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世界上最经典的9大家教法:感动世界的教育
15510200000011

第11章 斯特娜夫人自然教育的实践

1.从身边的实物开始教孩子学习语言

孩子一生的语言发展是由婴儿期的语言教育决定的。因此,斯特娜夫人在女儿维尼夫雷特还是婴儿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她在语言方面的才能。和女儿说话时,斯特娜夫人就使用标准的发音、精选的语法和词句,虽然,那时女儿有时候还不能完全理解某些词汇的意义,但斯特娜夫人还是坚持这样做,并耐心地帮助她去理解那些词和句子。

就像斯特娜夫人希望的一样,女儿稍大一些后就表现出了惊人的语言能力。有人问斯特娜夫人这是不是由于维尼夫雷特在语言方面有天赋,斯特娜夫人告诉他们,维尼夫雷特并没有什么过人的语言天赋,只不过是受到了正确的训练罢了。

那么,斯特娜夫人具体是用什么方法培养女儿语言能力的呢?其实,斯特娜夫人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女儿时刻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知识。

斯特娜夫人相信,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自觉地学习和探索了,学习几乎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非常强烈,只要父母善于引导,无论什么知识他们都能学得很轻松。维尼夫雷特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斯特娜夫人就开始抱着她在屋里走动,让她看屋里的摆设、饭桌上的餐具和食物、身体的各个部位、衣服的各个部分、室内的器具和物品、房子的各处、院子里的花草树木及其各部分等所有能引起女儿注意的实物,并缓慢而清晰地说出那些物品的名称。虽然那时维尼夫雷特还不能说出来,但那些词汇已经在她的脑海里深深地留下了痕迹。

在女儿稍大一点后,几乎每天晚饭后斯特娜夫人都要带着女儿出去散步。一路上看到什么,斯特娜夫人就有意识地叫女儿注意什么,并且大声讲出来:高高的大树、绿绿的草丛、飞动的小鸟儿、粗粗的木栅栏、路灯、楼房、马车、路边的野花、地上的小蚂蚁,还有老人、小孩子……女儿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一出门就指着这儿看那儿看,咿呀不休,说话进步非常快。

孩子都喜欢说话,他们从小就常常独自把学到的单词反复说着玩。维尼夫雷特自从开口说话后,斯特娜夫人经常发现她独自一人在地毯上嘟囔,把自己已经学会的词翻来覆去地念。有时候,她一边玩玩具,一边说个不停,“桌上的苹果,宝宝要吃苹果”等等。

斯特娜夫人认为,在人的一生中,1~5岁可能是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所以她经常会劝年轻的父母,教孩子语言一定要尽早,不要错过孩子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并且教孩子语言的时候,语法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在实际应用时,用到语法的机会较少,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更是没有太大必要。因此,在维尼夫雷特8岁之前,斯特娜夫人从来没有教过她语法。在斯特娜夫人看来,通过听和说来教孩子语言,远比教孩子枯燥的语法更有效。

当然,在教孩子语言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在开始时,教孩子一些容易发的音和一些非常简单的话,只要每天坚持练习,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总之,从身边的实物开始教会孩子语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运用一切方式训练孩子的感官

斯特娜夫人认为她对维尼夫雷特的教育,是从训练五官(耳、目、口、鼻、皮肤)开始的。在她看来,一切能力如果不从小就利用与开发,那么就永远不会得到发展。因此,孩子的五官必须尽早开始训练。

在五官中,首先要发展耳朵的听力。斯特娜夫人知道,母亲的悦耳歌声是极其重要的,可是她不会歌唱,非常为难。好在她想出了另一个办法,即对婴儿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这个效果很好。当她对女儿轻轻地朗读这部诗时,女儿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

在维尼夫雷特出生后6周,斯特娜夫人就对她朗读各种英文名诗。随着诗的语调的变化,孩子的反应也在变化。当朗读坦·尼森的《他的逝世》时,她就安静下来;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她就兴奋起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维尼满1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10行和《他的逝世》了。

