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孩子热爱并努力学习知识
小塞德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懂得热爱知识了。他的这种对知识的热爱,完全归功于父亲塞德兹对他施行的教育。
虽然小塞德兹很早就喜欢读书和学习,但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他也曾和其他与他年龄相仿的孩子一样对一切都漠不关心。那时候,无论父母怎样引导他,也不能把他从那种天生的贪玩拉到热爱知识的轨道中来。直到有一天,或许是上帝的安排,他真正懂得了知识的重要性。
有一次,小塞德兹和一群小伙伴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猫,它骨折了。
小塞德兹抱着那个可怜的小家伙飞快地跑回了家。
“爸爸,爸爸,快帮帮我。”他一进门就冲着塞德兹大喊起来。
“什么事?怎么这么惊慌?”爸爸奇怪地问儿子。
“这只小猫受伤了,快想想办法。”小塞德兹焦急地说道。
塞德兹让他抱着小猫一起去找自己的一位朋友。那位朋友是一个出色的外科大夫,对于他来说,接好一只小猫的腿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后来,这只小猫得到了康复并成了塞德兹家庭中的一员,小塞德兹也由此而多了一个小伙伴。
由于这件事,小塞德兹迷上了生理学和医学,并真正地热爱上了知识——这一人类最美好的东西。
“爸爸,医生太伟大了!”有一天,看着得到康复的那只小猫,小塞德兹感叹道:“如果没有医生,这只小猫永远也不能再走路了。”
“是啊,如果没有医生,不仅猫不能得到恢复,我们人类也会有吃不完的苦头。”塞德兹说道。
“爸爸,我也想成为医生,这能行吗?”小塞德兹看着爸爸,他的眼神似乎在期待着爸爸的肯定。
“为什么不能?只要你努力学习,并掌握必备的医学知识,你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塞德兹笑着对儿子说。
“真的吗?”小塞德兹的眼睛中流露出兴奋的目光。
“当然是真的,爸爸什么时候骗过你。”
“那么,你教我吧。”小塞德兹说道。
“这个我可做不到,因为我不是研究医学的人,不过我可以先教给你一些简单的有关医学的知识。”
“医学的知识?”
“是呀,掌握医学的知识是成为一名医生的第一步。”塞德兹把他带到了书房,并将自己收藏已久的一副骨骼标本拿给他看。
就这样,5岁的小塞德兹对人体发生了兴趣,并开始学习生理学。
可能是由于兴趣所致,不久他便在这一领域的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在7岁时就在行医开诊考核的初试中获得了合格成绩。
这样一来,小塞德兹不仅认识到了医学知识对于一个想成为医生的人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物理学知识、天文学知识、地理学知识以及其他门类所有知识的重要性,并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了一个热爱知识并拥有知识的人。
很多人认为小塞德兹的成就来源于天生的才能,其实,所谓天才,就是那种热爱知识并努力学习的人。
2.让孩子自愿、快乐和主动地学习
小塞德兹从小接受的都是自愿的学习,如果他不想学,塞德兹肯定不会强行要求他学。况且,每学一样知识,小塞德兹总会觉得快乐,并主动要求学更多的知识。
生活之中有一些人,他们的童年在忙碌中度过,丝毫没有快乐而言。由于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过高,使他们丧失了学习任何东西的热情。为了使他们成才,他们的父亲给他们安排了许多学习内容。这样,每天除了吃饭和睡觉之外,他们几乎天天都被关在房间中啃那些无趣的书本。他们的父母不许他们与别的孩子接触,也很少带他们到外面玩。读书、学习,几乎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这些愚蠢的父母以为这样便能培养出一个天才,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有兴趣的学习才会有良好的效果。用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才怪呢!
