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是语言交流的一种形式,它是靠声音传递信息的,因此就必须使自己的语言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吸引住对方的“耳朵”和“心灵”,你的话语才能够完成传递信息的任务。倘若你的话语引不起对方的兴趣,对对方产生不了感觉,那么就是无效的。
人都有喜异厌同、喜新厌旧、求奇厌平等心理,在外表现为排斥雷同、重复。喜欢听些新鲜的,鲜为人知的消息,是人类共有的欲望。一次毫无新鲜感的谈话,就像是一张画纸上画满了横线和竖线,让人看了除了眼晕之外,感不到半点美感。因此,在与人沟通时,一定要回避一些无关紧要,或者无聊的信息,而应当学会增加谈话的新鲜度,这样才能够增强谈话的吸引力。
希特勒是德同法西斯头目,那是十恶不赦的魔王,战争狂人!可有人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嫁给他,这是怎么回争?如果你是听者,有个姑娘这么说:“我想嫁给希特勒,尽管肖邦也在我的选择之列。”然后她不说为什么,你能甘心吗?
这种新奇的话题,是任何听者也无法拒绝的。他会迫着你听的,这就是新的魔力。但是,如果没有更有价值的新鲜内容,那个说话姑娘就将被定位于“神经病”、“变态狂”,遭人唾骂。
姑娘说:我想嫁给希特勒,正是因为他是杀人魔王,是战争狂人!(为什么呢?强烈地想听下去)我希望自己能够感化他。如果我嫁给了他,说服他放下屠刀,弃恶从善,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也就不会生灵涂炭。(完全被吸引了)
这就是香港小姐选美决赛中,一位选手面对“假如要求你在肖邦和希特勒两个人中必须选择一个配偶,问你选谁”的问题的回答。这种标新立异的谈话内容,是任何听者都要被吸引的。
正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文章如果反复地看也会索然无味,话反复地说也就没有吸引力了。至于那种百看不厌的优秀文章,那是因为它的内涵过于深奥,你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都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看到新的内容。初看百家姓,甚至是《仿影》字帖都觉得挺好的,但计你每天看两个小时,坚持数日,那么你肯定会厌烦得很,这就说明了创新内容的重要。
你的话也是如此,如果总是不更改新的内容,而是老生常谈、老调重弹、陈词滥调,那么听者肯定不感兴趣。兴趣是行动的动力,不感兴趣就不会有人继续听,说话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要想语言吸引人,就必须说点别人不知道的。有新意的内容才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谈话才有吸引力。当然,这样做可能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但是,只要你有这种创新意识,就会向着这方面去努力,慢慢地培养起挖掘新意的能力。即使是人们说“烂”了的话题,只要变换一个角度,也可能会有新意。
举个例子来说,一阵暴风雨过后,有人形容那种雨过天晴的清新时,独创出“像黄瓜般沁凉”。这句表达很独特,因为“前无古人”。多年以后,你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巴比伦最后的国王伯沙撒王在一场盛宴后所做的演讲给人们留下的那种印象,也还算保存了那份清新与活力,没有落俗套。
法国的丹纳也曾经说过:“一切典型永远可以推陈出新,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而且真正天才的标识,他的独一九二的光荣,世代相传的义务,就在于脱出惯例与传统的窠臼,另辟蹬径。”只要我们敢于和善于创新,就能使我们的言谈永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