斯特娜夫人还让女儿每天听古今的名曲。为了使女儿形成音的观念,她还为女儿买来能发出乐谱7个音的小钟,分别拴上红、橙、黄、绿、青、蓝、紫色的发带。给它们分别起名叫红色钟、橙色钟、黄色钟等,每天敲这些钟让她听。女儿还不到6个月时,就能按她说的名称——准确地敲了。斯特娜夫人认为,这是同时形成声音和颜色观念的有效方法。斯特娜夫人还经常让女儿看用三棱镜映在墙壁上的虹,孩子也很喜欢看。

通过丰富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为了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斯特娜夫人在孩子房间的四周挂上了各种名画的摹本,陈列大量著名的雕刻仿制品。从女儿小时候起,斯特娜夫人就抱着孩子识别屋中的各种物品,例如桌子、椅子等,并将这些物品的名称念给她听。同时,也将屋里所挂的名画和雕刻的名称念给她听。孩子智能的开启中,画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能在善于绘画的母亲的培养下成长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据她观察,孩子起初只注意画的颜色,后来,渐渐地也懂得了画中的含义了。

由于斯特娜夫人认识到画的重要功能,在维尼夫雷特还不懂事的时候,她就准备了许多美丽的花草鸟兽的画儿给她看,还让她看有美丽图画的小人书,并读给她听。她总是能安静地听着,这表明孩子尽管什么都还不懂,但已经对母亲的声音和画的颜色开始感兴趣了。此外,斯特娜夫人还经常把同女儿谈话的内容绘成图画,用这种方法增长孩子的知识。

斯特娜夫人给女儿买来五颜六色的非常美丽的小球和木片,这些都是非常适宜于孩子的玩具。维尼夫雷特的各种布娃娃也都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利用这些玩具,努力发展维尼夫雷特的色彩感。

蜡笔也是孩子的好玩具。斯特娜夫人经常利用它同女儿进行“颜竞赛”游戏。在斯特娜夫人的日记里,记有这一游戏。

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点开始,先由我用红色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而后,女儿也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接着,我在我画的红色线之后,用青色的蜡笔接上一条长短一样的线,女儿也得用同色的蜡笔在她画的红色线后边画一条同色的线,这样连续画下去。假若女儿使用的蜡笔与我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女儿就输了。

维尼夫雷特刚一会走路,斯特娜夫人就经常带她去散步,并让她注意海水、树林、天空、原野、建筑物和人们的服装等颜色,这都是为了发展她的色彩感觉。

斯特娜夫人指出:让孩子专心注意某些事物,有助于孩子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斯特娜夫人和女儿经常玩一种叫做“留神看”的游戏。每当路过商店门前时,她就问女儿这个商店的橱窗内陈列着哪些物品,并让她在记忆中搜列这些物品。孩子能说出的物品当然越多越好。如果女儿记住的物品还没有她能记住的多,就要挨批评。这一游戏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是十分有效的。由于坚持这样的训练,在维尼夫雷特仅5岁时,她就能在纽约州肖特卡大学的教授们面前,在把《共和国战歌》朗读一遍后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这使教授们大吃一惊。

通过鲜活物品教会孩子各种形容词。在维尼夫雷特出生后第6周,父亲曾给她买了些红色气球,把气球用短绳绑到她的手腕子上,气球便随着手的上下摆动而上下摇动。以后,又每周给她换一个其他颜色的气球。通过这一游戏,父亲便能轻而易举地教给她红的、绿的、圆的、轻的等形容词,而且她对这一学习方式非常喜欢。

斯特娜夫人认为:运用一切方式,尽可能早地,开发孩子的感官感觉,是提高孩子智力,释放孩子潜能的基础。

3.大自然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乐园

世界上再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教师了,它能教给孩子无穷无尽的知识。可是非常遗憾,社会上大多数孩子却未能好好利用它。

自女儿维尼夫雷特出生,斯特娜夫人便以自然为主题,对她进行自然教育。斯特娜夫人尽可能带着女儿到郊外去,利用实物向她讲述各种有趣的故事,涉及到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且看看她在书中的记载。