虽然小塞德兹同样在学许多不同门类的知识,但对这些知识他都是充满激情和兴趣的。塞德兹不但不把儿子关在房间中,还时常带他到大自然中去。
可以这样说,小塞德兹的教育始终是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的。无论是数学、生理学还是物理学,他都是在那种近似于玩耍的状态中逐渐掌握的。
有一次旅行中,小塞德兹就毫不费力地掌握了一个物理学原理。
坐在火车车厢里的小塞德兹指着窗外说道:“那些树木在飞快地向后面跑,爸爸。”
“不,那不是树木在向后跑,而是我们坐的火车在向前跑。”塞德兹笑着对儿子说。
“不,我认为我们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而是窗外的树木在动。”儿子天真地说:“因为我在这儿坐了很久了,但并没有发现火车有什么变化,反而发现外面的东西都变了。这不是说明窗外的东西在动还能说明什么?”
“那么,假如现在你不在火车上而是在窗外的话,你会怎么想呢?”
“这个嘛……”小塞德兹想了想说,“一定是我也会向后跑,就像那些树木一样。”
“你能够跑那么快吗?”
“是呀,我能跑那么快吗?这可有些奇怪了。”小塞德兹充满疑问地说。
“虽然你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仍然向你表示祝贺。”
“什么?祝贺我什么?”
“你今天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当然应该祝贺啦。”
“我发现了一个物理现象?”儿子不解。
“你刚才发现的,正是一个参照物的问题。”于是,塞德兹耐心给他讲解,“你之所以说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跑,是因为你把火车当成了参照物,也就是相对于火车来说,树木的确是向后移动了。反过来,如果把树木当成参照物,那么火车就是向前跑了。”
“噢,我明白了。怪不得我会认为火车没有动呢!这是因为我把自己当成了参照物。火车带着我向前行驶,我们一起在运动,当然就不会感到它也在动!”小塞德兹说道。
“那么,把你放在窗外会有什么效果呢?”塞德兹问道。
“嗯,假如我站在窗外的地面上并以我自己作为参照物的话,火车就是运动的了。”小塞德兹回答道,“假如仍然以火车作为参照物的话,我就是和树木一样在向后飞跑了。”
“那么,你能跑那么快吗?”塞德兹又一次问道。
“当然能,因为这是相对的,火车能跑多快我就会有多快。”
事实上,这样类似的讨论在父子之间发生过许多次。也正是这种看似闲谈般的讨论使小塞德兹在轻松和有趣之中学到了那些在书本上显得极为晦涩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自愿、主动地学习,才可能培养出天才。
3.打开孩子的智慧之窗
塞德兹认为,所谓教育,就是要为孩子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清楚地观察人生的是非。因为人类的理想,决不应当像亚当和夏娃那样,仅仅满足于尚不知自己是裸露着身体的天堂生活。所以,教育绝不能让孩子们成为精神上的盲目者,而是应该培养并鼓励孩子去探索世界的奥秘。
塞德兹的老朋友哈塞并不同意这个意见。他认为,一个人的童年是最幸福的,做父母的应该尽最大的能力去保护孩子童年的时光。因为孩子长大之后会面对很多令人头痛的事,所以要尽可能延长孩子童年的幸福时光。
塞德兹反驳道:幸福的童年固然重要,但人的一生并不仅仅是童年,童年只是生命的一小部分。如果把幸福和快乐都在童年之中花光,那么以后的生命应该用什么来填充呢?
