药物,能够减弱可能发生的变态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抗过敏药物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的。

三、衣着引起的过敏病如何预防

衣服引起过敏,大致有3种情况:一是对棉、毛、皮、丝、麻、化纤等织物本身过敏。实际上,对棉、丝、麻过敏者极少,而对皮毛、化纤过敏者则较多。严格说来,真正致敏的并不多,更常见的是诱发,如皮毛织物很易诱发湿疹,但往往又不是唯一的诱因。预防的办法是选用不致敏的织物,如劝患湿疹、异位性皮炎的患者勿穿皮毛装。二是对衣物染料、配件等过敏。由于染料、配件品种多、成分杂,确定其过敏与否殊非易事。最终确定需依靠皮肤过敏试验如斑贴试验。一旦确诊后,就须坚决不穿致敏的衣物。三是对沾在衣服上的东西过敏。这类东西甚多,可以是人体自身的,如脱落的表皮细胞、皮脂、脂屑、汗液、分泌物、排泄物等,也可来自体外,如灰尘、煤屑、粉末、化妆品、外用药、细菌、霉菌、寄生虫等。防止这类过敏的办法是多洗澡、勤换衣,避免使用致敏的外用药、化妆品,积极治疗各种皮肤病。

此外,各种与衣着相关的物理因素,有时也能诱发、助发或加重过敏反应。例如:①衣服遮盖部位有一个“小气候”。这个小气候与外界气温和身体部位都有联系。适宜的小气候意味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如小气候不合适,人的那个部位,甚至全身会感觉不舒适,太暖、太凉,或太干、太潮,易诱发或加重局部过敏反应。②鞋、袜、帽、巾的选择,要有讲究。帽子戴在头上,而头皮是多脂(油)部位,又毛发丛生,一旦积垢纳污,便可能污染细菌、霉菌、寄生虫,容易引起皮炎。因而必须保持帽子清洁,其大小、质地、厚薄亦要合适。鞋、袜、巾也一样。足部多汗,而汗又难蒸发。因而,除了少数脚干燥者外,都宜穿棉织袜。棉织物吸汗力强,而化纤袜、帆布鞋、胶鞋均不吸汗。鞋垫也要选用松软、透气的。购买防汗、防臭、防脚癣鞋袜时,必须是货真价实的产品,否则会适得其反。足部湿疹患者买鞋时,要特别注意鞋号。脚位于身体最下端,静脉返流差。晨间起床时,因一夜平卧,足部静脉回流好,脚的体积小些,而下午则因久站或久行,静脉回流差,脚局部水肿就显得大些。为保护足部皮肤,特别是湿疹患部不被鞋子紧束,买鞋宜在下午。

首饰不属衣物,但又与衣着配套。因此,在防止衣物过敏的同时,也要警惕和预防首饰过敏,主要是塑料制品与涂料饰物的致敏。

四、食物诱发过敏病的预防

过敏性疹病,与食物过敏的关系十分密切。急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是最突出的例子。其他还有血管性水肿、过敏性紫癜、多形红斑、中毒性红斑等。有人统计,食物过敏反应的80%表现在皮肤上。当然,皮肤过敏反应可伴发其他系统、器官的过敏,特别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伴发于急性荨麻疹的喘息、腹痛、腹泻就很能说明问题。

致敏食物不计其数。据国内专家统计,有以下10类食物最易引起过敏: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乳、鸡蛋等。③海产类食物:如无鳞鱼、海蟹、海贝、海带等。③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如葱、蒜、洋葱、羊肉等。④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酒、芥末、胡椒、姜等。⑤某些生食的食物:如生葱、生姜、生西红柿。生食某些壳类果实如花生、栗子、核桃,以及某些水果如桃、葡萄、柿子等。⑥某些富含细菌的食物:如死鱼、虾、螃蟹及不新鲜的肉类等。⑦某些富含霉菌的食物:如蘑菇、酒糟、米醋等。⑧富含蛋白质而难消化的食物:如蛤蚌类、鱿鱼、乌贼等。⑨种子类食物: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等。⑩某些外来而不常吃的食物:如伊拉克蜜枣、象皮鱼等。

“发物”过敏的说法由来已久。所谓“发物”,大致有以下4类:①发酵性食物。②生长快速的食物如竹笋、公鸡、豆芽等。③味道特别鲜美的食物。④有特殊气味的食物。在前述10大类中,基本包括了这4类“发物”。

食物过敏反应,首先是对食物过敏,但也和病人的敏感程度、健康水平、精神状态、睡眠状况等有关。

过敏反应的发生、发展也与食量多少、是否与某些其他食物同吃有关。食物过敏的时间性,可为长年性、季节性、周期性、偶发性。

食物过敏与食物中毒不一样。食物中毒极少发生荨麻疹(如风团、水肿)、湿疹一类皮疹,但有其特有的中毒症状,这已超出本书的范围,请参阅毒物学专著。

食物过敏的预防与治疗密不可分。在非特异性治疗方面尤其如此。在特异性预防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①避免进食过敏食物:突出一个“净”字,如对花生过敏者不仅忌直接食用生、熟花生,而且对于一切含有花生的糖果、糕点、小吃,乃至花生油、花生酱等一律免用。也不一定终生忌食,可先避食3~4年,然后小量试食,若无反应再食。②煮沸处理:破坏其过敏原,适用于对瓜果过敏者。⑧代用食物:对牛奶过敏者,可试用羊奶、马奶、炼乳、奶粉、豆浆、人造牛奶等代替。④限制食物疗法:当食物过敏原不甚明确时,可短期采用限制性食物疗法。即在短时期内(一般为半个月至1个月)限定病人食用一组很少引起过敏的食物,例如大米、白菜、猪肉、糖、盐等,观察食用期间有无过敏发作。假如在此期内原过敏皮疹消失,以后可进行定期有步骤、有计划地行单项食物开放,逐渐地增加品种,直到出现过敏症状,记下此致敏食物,以后禁用。⑤食物口服脱敏:适宜于少数经常需食且营养价值高的致敏食物。如对鸡蛋过敏者,可酌情由极少量开始食用,以增强病人对鸡蛋的耐受力,如无过敏发作,再逐日增加食量,以不诱发过敏为度。⑥致敏食物去敏:如对牛乳或肉类过敏者,可先用一些消化酶如胰蛋白酶、乳蛋白酶、溶乳酶、胃蛋白酶等处理后,再给病人食用。此法较费事,手续繁杂,对多数人难以办到。

五、化妆品过敏的预防

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化妆品亦大量涌现。由于使用化妆品的人数与日俱增,对化妆品过敏者也越来越多。

1.过敏的原因

(1)化妆品因素:①化妆品不合格,主要是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含有多种致敏原,包括杂质、毒物、污染物,如微生物、禁用金属等,有时某一成分超过规定含量,也能增大致敏潜能。②化妆品出厂时虽检验合格,但在运输、销售过程中,或因包装不妥或因保管不善而变性变质。这些变性化妆品,有时单凭感官,难以察觉。例如外观很正常的化妆品,由于贮存过久而使其中某种化学物质的抗原性增强,使用时就易过敏。③化妆品本身“无懈可击”,但使用时的某种自然环境因素起附加作用而致敏。例如空气中的一些化学物质、花粉、灰尘等,粘附在涂抹化妆品的皮肤上而被吸收后发生过敏反应。又如某些化妆品的香味,可吸引一些昆虫如蜂、蚁等,如被这些昆虫叮咬可致皮炎。有些“光敏性”化妆品本身不致敏,但涂搽后经日晒则出现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