我们经常到郊外去,摘下一朵花,拨下一棵草进行剖析,砸碎一块岩石进行观察,窥视小鸟的窝,观察小虫的生活状况等。维尼夫雷特喜欢用显微镜观察各种东西,同时还写出了有关各种事物的极其有趣的散文。维尼夫雷特非常喜欢植物,采集的标本堆积如山。她运用世界语,搜集世界各地的植物标本。还有压花册,这也是通过懂世界语的小朋友采集的生长在各地伟大人物和诗人墓地上的花以及古代战场上的花,经常压制而成的。其中最珍贵的是《奥雕邦花册》。众所周知,奥雕邦先生从事研究的地区是肯塔基州汉德森附近的树林。这个压花册就是维尼夫雷特亲自采集制成的,她在这个树林中获得了有关大自然的各种知识。

开始她非常害怕青虫,自从告诉她青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之后,就不害怕了。我向她讲述蚂蚁和蜜蜂的生活规律,她对它们的集体生活很感兴趣。她还研究黄蜂和雄蜂的生活,写出了许多散文。

维尼夫雷特现在正在研究甲虫,据她说甲虫有15万多种。而且她自己也要发现新的种类。她博览过有关甲虫的许多书。冬天在野外看不到甲虫时,就到卡内基研究所看着标本进行研究。

卡内基研究所的博物馆对于我们来说确实便利。我带着维尼夫雷特每周去几次。我们在那里可以研究各处的动植物,并且在那里可以见到所有人种的风俗、服装及用具,也可以看到从古至今的名画、雕刻和速写。

让孩子接触大自然,不仅可使他们的身体健壮,而且还可使他们的精神旺盛起来。城市的孩子因远离大自然,很少呼吸新鲜空气,因而心情不佳或性格乖张。为此,斯特娜夫人当时就建议,父母要把城市的孩子经常带到郊外去接触大自然,这非常有利于孩子成长。

每年夏天斯特娜夫人都带女儿到山中过几天野营生活,让她在那里研究自然。并且经常带她到原野去,在草丛中观察野花和小虫。草丛中有歌德所说的《草中小世界》,即各种小虫组成的世界。

维尼夫雷特还非常幸运地在森林附近住了几年。森林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每逢晴天,斯特娜夫人就带女儿和女佣人到树林中去玩,在这里教给维尼夫雷特各种树木和小鸟的名称,并带去照相机,拍摄好看的景色和花草。

维尼夫雷特还养过小鸟。她有两个金丝雀,一个叫菊花,一个叫尼尼达。菊花是许多日本少女喜欢的美名,尼尼达是西班牙语,是婴儿的意思。维尼夫雷特教给金丝雀各种玩艺儿,它们能随着小提琴歌唱,又能站在手掌上跳舞。维尼夫雷特弹钢琴,小鸟就站在她的肩上。叫它们闭上眼睛,就闭上眼睛。读书时叫它们翻开下一页,它们就用小嘴翻到下一页。

此外,她们还饲养着小狗和小猫。饲养这些动物时,为了调食、喂水,孩子得高度注意,以培养她专注的精神,它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慈爱之心。有人认为饲养动物是危险的,因为动物是传染病的媒介,而斯特娜夫人则认为,只要让孩子注意,是没有什么危险的。

由于饲养了金丝雀和狗,维尼夫雷特对其他的鸟兽也发生了兴趣。她经常去动物园,研究各种鸟兽的生活状况。结果她写出了《我在动物园里的朋友》这本书,后来又写出了《和我在动物园里的朋友聊天》一书。

为了使维尼夫雷特对鱼类感兴趣,斯特娜夫人还在她的房间里养有金鱼和鲫鱼。美国国内的大水族馆,差不多都让她去看过。对于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也采用同样的方法去教。

为使维尼夫雷特对天文学有兴趣,斯特娜夫人让她看神话书。同时带她去过许多天文台,并用望远镜观看天体。为此,她同许多天文学者交上了朋友。马温特·罗天文台的拉肯博士说,由于和维尼夫雷特交谈受到了鼓励,才写出了《在头脑混乱之中》一书。