那是一个周末,塞德兹一家和哈塞一家去野外旅行。他们找了一个环境极好的旅馆。当大人们在旅馆稍作休整时,小塞德兹和格兰特尔早已跑得无影无踪了。
“两个孩子去了哪儿啦?”哈塞先生的妻子玛丽泰勒不安地问道。
“是……是啊,他们到哪儿去了?”哈塞先生也有些紧张。
塞德兹看了看表,刚刚下午3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于是便安慰道:“没关系,这两个孩子一向是这样的,他们一定是在某个树林里面玩游戏,他们很快就会回来。”
但时间过去得很快,到了黄昏时分,两个孩子仍然没有回来。“塞德兹博士,你看这怎么办?天都快黑了,他们怎么还不回来。”哈塞先生焦急地问道。
“没关系,我想他们很快就会回来。”塞德兹镇定地说。事实上,塞德兹心里也有些担心,因为他们毕竟只有6、7岁,这么小,如果在陌生的地方走失确实太危险。
天黑了。大人们越发着急起来,并请旅馆的老板帮忙。店里的侍者以及很多好心的客人们都出去帮助塞德兹先生和哈塞先生寻找两个孩子。
很快,人们的心终于放下来:两个孩子被找到了。
当两个孩子出现在大家面前时,他们各自的表现却有很大的不同:小塞德兹显得很有精神,仿佛是一个从战场上安全返回的英雄;格兰特尔却像一只刚刚受到惊吓的小猫,一回来便扑到妈妈的怀里大哭不止。
原来,小塞德兹和格兰特尔在树林中奔跑时迷路了。可能是由于太兴奋,他们忘记了去时的路,也没有留下任何标记。当天快黑时他们才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之中,因为在昏暗的光线中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模一样的树林,根本无法辨清方向。
格兰特尔吓得手足无措地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而小塞德兹却显得非常冷静,虽然他心里也很着急,但绝不像格兰特尔一样吓得六神无主。
“我当时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辨明方向。”小塞德兹饶有兴趣地向大人们讲述了当时的情形。
“那么你辨明了吗?”哈塞先生问道。
“当然,要不然他们也不会那么快找到我们。”
“你是用什么方法做到的呢?”哈塞先生又问。
“这个很容易,我爬上了一棵大树。”小塞德兹自豪地说。
“什么?爬树?”哈塞先生吃惊地问。
“是呀,不上树怎么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或是远处的灯光呢?”小塞德兹说道,并向哈塞先生解释:“我看过一本叫《野战计划》的书,书中就是这样写的,迷路的士兵都会这样做。”
“可是那很危险,如果摔下来怎么办?”哈塞先生问道。
“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不赶快辨明方向就只有在那儿等死,我可不愿这样,我宁愿冒险争取机会。”小塞德兹说话的神气好像他真的是一个勇敢的士兵。
小塞德兹在高高的树上看见了一个灯火通明的地方,而其他方向都是黑压压的一片,所以他断定那儿便是他们的住处。于是,他从树上下来之后便带着格兰特尔向有灯光的方向走去,不久便遇见了去寻找他们的人。
在塞德兹的眼中,这样的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小塞德兹不仅能从中学到很多在家里学不到的东西,也能考验他的勇气以及应变能力。
一个在安乐窝中长大,对周围的事漠不关心的人,怎么能够产生这样的智慧呢?
塞德兹认为,应从小锻炼孩子,让孩子学会生存的能力,使之尽早认识社会,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4.用游戏激发孩子的潜能
用什么教育方法才能培养出天才呢?塞德兹先生认为,在教育上最重要的是,不要胡乱给孩子灌输术语和公式,而要诱导他们自由地发挥出这一潜在的能力。那么,最佳的诱导方式是什么呢?对于孩子来说,当然是游戏了。
孩子在游戏中能学到多少知识、发挥出什么样的能力,是怎么想像都不过分的。因为游戏是所有动物的本能。在游戏中,孩子各种潜藏的天分会渐渐被激发出来。
针对孩子的各种潜能,塞德兹为儿子设计了五花八门的游戏,比如绘画游戏、音乐游戏、造型游戏、语言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创造性游戏、体育游戏等等,尽力使儿子的潜能毫无遗漏地发挥出来。
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就是小塞德兹从游戏中发现的。
有一次小塞德兹独自一人在院子玩“开火车”的游戏,他把一些木块连成一串,当做车厢,他在前面拉着“车厢”冒充火车头。小塞德兹玩得认真极了,不光要像火车那样发出“呜呜”和“哐啷哐啷”的声音,还要负责在到站时报站名,招呼想像中的“旅客”上下车。
这一天小塞德兹突然想为他的小火车增加几节车厢,使他这个“火车头”能够带领更多的“车厢”。但是爸爸给他做的带钩子的小方木块都用完了,怎么办呢?小塞德兹想到了爸爸刚刚买回来的磁铁块,用绳子拴在最后面,刚好合适。
他拴好一块磁铁,又找来另一块。可是,那块磁铁好像突然着魔了一般,怎么也不肯乖乖地跟在第一块的后面。小塞德兹只要一把它放在后面,就有一股力量将他的手弹开。他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可是那两块磁铁怎么也不肯吸在一起。
小塞德兹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磁铁,好一会儿,他忽然大叫起来:“爸爸,爸爸,快来看呀,这两块磁铁里住着两个小精灵!”
