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海洋未解之谜
15513200000053

第53章 为什么海水咸而海鱼不咸

人人都知道,海水是咸的,这是因为海水里有盐,如果舀一口海水尝尝,你就会发现,这种水又咸又苦,是没法喝的。出海航行的船只,不管是货船还是渔船,启航前都要在船上准备下大量的淡水,也是河水或靠打井取用地下水;有些小岛上没有水井,就要用船从大陆上运水来。

到海边去过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如果在海水里游泳,上岸后,身上的水干了,皮肤上会出现一层白霜;如果衣服被海水浸泡了,干了以后也会出现一圈一圈泛着白色的道道。这是海水里的盐结晶出来的。我国沿海有不少盐场,把海水引进盐田,经过自然蒸发,海水浓度增加,会出现厚厚一层白花花的盐。我们平常吃的精制的食盐,就是用这种海盐提炼加工制作出来的。海水中有大量的盐,据测算,一立方千米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3000多万吨。其中最多的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大约有2700万吨,占87%;其他盐类主要有氯化镁,320万吨;碳酸镁220万吨;硫酸镁120万吨;还含有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

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食盐(氯化钠)是咸的。这两种盐占了海水所含盐类的绝大部分。所以海水喝起来就又咸又苦了,住在海边的人或出海航行的船只,虽然守着水,可是不能喝。海水里这么多的盐是哪来的呢?是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水给它带来的。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向低处汇聚,形成溪流,又汇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地下水在某些地段又会冒出地面再次流进江河,最后都流进大海。水在流动过程中,要流经许多地区,遇到各种各样的的岩石,水里也就溶解了各种盐类。这些盐分都被江河里的水带进了大海。

海水不停地蒸发,海水中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海洋形成已经有几十万万年了,海水中含有这么多盐也就不奇怪了。一些和海洋不相通的内陆湖泊的水也是咸的,道理也是一样。这些内陆湖往往在炎热干燥的地区,蒸发非常强烈,蒸发量远远超过补充的水量。于是,那里一些内陆湖泊的含盐量达23%到25%,就是说50千克水里就有11.5~12.5千克盐,因为含盐量太高,湖水的比重大于人体的比重,所以跳进湖里,人会漂浮在水面上,不会游泳的人也不会淹死。

我国四川自贡一带出产的井盐,是通过盐井从地下汲取出的盐卤水制成的,这种盐卤水就是古代内陆湖泊留下来的盐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掌握了淡化海水的技术,使海水也能够供人吃用,研究了各种使海水淡化的装置,但是由于成本太贵,还不能广泛应用。1958年,我国用自己设计制造的海水淡化装置建造的西沙海水淡化站,已经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建成,日产淡水200吨,西沙人民已经用上了经过淡化处理的海水。进一步探讨,也许有人要问:既然海水中盐类的浓度比鱼类血液和体液内盐分的浓度高得多,那么,海水中盐分就要通过鱼体皮肤不断渗入,鱼岂不是要因盐分积累而被腌成咸鱼了吗?但实际上鱼不但没有被腌成咸鱼,而且在鱼体内的盐分也没有增加,依然自由自在地在海里生息游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海洋鱼类具有很强的排盐能力,它们除了从肾排掉一小部分盐分外,还有专门的排盐器官,即位于鳃片中的“泌氯细胞”来执行这一功能。“泌氯细胞”好比一个淡化车间,能使海水淡化,其效率之高也使人叹服。海洋中还有一些鱼类,如鲨鱼,它们不像鱼类那样喝水,却有能保持体内外渗平衡的本领。这是因为它们的血液中含有很多尿素的缘故,如鲨鱼类含有2%~2.6%,鳐鱼类含有1.4%~2.0%,它们体内液体的盐分浓度反比海水高,于是,迫使它们以排尿的方式,排除渗入体内多余的水分。所以人们在吃鲨鱼的时候,觉得有一股刺鼻的“尿素”味,就是因为在这些鱼体内含有尿素,这也是海员为什么不吃鲨鱼的原因。