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农村常见病治疗和预防常识——风湿病
15509000000005

第5章 病因和确诊

一、中医则认为由以下原因可致病:

1. 邪气偏性致病。

因风、湿、寒热、湿热、疾、淤等病邪所致的类风湿关节、此皆属实证之畴,其病机是以邪阻经脉常见。

2. 正气虚衰致病:

因脏腑虚弱、气血阴阳不足等正气虚衰所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此皆属实证之畴,统称为“虚庳”。其病机总以气血阴阳不足,致脏腑形体的脉络失养所致。

一般起病初期可有体倦乏力,饮食减退、肌肉酸痛、发热、贫血等症状。此病初期四肢小关节呈游走性疼痛,其疼痛程度较轻,当疼痛从四肢小关节渐向大关节累及和疼痛部位由转移向相对固定时,其疼痛较重,多为对称性,有时可伴有肿胀、晨僵、活动障碍,后期继发骨质增生而导致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逐渐出现关节脱位或固定变形。

二、诊断标准

早期发现以预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不可逆病变是诊断的第一要务,但可能必须由医师数次诊查之候才能确定诊断。有鉴于此,美国风湿病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简称为ACR)於一九八七年集合专家重新拟定一套简单而准确的诊断标准,目前,很多国家都采用这一标准。另外,国内也提出了有关本病的诊断标准。现介绍如下:

(1)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

①晨僵。

②至少一个关节活动时疼痛或有压痛(为医生所看到)。

③至少一个关节肿胀(软组织肥厚或积液而非骨质增生,为医生所看到)。

④至少另一个关节肿胀(为医生所看到,两个关节受累所间隔的时间应不超过3个月)。

⑤对称性关节肿胀(为医生所看到),同时侵犯机体两侧的同一个关节(如果侵犯近侧指间关节、掌指关节或FDA3趾关节时不需要完全对称)。远侧指间关节的累及不能满足此项标准。

⑥骨隆起部或关节附近伸侧的皮下结节(为医生所看到)。

⑦标准的X线片所见(除骨质增生外,必须有受累关节附近的骨质疏松存在)。

⑧类风湿因子阳性。

⑨滑膜液中粘蛋白凝固不佳。

⑩具有下述滑膜病理学改变中三个或更多:明显的绒毛增生;表层滑膜细胞增生及呈栅栏状;明显的慢性炎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形成淋巴结的趋势;表层或间质内致密的纤维素沉积;灶性坏死。

⑾皮下结节中的组织学改变应显示中心区细胞坏死灶,围绕着栅状增生的巨噬细胞及最外层的慢性炎细胞浸润。

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标准需上述项目中的7项。在1~5项中,关节症状至少必须持续6周。

肯定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需上述项目中的5项。在1~5项中,关节症状至少必须持续6周。

可能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需上述项目中的3项,1~5项中至少有1项。其关节症状至少必须持续6周。

可疑类风湿性关节炎:其诊断需下列各项中的2项,而且关节症状的持续时间应不少于3周:

①晨僵。

②压痛及活动时痛(为医生所看到),间歇或持续至少3周。

③关节肿胀的病史或所见。

⑤皮下结节(为医生所看到)。

⑤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

⑥虹膜炎(除非在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否则价值可疑)。

(2)国内诊断标准(198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通过)

①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发性关节肿痛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单发者须认真与其他鉴别,关节症状至少持续6周以上),晨僵。

②体征: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

③实验室检查:RF(类风湿因子)阳性,ESR(血沉)多增快。

④X线检查:重点受累关节具有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所见。

对具备上述症状及体征的患者,或兼有RF阳性,或兼有典型X线表现者均可诊断。并有如下分期。

①早期:绝大多数受累关节有肿痛及活动受限,但X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

②中期:部分受累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及不同程度骨质腐蚀。

③晚期:多数受累关节出现各种畸形或强直,活动困难,X线片显示关节严重破坏、脱位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