塞德兹博士闻声赶来,儿子举着手中的磁铁对他喊到:“快来看,爸爸,它们不愿意在一起。”说着,他就把两块磁铁往一起凑,自然又弹开了。小塞德兹压低嗓门说:“看到了吧。一定是有两个小精灵住在石头里面,他们闹别扭了,谁也不理谁。”
塞德兹博士忍住笑说:“是啊,是有两个小精灵住在石头里,他们老是闹别扭。”
“啊,”小塞德兹高兴地说,“原来小精灵也会闹别扭,谁都不理谁,就像我和格兰特尔一样。爸爸,你快点把石头砸开吧,我想看看小精灵长什么样儿。”
塞德兹看着儿子一副认真的样子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摸着儿子的头说:“傻儿子,这可不是什么精灵,这是磁力的一个重要原理。磁铁分为正极和负极,并且‘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你手上拿的这两块磁铁都是正极,当然它们会因为同极相斥而弹开啦。”
“真的吗?”小塞德兹怀疑地说。
“如果不信,你拿那一块磁铁过来,是的,就是那块缺了角的。这块磁铁是负极的,你把它们放在一起试试看它们是不是会吸到一起。”
“太有趣了,爸爸。”小塞德兹觉得有趣极了,他的问题立即成串地出来了,“什么叫正极,什么叫负极?磁铁为什么要分成正极和负极?为什么正极和负极就要吸在一起呢……”
塞德兹博士趁机教了小塞德兹很多有关地质学上的知识,因为那些知识都是与游戏紧密结合的,所以小塞德兹学习起来毫不费劲。
总之,在开发小塞德兹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上,塞德兹先生设计了各种游戏。例如,他送给小塞德兹一个小玩具,它用橡皮筋作为动力并可飞入空中。小塞德兹非常喜欢,马上就联想到它与飞机的相似之处。他照着那个玩具仿制了几个,都能成功地飞起来。小塞德兹正是在玩具的启发下,明白了飞机飞上天的原理,从而开始制作航空模型。
通过不断的游戏和动手玩耍,小塞德兹的潜在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开发。当后来人们称赞他多么富有天才时,谁又知道,他的天才都是“玩”出来的呢?
5.把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放在重要位置
如果说对孩子放任不管的父母浪费了孩子宝贵的生命,那么那些过分呵护孩子的父母却是给孩子的人生布下了充满诱惑和蜜糖的陷阱。
在小塞德兹的成长过程中,塞德兹先生绝不为儿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塞德兹认为帮助孩子或者说替孩子做他能做的事,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等于在对他们说:“我不相信你的能力、勇气。”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会严重地损坏孩子的独立人格。
如果不论什么事都替孩子做的话,孩子就得不到那种成长所必需的实践机会,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个得不到机会实践,得不到机会锻炼的孩子,很容易产生一种对他人的依赖感,他会在任何时候都想得到别人的帮助。
当然,一个处处有人帮助的孩子是幸福的。然而,一旦这种帮助没有了,那该怎么办呢?这时,孩子便会不知所措,这就直接影响了孩子自身能力的发展。
在塞德兹先生看来,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绝对没有独立的人格,更不可能有出色的成就。所以,塞德兹先生始终把培养小塞德兹的独立人格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这种培养,和其他方面一样,也是依靠鼓励来完成的。
“妈妈,请你帮我把帽子拿来好吗?”