斯特娜夫人和女儿住在弗吉尼亚海岸,经常到海边去玩。要使孩子形成地理概念,海边是极其有利的。她们在那里拾贝壳、采集海藻、捕捉螃蟹、捡拾水母和海星等。斯特娜对她讲述有关海产品的故事,并在沙滩上做各种游戏。以后,斯特娜还把地球仪带到海边,告诉她大西洋就在这里,越过大西洋就到达欧洲和非洲了,然后逐步教她世界地理,还经常带她到各处旅行,扩展她的地理知识。

回归大自然,使孩子自由地呼吸自然的空气,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知识、悟性、乐趣、爱心,还可以使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4.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主动地学习

斯特娜夫人指出:教幼儿学习知识,必须先激发他们的兴趣,唯有如此,才能够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斯特娜夫人在用ABC小木板的游戏方式教会女儿拼音后,又开始教她拼写。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打字机是一种教孩子拼写的最好工具,她在日记里记述了女儿初次使用打字机的情形。

有一天,我正使用打字机,维尼夫雷特走进来,让我教给她打法。当天因没有空,就答应第二天教她。第二天我外出回来时,她给我看一张纸。我一看,在那张纸上她用打字机打上了某一儿歌书中的一页内容。当然,她还只是打上了字,既无大号字,也没有间距。尽管如此,这也不简单啊!我当即夸奖她打得很好。

从此,斯特娜夫人就开始教女儿打字。她非常高兴,也显得非常有兴趣,之后一直兴趣高昂地天天打各种诗歌和故事。就这样,她不知不觉地便学会了拼写,以后又学会了写诗和写故事。这时,她还不到3周岁。以后,她天天用打字机打出古今一些名诗和著名文章,并在不知不觉之中背下了这些有名的诗篇和文章。

当然,有了现代的书写工具,也不能将钢笔这种传统书写工具遗弃。由于孩子什么都模仿母亲,当维尼夫雷特也模仿妈妈要用钢笔时,斯特娜夫人便抓住这一机会,教她写字。斯特娜夫人努力教会女儿使用钢笔的方法。在她看来,只要父母耐心教,孩子是会很快学会的。

维尼夫雷特第一次提出要用钢笔写字时,妈妈没给她钢笔,而是给的红铅笔,并鼓励她好好写自己的名字。她将名字写出后,让她爸爸看了大吃一惊,而她自己也觉得趣味十足。这说明兴趣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力量。经过几天的努力,她终于漂亮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这时她才1岁零5个月。在她2周岁时,有一次全家三口住旅馆,妈妈让她在登记簿上签名,这使旅馆掌柜吃了一惊。

维尼夫雷特刚会写简单的文章,斯特娜夫人就让她天天写日记。这样,她从2岁开始就能写日记了。每当下雨刮风不能在室外玩时,她就拿出日记,回想幼年时代的情景,感到很有乐趣。斯特娜夫人提醒每位父母:这些幼年时代的日记,今后对孩子将更加有趣,并且也将是孩子最有趣的读物。

运用讲故事也是提高孩子兴趣的有效方法。故事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启发想像、扩展知识。传授知识,死死板板地教,孩子不易记住。用讲故事的形式教,孩子就喜欢听,并且容易记住。

在维尼夫雷特还不会说话时,斯特娜夫人就给她讲希腊、罗马、北欧各国的神话。等她会说话以后,母女两人就表演这些神话。斯特娜夫人还向女儿讲述圣经故事,有的还用戏剧的形式演出。斯特娜夫人对女儿讲神话,是为使女儿对文学产生兴趣,让女儿看雕刻艺术是为了使她能够理解雕刻作品的内容。

为了使女儿牢记神话和圣经中的故事,斯特娜夫人常常把有关内容编写在纸牌上。在教各国的历史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这一方法概括起来就是,起初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而后把它们编成纸牌,采用游戏的方式教。有时她们还一起读一本有趣的书,并写出要点。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有效地激起了维尼夫雷特的学习兴趣。

维尼夫雷特很小时就把各种事情写成韵文来记忆,因为韵文比散文容易记住。她写的韵文很多,其中有部分曾以《叙事诗》的名义出版过。

对历史事件的教育,斯特娜夫人也有一套有效地激发孩子兴趣的方法,即在孩子读过之后再用戏剧形式演出,这样就容易记住。她还建议学校最好也采用这一方法。学校教的历史课,完全是照搬年代表,毫无趣味。孩子厌恶它也是理所当然的。