“莱依小姐,请你帮我收拾一下房间好吗?”
“爸爸,请你帮我把钓鱼竿收起来好吗?”
每当听到儿子说这种话,塞德兹先生都会毫不客气地拒绝他。不仅是他自己,他也要求儿子的母亲以及女佣莱依小姐都不要随便帮助小塞德兹。
一次,塞德兹先生和老朋友哈塞先生正在谈论一个极为有趣的话题。当他们正将谈话进行到最有兴致的时候,一阵“砰砰砰砰”的声音打断了他们。
闻声望去,他们看见小塞德兹在不远处用锤子吃力地敲打着什么。
塞德兹先生很好奇,他走过去看儿子在干什么。
走近时,他看见小塞德兹敲打的原来是他那辆自行车的一只脚踏板。
“儿子,你在干什么?为什么要用锤子敲打它呢?”塞德兹先生问儿子。
“爸爸,我正在修理自行车,因为这只脚踏板被摔歪了,不能骑了。”小塞德兹回答道。
“噢,小塞德兹,这可不是你做的事,你完全可以叫你父亲去请一位修理工来。”这时,哈塞先生也走了过来。
“不,我能够修好它,我想它不太严重。”小塞德兹对哈塞先生说道。
“儿子,你真行,居然能自己修理东西了。”塞德兹对儿子说道,“不过,你的方法并不正确,让我来教你。”
于是,塞德兹先生开始指导儿子,告诉他那样硬敲是不行的,应该先用螺丝刀将那只踏板卸下来,然后再校正它。
塞德兹先生详细地向儿子讲述了修车的方法后便离开了,又和哈塞先生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继续他们刚才的谈话。
一会儿,小塞德兹向他们走来。
“爸爸,我想我是修不好了。你来帮我好吗?”小塞德兹对爸爸说道。
“是呀,你早该帮助他了。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去做那种事。”哈塞先生对塞德兹说道,埋怨他不去帮助儿子。
“儿子,我已经教了你修理的方法,只不过你还没有掌握罢了。”塞德兹对儿子说,“正如你刚才所说的,那不是太难。爸爸相信你能够自己修好它。”
“那么,你相信我一定能修好它吗?”儿子问道。
“当然,你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够做到你想做的事。”塞德兹用信任的语气对儿子说道。
“那好吧,我再试试看。”
说完,小塞德兹又去开始了他的“工作”。
“塞德兹博士,其他的我不想再多说,就这件事而言,你的确太难为孩子了。虽然你的本意是为了培养他的独立能力,但这次未免有些太过分了。我觉得万事都得有个限度,你应该亲自去帮助他,而不是指点一下就算完事。”显然哈塞先生对塞德兹博士的做法感到有些不妥。
“我已经帮助他了。”塞德兹先生说。
“什么?你已经帮助了他?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哈塞先生奇怪而又生气地说道。
“哈塞先生,我已经教会了他解决问题的方法,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帮助吗?”塞德兹先生反驳道。
哈塞先生哑口无言。
果然,没过多久,小塞德兹又一次来到了塞德兹先生和哈塞先生的面前。不同的是,这一次他是骑着自行车过来的。小塞德兹已经修好了自己的自行车。
“爸爸,谢谢你的帮助。”说完,他便骑着那辆自己亲手修好的车去找小伙伴玩去了。
由此可知,孩子是有很大潜力的。如果做父母的善于鼓励孩子,就能把孩子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由此可以培养孩子不依赖他人的习惯,从而使他具备独立工作和独立生活的能力。进一步而言,这种鼓励足以建立起孩子的独立人格。
6.教会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成功的孩子都是这样的人:敢作敢为,不怕失败。错误对这些孩子来说只是一个过程,他要做的是把将来的事做得正确和完美。
有一次,小塞德兹做完功课之后,和格兰特尔来到了安迪斯大街。由于安迪斯大街聚集了很多艺人,所以是孩子们都乐意去的地方。那儿不仅有许多不同风格特色的表演,也有许多令儿童感兴趣的东西。在儿子小的时候,每逢节日塞德兹都会带他去那儿,给他买一些具有异国风味的纪念品和民间特色的手工玩具。
小塞德兹和格兰特尔走在因人群拥挤而显得更狭窄的安迪斯大街上,他们被各种好看的玩意所吸引。他们东走西看,还不时地各自讲述自己的计划。就这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逛了很长时间。
正当他们陶醉在幸福的梦想之中时,一个比他们大得多的孩子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并一把抓住格兰特尔。
“你们刚才为什么欺负我的小兄弟?”大孩子指了指他身旁的一个孩子。
“什么!我们根本不认识他,怎么会欺负他呢?你们是不是认错人了!”格兰特尔对那个大孩子说。
“你可别乱说。我们什么时候欺负你了?”小塞德兹喊了起来。
“你们还敢否认,就在刚才,你们撞了我一下。”小孩子不服气地说。
“原来是这样。”这时,小塞德兹突然想起,就在不久之前,可能是他与格兰特尔玩得太高兴,在蹦蹦跳跳之际,的确不小心碰了一下那个孩子。没想到这种在生活中时常发生的小事却引起了这样不愉快的冲突。
“哦,我想起来了。我们刚才不小心碰到了你,但我们不是有意的,对不起。”小塞德兹立刻向那孩子道歉。
“你们要拿出你们身上所有的钱给我的小兄弟。”大孩子恶狠狠地说。
“为什么?我们只是不小心碰了他一下,用得着这样吗?”
“当然,如果你们不愿意,有你们好受的。”
这时,格兰特尔被大孩子的模样唬住了,他害怕地对小塞德兹说:“我看……还是……给他们钱吧!”
“不,这绝对不可以。”小塞德兹坚决地否定了格兰特尔的提议。
大孩子一听小塞德兹这样说,立刻用力推了他一把,接着,他们就开始动手拉扯起来。到了后来,他们渐渐从拉扯发展到了打架。格兰特尔显得很胆怯,但还是进行了自卫。最后,小塞德兹扔过去一只铜壶,砸到了大孩子。
回来后,小塞德兹对父亲讲述了这个遭遇。
“其实,在那种情况下,一味地忍让是没有用的,那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塞德兹说:“你可以反抗和自卫,但用那么坚硬的东西打那个孩子,很容易使他受伤,这不太好。”
“是的,我就是因此而懊悔。为了一点小事就把他伤成那样,真是不应该。”小塞德兹垂头丧气地说。
“儿子。你不要这样想,虽然你出手太重,但也不能怪你,在那种情况下,你没有选择的机会。何况,这是那个大孩子自己不讲理,是他引起的争端。”塞德兹耐心地劝道。
“唉,我真后悔。”儿子叹了一口气。
“不,儿子,你不应该后悔,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只能自己去面对它。”塞德兹为了让儿子从懊悔的情绪中挣脱出来便这样对他说:“敢于承担自己行为后果的人是坚强的人,而只会后悔的人是没有骨气的俗物。”
从这一件事之中,小塞德兹对一些事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他不但懂得了以后做事要谨慎,而且还懂得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道理。
所以,塞德兹主张,只有教会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能培育孩子的理性和责任感,才能将孩子塑造成一个谨慎、负责和认真的人。而教育孩子懂得负起责任,需要父母从小入手、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来耐心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