在维尼夫雷特8岁时,父亲曾用骸骨教她生理学。一次,她乘父亲外出旅行之机,就用韵文写下了已记住的骨、筋肉和内脏的名称。父亲回来时,大为惊奇。在学习生理学的同时她还学习卫生学,从而懂得了有关食物和疾病的种种道理。

斯特娜夫人在培养女儿的过程中感到,在所有的学科中,再也没有比数学更难于使孩子感兴趣的了。她尽管曾通过游戏法很容易地教会了女儿数数,并用做买卖的游戏很容易地教会了女儿钱的数法,然而,当她在教女儿乘法口诀时,却碰到了麻烦:女儿有生以来第一次厌弃学习。由此可见,就是已到5岁左右的孩子,也是不喜欢死记硬背的。尽管她把口诀编成了歌词供她唱,她还是不喜欢。

斯特娜夫人真是有些担忧了。女儿5岁时,已能用八个国家的语言说话,还在报刊上刊登了许多诗歌和散文。在神话、历史和文学方面,已达到初中毕业生的水平。然而,乘法口诀却不会。她是否在学业上有所偏向了呢?一个偏科生显然不符合斯特娜夫人培养孩子的理想,因为她的理想是使女儿均衡发展,在成才的同时让女儿真正感到幸福,片面发展就不能让女儿成为真正幸福的人。为此,她为女儿对数学不感兴趣而苦恼。尽管如此,她还是没有强制女儿死记硬背乘法口诀,因为她坚信强制是行不通的,并容易扭曲孩子的性格。

不久之后,斯特娜夫人的苦恼被与洪布鲁克教授的一次幸会而解开了。为了宣传世界语的优越性,她曾带女儿到纽约州的肖特卡去演讲,在那里遇到了芝加哥的斯他雷特女子学校的数学教授——洪布鲁克女士,她的数学教学技巧相当高明。

在听了斯特娜夫人的担心后,洪布鲁克女士一语道破了问题之所在:“尽管你女儿缺乏对数学的兴趣,但决不是片面发展,这是你的教法不对头。因为你不能有趣味地教数学,所以她也就无兴趣去学它了。你自己喜好语言学、音乐、文学和历史,所以能有趣地教这些知识,女儿也能学得好。可是数学,由于你自己不喜欢它,因而就不能很有兴趣地教,女儿也就厌恶它。”接着,这位杰出的女士十分热情地教给她一套教数学的方法。她用这些方法教女儿数学后,效果果然很好。

洪布鲁克女士的建议首先是让孩子对数字产生兴趣。例如把豆子和钮扣等装入纸盒里,母女二人各抓出一把,数数看谁的多;或者在吃葡萄等水果时,数数它们的种子;或者在帮助女佣人剥豌豆时,一边剥一边数不同形状的豆荚中各有几粒。

母女俩还经常做掷骰子的游戏,最初是用两个骰子玩。玩法是把两个骰子一起抛出,如果出现3和4,就把3和4加起来得7分。如果出现2和4、3和3,就得6分,这时就有再玩一次的权利。把这些分数分别记在纸上,玩3次或5次之后计算一下,决定胜负。

维尼夫雷特非常喜欢这类游戏。当然,在女儿投入到这种游戏的乐趣之后,斯特娜夫人仍按洪布鲁克女士的建议,每次玩游戏不超过一刻钟。理由是所有数学游戏都很费脑力,一次超过一刻钟后就会感到疲劳。在这一游戏玩了两三周以后。她们又把骰子改为3个、4个,最后达到了6个。

接着,她们把豆和钮扣分成两个一组的两组或三组、三个一组的三组或四组,把它们排列起来,数数各是多少,并把结果写在纸上,然后把这些做成乘法口诀表挂在墙上。这样一来,维尼夫雷特就懂得了二二得四,三三得九的道理,而且非常高兴。更复杂的游戏可以依此类推地继续做下去。

当维尼夫雷特学习努力、工作积极或帮助家里干活儿时,妈妈就付给她钱。她还不断地从杂志社和报社领取稿费。她把这些钱用自己的名字存入银行里,并计算利息。

不久,维尼夫雷特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以后的教学就像流水一样,从算术开始一直到顺利地学会了代数和几何。

由此可见,如果想让孩子学习什么,应先让孩子对之产生兴趣,只有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向孩子灌输各种知识时,这些知识一定是孩子将来用得着的。世间有些人,虽然读书破万卷,知道许多事情,但是仅仅是“知道”而已,这些知识对自己、对社会却都没有用。斯特娜夫人当然不想让女儿成为这样的人,因此她努力向女儿灌输服务精神,决心把她培养成能为社会和人类谋福利的人。

总之,唯有激起孩子的兴趣,学习才会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5.爱护和培养孩子丰富的想像力

哲人贝鲁泰斯曾说过:“想像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像,人生只不过是一堆骸骨。”

斯特娜夫人也持同样的看法。

没有风趣的人干什么都只论事实,排斥想像。他们甚至把圣诞老人和仙女从家里撵走。他们的这种干巴巴的生活态度也传染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他们认为违反事实的传说和不合情理的儿歌等对孩子有害无益,他们更不懂得传说和儿歌能够陶冶孩子的情操。事实上,即使大人的生活,没有想像也是无趣的,何况孩子们。因此,从家庭里撵走圣诞老人和仙女,就如同撵走伴侣和抛弃玩具一样,对孩子来说是残酷无情的。

孩子们之所以懂得爱惜鸟兽,并具备了有关道德的一些初步知识,从小就立志要具有远大的理想等,都是受传说和儿歌的影响所致。

靠想像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例子不胜枚举。福尔敦在发明汽船之前,首先就是通过想像的眼睛看见了在大洋里航行的汽船;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之前,也是用想像的眼睛看见了在空中飞翔的飞机;马可尼在发明无线电之前,首先用想像的眼睛看见了远隔千里通信的情景。他们就是这样发明了汽船、飞机和无线电的。拉斐尔能画出美妙的图画,爱迪生能有惊人的发明,也都是想像的结果。

因此,斯特娜夫人指出,对孩子来说,想像比拥有百万家财还重要。凡是年幼时充分发展了想像力的人,当他遭到不幸时也会感到幸福,当他陷于贫困时也会感到快活。所以说,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于想像的人。

有人认为神话没有任何价值,应该予以排斥。但是斯特娜夫人却相反,她非常欢迎它们。据她观察,同样是眺望天空的星星,懂得神话的孩子的感触与不懂神话的孩子的感触就完全不一样。由于她对女儿常讲神话故事,致使维尼夫雷特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

为了发展维尼夫雷特的想像力,斯特娜夫人不仅同女儿讲述已有的传说和童话,而且还让她看有趣的画儿,进而让她自己讲述自编的故事,并鼓励她把故事写成文章。

为了发展孩子的想像力,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己表演儿歌和传说的内容。表演需要背景,但是没有背景也可以,这正是发展孩子想像力的机会。儿童剧场的创始人阿里斯·朋尼赫茨女士也这样认为:儿童剧场的背景和扮装若过于逼真,孩子们就没有想像的余地了,这样反而不能促进他们想像力的发展。她还说今天的教育的不足之处就在于过于现实,没有发展孩子的想像力。

对于启发孩子想像力的玩具,斯特娜夫人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她认为小孩的玩具不应是完整无缺,而应是简单结实的。理由是:第一,完整的玩具价钱贵且易坏,很不经济;第二,不能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因此,完整无缺的玩具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了。她从维尼夫雷特小时候起,就只给她用布做的娃娃和胶皮娃娃。与那种容易坏的珍贵娃娃相比,胶皮娃娃可以同她一起睡觉,还可以一同洗澡。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孩子的想像力,它们才具有玩具的价值。

从同样的道理出发,斯特娜夫人很少给维尼夫雷特制好的玩具,而是给她剪刀和碎布等,让她自己缝制娃娃的服装,给她买家庭用具的玩具,让她模仿日常生活。

因此,从小就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想像力,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能开发和释放孩子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